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对推拿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中医大二院推拿一科病房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平均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观察组采取推拿联合牵引临床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单纯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均得到缓解,机体功能也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能够有效根治神经根型颈椎病,且其针对性强,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穴位埋线疗法结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60名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结合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30名。治疗组给予关元、十七椎,双侧地机、次髎等穴位埋线,并予腰背部、骶部、腹部、四肢部推拿治疗;西药组予经前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通过症状评分值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减轻疼痛及改善伴随症状,疗效满意,且较单纯止痛药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临床上使用韦氏整脊手法治疗与推拿手法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不同疗效,从而得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佳方案。方法:从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中任选60名,随机分为推拿手法治疗组(对照组)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将这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的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组较推拿手法治疗组对于VA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推拿手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韦氏整脊手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且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韦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推拿手法治疗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平衡刮痧疗法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旨在非手术治疗的领域提供舒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3月~9月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的颈椎病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平衡刮痧疗法联合牵引)35例,对照组(颈椎牵引)24例。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20d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疗效分析。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刮痧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有效,联合应用优于单一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膏方结合正骨推拿手法在治疗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2月的82例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通过口服健脾化湿膏方和进行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0天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其余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1个月进行中医疗效评定及VAS评分。其总有效率及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膏方结合正骨推拿手法对治疗痰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较单纯的韦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肝着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着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护肝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9.03±3.95,治疗组3.84±2.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中的功效,对肝着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确切的疗效,并具有安全、方便及毒副作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分析针灸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8例颈椎病患者,经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将8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例各为44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针灸和牵引治疗法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联合应用针灸与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时,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冠心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参脉注射液及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APACHE II评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炎症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于心肾同治理论针灸治疗颈椎病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慢性颈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心肾同治针灸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量表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量表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心肾同治理论针灸方案治疗颈椎病慢性颈痛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低周波治疗仪治疗小儿发作期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低周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低周波治疗仪治疗小儿发作期哮喘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主要探讨藏西医结合来治疗人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2月1号至2015年12月30期间,对于比较符合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人数30为例,其中对于对照组(单纯西医组)15例给予单纯的西药: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三联用药,对于另外的治疗组(藏西医结合组)15例在对照组一的基础上给予藏药口服,藏药口服治疗的方法是凌晨常觉和芒觉交替服2克,在中午,二十五味大汤丸2克口服,服2周,在治疗期间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并对他们的各种征象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藏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单纯西医组),两组治疗组均能改善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如:胃部疼痛、腹胀、嗳气、反酸、上腹部不适等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时发现治疗组(藏西医结合组)中8例胃溃疡有7例愈合,7例十二脂肠溃疡,6例全部愈合,愈合率86%。对照组(单纯西医组)中8例胃溃疡有6例愈合,7例十二脂肠溃疡,6例全部愈合,愈合率80%。结论藏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甘间芳 《大众科技》2014,(7):128-12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积极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情绪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PaO2、PH与对照组对比,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大黄利胆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大黄利胆合剂,对照组加以强力宁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痊愈率、SB复常时间、ALT复常时间、HbeAg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给予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黄利胆合剂治疗,可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治疗水湿内阻兼脾肾阳虚型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水湿内阻证兼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利尿、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经方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合五苓散加减,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影像学、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2.5%,对照组6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腹胀、纳差、便溏、腹围等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症状及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腹水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门静脉内径、腹水量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电解质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电解质方面较对照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治疗水湿内阻兼脾肾阳虚型腹水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康脉注射液联合应用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与治疗组(前列地尔联用康脉注射液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适症状、踝肱指数(ABI)、间歇性跛行距离和末梢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不适症状及间歇性破行表现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显效率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感与冷感的缓解方面,对照组明显不如治疗组(P0.01)。ABI与末梢血流量在治疗前后也存在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用康脉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产后发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和治疗前后的白细胞大小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大小值没有明显差异,实施不同治疗后,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发热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更加有效,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白细胞值大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藏中医(针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68例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藏中医(针灸)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面神经功能缺损(Portmann)评分和面神经功能(H-B)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ortmann评分和H-B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面神经波幅(Amp)和面神经潜伏期(Latency)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mp和Latency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Ⅳ级占比基本一致(P0.05);与对照组Ⅱ级占比和Ⅲ级占比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Ⅰ级占比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给予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患者藏中医(针灸)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焦虑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百乐眠和西药罗拉,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仅加用西药罗拉。应用焦虑自测表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显效率、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较好,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并能控制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序贯疗法对转移性肝癌(hepatic metastasis carcinoma,HMC)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转移性肝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40例,治疗组为中医综合序贯疗法组,即在全程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序贯给予手术、化疗、消融、生物疗法,疗程6个月;对照组则为非中医治疗组,根据病情所需,配合手术、化疗、消融、生物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近期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0%、7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5%、70%;1年后生存质量统计: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两组的生活质量变化提高率:41.2%、35.7%,稳定率:52.9%、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应用中医综合序贯疗法治疗转移性肝癌,可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协同增效,提高疾病控制率,保护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不失为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经鼻内镜手术,并给予抗感染及鼻腔盥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克拉霉素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3.34%),P<0.05。结论: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