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外,许多国家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生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促进身心发展,培养中专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  相似文献   

5.
学生因为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会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是生活中的一种"自然"行为。这种"兴趣——爱好——习惯——理想——发展"的递进关系最后达到的效果,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最终结果。在体育教学中,要使运动兴趣真正发挥作用,推动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爱好是运动的动力,对某种行为有快乐感,即产生爱好的兴趣.学校应提倡快乐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从而养成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陆旋进 《中学文科》2009,(11):140-14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有关外,还与其对体育的兴趣有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使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能奠定学生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和习惯.  相似文献   

8.
体育新课程把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是因为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兴趣——爱好——习惯——理想——发展的递进关系最后达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孙大伟 《成才之路》2011,(23):85-85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实现奠定学生终生体育基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及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十分重要。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体育发展的趋势,而体育教学中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培养,是实现之关键.  相似文献   

15.
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因而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易于在这类事物的刺激作用之下,形成最优越的兴奋中心的倾向。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育成功的一个主要标志。忽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培养就不能莫定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胡怀东 《考试周刊》2013,(90):103-103
为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效果,要注意培养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在体育教学中,只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才能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使学生喜爱上体育课,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运动兴趣,有了爱好和兴趣,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才能更好开展。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是多样的。笔者对本校七、八年级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加以分析论证,从学生实际对体育的需求及心理、生理状况和外部环境出发,试图找出一些有效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毅  黄强 《宜宾学院学报》2009,9(6):123-124
高校体育要全面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就必须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个性特点、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也是推动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内部动力。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