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志华 《江汉学术》2023,(2):124-128
俄苏文论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俄苏文论在中国的接受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是中俄比较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通过具体分析俄中文论关系中的“移植”“误读”“纠偏”“阐发”等四种现象及其主要表现,《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研究》对俄苏文论被中国现代文学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和机制展开重点考察,以探寻其中的思想碰撞、交汇的理路,可为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与方法。俄中文论关系主要构成在于:1920年代早期对“无产阶级文化派”、1930年代对“拉普”的移植接受及1949年前后中国文论的全盘苏化;对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和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误读;对俄苏文论的缺失进行纠正并结合中国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加以“本土创造”。  相似文献   

2.
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文论体系积累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在世界上大有名气。进入新时代,“中国化”的文论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思考,以将“中国化”文论体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必须建立在继承与发展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但传统有精华有糟粕,传统不等于“古典”,也不等于“儒家”。不超越传统,不可能有中国文艺学的现代形态和历史发展,这需要对古代文论的文本作科学的创造性诠释,要总结文艺实践的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论史上,以突出文学形式锤造为特色的魏晋南北朝文论,实现了一次有重大意义的理论突破。促成这次理论突破的,除“文学自觉”的经验基础之外,“言意之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言不尽意”、“言尽意”虽宗致顿殊,但不是针锋相对的两派,而是在互不相干领域里进行的平行探讨。“言意之辩”对古代文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言不尽意”论唤起了文学对语言局限性的警觉,“言尽意”论坚定了文学“立言不朽”的信念,“立象尽意,得意忘言”论提升了文学运用语言的境界。“言意之辩”对古代文论的全方位影响,在陆机、刘勰那里得到了最突出的表现。陆机为古代文论的理论建构找到了一条“意、物、文”的贯穿线索,刘勰始终把“文学语言运用经济学”置于文学理论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5.
“诗可以怨”这一传统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直有着代代相沿的生命力 ,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这一传统在鲁迅这里却出现了断裂 ,他转而对受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的厨川白村大为赞赏 ,让文学以“人学”的姿态出现。鲁迅对古文论方向性的扭转 ,具有中国文艺学现代性转换的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我校举行。这是由我校中文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中外文化文艺理论学会联合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钱中文、霍松林、张少康、杜书瀛、陆贵山、蔡钟翔等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文艺理论界知名学者与会,共同就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处境,如何看待传统以及如何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会议收到论文30多篇。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选发其中的部分优秀论作,交流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以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本刊也欢迎全国文艺理论界的学者惠赐探讨这一问题的论作。来稿请直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文艺组  相似文献   

7.
“诗言志”经过3000多年的“理论旅行”而走到了今天,存活在现代文论和批评的话语中。“诗言志”的转换经过了古代转换和现代转换两个大的阶段,沿着“转”和“换”两条线索进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决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走“纯民族化”的道路,只能走民族化和中西融合的道路,其中民族化是前提,也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提升与构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指向,这种价值指向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与其独具的“人学”理论,其基本内涵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按照美的规律引导与规范艺术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创造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的人。在当代西方文论多种思潮不断产生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文论因其价值指向的深刻性而更具普遍意义。它能有效地指导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实践,促使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按照科学而和谐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当代文艺学缺少中国的气息、中国的特色,其原因在于没有把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放到应有地位。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必须坚决走出“西学为体”的误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论为母体和本根,正确地学习西方的文艺和美学理论,吸取其科学的内容和有价值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习近平对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做出的原创性贡献。这一理论创新不仅只是知识谱系的转换,而是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创造。其内涵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文艺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内在培植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的精神沃土与根基;以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推进文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科学构建了一种具有中国风格和凸显现代价值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谱系,继而从根本上促进和实现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范式转换,展现为一种思想“合力”的力量,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一种完整系统的价值引领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的“境界”(意境)说,在我国词学以至整个文论发展史上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跟西方的某些文论遗产,特别是康德的“美的理想”、‘“审美意象”说,叔本华关于“审美静观方式”与“无意志”、“无痛苦境界”说,关系也颇密切。从二十世纪初期直到今天,这一理论在我国文艺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王氏云:“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  相似文献   

12.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这一主张真正的发生期并不是它产生的1957年,而是在新时期初年。因为这时它才真正参与到文学理论的建构中来,并对新时期文论中人学话语的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钱谷融的人学话语在文论中的确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特殊性层面来说,人学话语主要在于确立“个人”、“个性”在文学理论中的存在、地位和价值;从普遍性层面来说,人学话语主要在于确立一种以人生幸福和自我完善为旨归的价值观,以想象的“情感共同体”取代想象的“阶级共同体”,以此来形塑文学理论的学科品格。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20世纪80年代“人学”问题的研究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80年代“入学”问题讨论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二是文论史、学术吏中“人学”问题的研究;三是文论家、美学家个案中“人学”思想的研究;四是思想史对人道主义思潮的研究。研究80年代文论中的“人学”问题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条是“新启蒙”的思路,一条是解构“新启蒙”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言外之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上自先秦,下至明清几乎都有人直接间接地涉及了这个问题。很多卓越的文论家论述了“言外之意”的特点、审美价值、美感特性等各个方面,既涉及创作,也涉及鉴赏,材料相当丰富,其中比较突出的如: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盛唐诸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浪沧诗话》)等,都表现了对“言外之意”的推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的文艺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历史起点,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艺观点,是李大钊建构早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尝试性实践,对当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绰是东晋的重要文学家,发表了一些文论见解,它们是:触物兴情,注重文学作品外在的直观美、声音美、风格应浅净,诗、赋、颂抒发感情,艺术具有动感人心的效果, 孙绰上述文论见解既有与他人相通之处,又有自己特色,丰富了东晋文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7.
整体统摄六朝文论史料,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践行以问题为纲的文论书写模式,全面体认六朝文论的重要地位,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六朝文论书写,不仅表明早期文学批评史的探索实绩,亦绘制了民国学者系统整理旧学和积极吸纳新知的时代镜像。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郭著的经典地位,显示文学批评史学术研究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8.
“兴会”说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的核心,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对文艺创作构思活动中灵感现象的描述.中国古代哲学在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由此,形成中国人重视直观感悟和直觉体悟的传统思维模式.同时,传统思想极为强调主体的道德学识方面的修养.而中国古代艺术灵感论——“兴会”说,则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辩识我国古代文论“气”之含义。综析了“阴阳二气”说、“养气”说之丰富内涵,“气”与“理”“才”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述了“气”与文章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乃至创作方法上的相联。对散见于古代文论中的“气”说缕条析理,组成一个独特的“气”之体系,作了较为明晰的辩识。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是六朝新文学理论的先声。他对学术性的“文学”与文学性的“文章”的区分和对文学家、文学作品的重视影响了六朝人对文学不朽价值的认识和对文学规律的探讨;他提出的“发愤著书”理论影响到六朝文论中的“蓄愤说”和“怨愤说”;他的“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影响了六朝文论中的“通变”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