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论自由,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口号,到逐渐被写入各国宪法,一路演进发展总是交织着权利与权力的纠缠,进而引发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的热烈讨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言论自由已经延伸到网络平台.本文重在探讨互联网条件下的言论自由,通过分析其概念、利弊博弈,对实名制、公共领域等进行了反思,试图廓清网络言论自由的一些迷思.  相似文献   

2.
章士钊是近代中国有影响的报刊活动家,同时也是政治活动家和知名大律师。从苏报案到陈独秀案,他的言论自由观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明确理念、从强调言论自由的个人权利到重视言论自由的政治取向的发展过程。章士钊的言论自由观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个人权利为核心,体现了近代报人言论自由认识的较高水平。其言论自由观的演变对于我们认识言论自由意识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闻团体以群体自认意识为新闻界拓展言论自由空间,是新闻界争取言论自由的一支独特力量.清末民初是我国新闻团体相对活跃的时期,其争取言论自由经历了自发产生到自觉维护和不断抗争的复杂发展过程.本文以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为分界点,从我国新闻团体言论自由意识的萌芽与发展、回归与往复、自觉与挫折三个阶段,探寻1905-1928年间新闻团体争取言论自由的历史轨迹,并指出新闻团体在争取和维护言论自由方面所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名誉权保护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是一项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然而,在保护网络言论自由时,常常会与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相冲突。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言论自由的内涵,价值及其弊端,并提出网络言论自由对隐私权、名誉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详细论述了权衡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名誉权的关系。最后,提出规范网络言论自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只有发展民主才能平稳地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给予民众充分的言论空间,才能更好地实现公众参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维持社会稳定。在自媒体环境下,如何在言论自由和社会稳定之间寻求平衡点,让言论自由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对应的社会管理也呼之欲出。一、微博时代适度的言论自由有助于推动社会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言论自由的程度与之前相比也有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微博"的出现,在诸多重大社会事件中,媒体  相似文献   

6.
刘洋 《新闻传播》2009,(8):45-46
言论自由,是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以来一直被人们追求的。到了网络信息时代.言论自由有了可喜的突破.但是此时“自由”的泛滥趋势.使得人们的言行会更不自由.于是人们更注重网络中的伦理.可行的网络法规呼之欲出。而笔者认为.在网络中任何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提出.必然要共同寻求自由与自在之维.才能使得网络事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新闻自由观 (一)新闻自由在西方的发展 新闻自由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最初被表述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人类历史上,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崛起,一些思想家在17~18世纪率先提出了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新闻自由观念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从约翰·弥尔顿到约翰·洛克到密尔,最后由杰弗逊把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付诸实施,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8.
胡丹  楼宁 《今传媒》2012,(12):43-45
胡适对媒介的批评,主要围绕新闻失实、报界堕落与不思进取,言论自由等内容展开,他的媒介批评话语实践,折射出胡适谨慎、务实、负责的务实思维,也反映出胡适追求言论自由的执着与坚定。  相似文献   

9.
胡丹  楼宁 《报刊之友》2012,(12):43-45
胡适对媒介的批评,主要围绕新闻失实、报界堕落与不思进取,言论自由等内容展开,他的媒介批评话语实践,折射出胡适谨慎、务实、负责的务实恩维,也反映出胡适追求言论自由的执着与坚定。  相似文献   

10.
余雯 《大观周刊》2011,(23):42-43
西方国家推崇“言论自由是第一性自由”,这一观点看似绝对,但从哲学角度出发,世界上是不存在绝对的事物,所有绝对都是相对的绝对。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开头分析了言论自由的绝对性价值,然后从美国这一言论自由高度发展的国度入手,探寻其背后的相对性,即将言论自由上升为第一性自由所需要的、潜在的政治、文化内涵,继而比较中国文化,得出“言论自由为第一性自由”在目前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言论主体的匿名性、载体的复杂性、内容的多样性与网络信息言论的互动性使网络信息言论自由对传统言论制约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根据限制网络信息言论自由的公共利益原则、最小限制原则、事后限制原则、明显且即刻的危险原则、特别权衡原则与法律规定明确、限制精确原则提出了网络信息言论自由的若干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2.
言论自由自胡适时期开始成为报人传播思想的保障,当代在新闻事件面前,新闻媒体人对新闻自由更多的是漠视,对言论自由权利的迎合多于追求,对言论自由责任则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的肆虐发展引发了民众言论自由权与公民隐私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概念出发,探寻两种权利的平衡点,指出民众的言论自由权应止步于个人隐私开始之处。同时指出法律应加强对网民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行为的规制,明确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和追诉方式,加大其违规行为的风险成本,以期净化网络环境,促使"人肉搜索"善意初衷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在这历史的阵痛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人民报纸被“文革”十年禁锢的民主之门被打开了。对新时期的新闻批评作一番纵向考察,对当前的新闻改革是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新时期的新闻批评有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对宏观社会现象的总体批评,二是对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的连续批评,三是对执政领导人的点名批评。新闻批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政治参与的民主化大趋势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言论自由是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新闻自由作为言论自由的基本构成部  相似文献   

15.
传媒从事大众传播活动,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虽然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了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是单个的公民的言论如何体现它的价值,如何在庞大的社会中体现出公民言论自由的存在?传媒的出现,它承担了传载、汇聚公民言论,更好实现公民言论自由、公民知情权的重任,当传媒的视角转到司法领域,难免在公民言论自由与司法的独立审判、司法公正之间产生冲突。本文仅从一些小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一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版权无序扩张使得版权规则面临重大危机,公共领域、言论自由、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与法律情感等诸方面不断遭受挑战和考验.对版权扩张的效应进行理性解读,审视版权政策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版权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武文静 《新闻世界》2013,(7):293-294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但网络公共领域中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冲突也逐渐明显。本文以“人肉搜索”为切入点,探讨言论自由和隐私权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完善立法规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保护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充分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和提高网民媒介素养、建构网络伦理道德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对霍姆斯在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期间和在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申克案之前言论自由案件判决的分析,来还原他如何提出在美国言论自由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这种还原包含两个方面:一、对霍姆斯在这段时间言论自由思想的转变历程进行勾勒;二、挖掘影响霍姆斯对言论自由思考转向的历史因素。通过这两方面的论述,尽可能完整地向读者展示"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的历史由来。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男孩刘某州自杀事件无疑已经成为网络自媒体时代一个标志性事件,使得网络言论自由的越界问题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为研究言论自由的底线与网络发声的权力边界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个案。网络发声不能仅仅作为言论自由和网络民主权力的问题来对待,而是必须尽快作为一个法律规训的问题来划定边界。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滥用言论自由甚至是网爆别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任何人的发言都不得触碰国家政治安全以及触碰个人隐私的底线。不论社会制度如何,社交媒体都要坚守道德底线,宣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只有这样,社交媒体才能对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意味着免于遭受事先限制,这是一个公认的标准。禁止事先限制原则是美国言论自由诉讼案适用的一个重要的司法准则,这个准则最早通过"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得以确立。对这一案件及其判决中的争论进行解读,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如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