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位论文版权许可协议是解决学位论文版权侵权纠纷的重要依据。通过调查可知,目前我国高校学位论文版权许可协议中的版权归属存在争议,缴送规则不清晰,许可内容不明确,转授权过于简化,重要条款缺失。为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经验,确定版权归属,细化缴送规则,明确许可内容,完善版权机制,补充重要条款,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制定合法、合理的学位论文版权许可协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指出智能合约具有代码规范性、自动执行性、不可篡改性的特点。自然语言形式的格式版权许可协议转化为代码形式、可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导致图书馆利用版权合理使用规则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图书馆有必要充分利用智能合约的缔约磋商机制、解释机制、反要约机制、对冲合约机制和预言机机制积极应对新技术发展,保障图书馆版权合理使用权益。  相似文献   

3.
《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第1194-1197条规定了在线内容分享平台版权责任的配置标准,但通过对照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第17条规定的平台"过滤义务",可以发现其存在如明显的权利人承担相关版权保护主要责任的事实不能、平台在利益驱动下忽视相关版权保护和利益平衡机制失衡下在线内容分享市场呈现混乱状态等问题.因此,可以从法律上明确平台的"过滤义务"、以利益平衡原则构建"过滤义务"责任的实施细则和建立平台"过滤义务"承担的认证体系等维度,优化中国在线内容分享平台版权的责任配置.  相似文献   

4.
论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的强制许可使用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章论述了强制许可制度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通过对《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中强制许可使用范围和有关条款的分析,认为图书馆利用强制许可使用制度开发文献资源,在理论上可行,在实际操作上不可行.  相似文献   

5.
版权法自产生之初,就在对版权是保护还是限制这个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鼓励和保护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另一方面必须出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兼顾而对版权人权利加以限制。总的来看,这种限制主要包括合理使用和许可使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协调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认为版权的限制与反限制仍然是维持数字技术环境中版权人、图书馆、读者之间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从合理使用、授权许可、法定许可、强制许可四个方面就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协调模式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试论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秦珂 《津图学刊》2001,(1):30-31,54
解决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要正确处理图书馆主体性质与法定许可的关系,合理化解强化版权保护和扩大合理使用范围的矛盾,健全从单独授权向版权集体管理转化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绝销作品的范围涵盖所有作品类型,其获取途径具有一定的限制。2019年欧盟理事会通过的《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第8条至第11条明确了绝销作品数字化规则,即文化遗产机构在一定情况下对绝销作品进行数字化和公开传播的特殊制度。该规则有利于图书馆等机构对绝销作品进行权利厘清,解决绝销作品版权许可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从而促进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绝销作品数字化规则的运行机制分为“许可机制”和“二级机制”两种类型,是否存在具有充足代表性的集体管理组织是区分两种运行机制的前提。对欧盟版权法下绝销作品数字化规则的成因、客体范围和运行机制的探析,可对我国绝销作品数字化规则的建立提供借鉴。图1。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9.
算法赋能、合约加持与制度强化推动版权执法超越传统通知—删除规则,向着自主方向发展,即自动通知—自动删除程序、算法过滤的自治方案与算法过滤的强制义务,其所产生的算法过滤错误、架空纠错机制与改变缺省规则正使合理使用制度面临危机。纾解合理使用制度危机宜将合理使用制度视为可执行与可救济的使用者权;立法文本纳入文本与数据挖掘例外与黑箱测试豁免以及推进合理使用的开放立法;采用更加负责的算法,即将合理使用考量纳入算法设计,推进算法监督与算法问责。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版权以及版权使用制度,认为通过期刊编辑出版者的许可,期刊全文数据库可获得收录作品的版权;而依据"独创性原则"和"辛勤采集原则",期刊全文数据库可获得自身的版权.对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合理使用应考虑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使用目的、数据库的性质、使用程度以及使用影响,设置专门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法定许可制度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对版权人和读者来说是双赢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有关图书馆合理使用的条款,在版权所有者、图书馆及版权使用者中引起很大争议。本文主要评析了争议中的几个焦点问题: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是否应予保持;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是否伤害出版社等版权所有者的利益;享有版权限制的是否应该是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法律问题是制约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瓶颈,其主要涉及版权许可与知识产权保护.文章拟通过借鉴国外的一些解决方法,包括引进合理使用原则、国家许可证制度、知识共享协议等来加大机构知识库的响应存储力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挪威版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的概念及其与北欧四国版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的异同,并且以《挪威版权法》为切入口理解该制度的法律基础,最后结合该制度的最佳实践——挪威国家图书馆Bokhylla计划,探讨这一解决数字作品使用的版权问题的成功模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中的责任问题,中国立法引进了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中的"避风港规则",但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观过错标准""注意义务规定"并不明确.欧盟最新的《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提出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滤义务",是对"避风港规则"的补充.因此,中国可与国际接轨,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法律激励措施,强化其在网络著作权保护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报刊利用微博内容涉及的版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涵 《中国编辑》2012,(2):52-56
文章结合新《著作权法》,分析了微博内容成为作品从而享有版权的要件;通过对微博网站服务协议的分析,以及对报纸、期刊社自建微博,演绎、汇编微博作品和作者不明的微博作品等几种具体情形的讨论,厘清了微博内容"落地"平面媒体时原作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报纸、期刊社三者之间的版权归属;论述了报纸、期刊社在刊登微博作品时应注意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约定许可、职务微博作品的优先使用和应避免的侵犯微博作者人身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对欧洲版权用户平台发布的《数字资源授权许可》风险规避原则进行解读,以期对我国图书馆规避数字资源国际许可使用中的法律风险有所启示。[方法/过程] 分析《数字资源授权许可》原则中针对许可方垄断优势、法定例外、许可权利、合同用语不规范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做出的风险提示,以及其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细化许可协议的书写规范,避免签署由数据库商独占权而产生的风险条款等,为图书馆合理规避法律陷阱提供参考依据。[结果/结论] 为规避数字资源许可协议的法律陷阱,我国应增强反垄断的维权意识、制定数字资源许可使用协议法律风险提示框架、适用中国法律由中国法院管辖。  相似文献   

17.
"合理使用"系指在特定条件下允许个人和特定组织在未经版权人许可的情况下,无偿使用版权作品的法律规范.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把握"合理使用"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适用规则,并通过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下载、文献信息资源传递建设及网络文献信息资源链接等方式,拓展文献信息资源来源途径,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普遍共享.  相似文献   

18.
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推荐技术主动为用户推荐侵权视频,决定了其侵权注意义务不应局限于被动的“通知—删除”规则。在算法设计承载平台商业理念、短视频上传从个体非商业行为转向有组织的商业行为、上传内容从完整视频转向多样化短视频的情形下,应当要求平台将预防版权侵权的价值理念融入算法设计之中,建立内容与账号的联动侵权应对机制,完善以内容分发流程为核心的短视频平台侵权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有关图书馆合理使用的条款,在版权所有者、图书馆及版权使用者中引起很大争议.本文主要评析了争议中的几个焦点问题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是否应予保持;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是否伤害出版社等版权所有者的利益;享有版权限制的是否应该是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改变了作品创作、传播和使用的方式,对出版者的版权治理构成了挑战。新技术环境下,作品的权属复杂化,作品版权状态不明的情形常态化,作品授权成本提高,作品合理使用的边界模糊化,算法推送的版权风险增大。为应对版权风险,出版者需设立专门的版权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的版权管理人员,健全版权风险防范的工作机制;在技术上可以引入区块链技术服务,进行作品权属的确认和授权许可,同时建立本单位版权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演绎、剪辑、修改作品或使用多媒体数字化作品前,做好版权的风险防范工作;在利用算法推送作品时要提高注意义务,采用一定的过滤技术自动过滤明显构成侵权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