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青海,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十五”将是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进一步调整结构,提升我省工业的整体素质,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五”期间,我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部分重点行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技术体系,为全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罗朝阳 《青海科技》2001,8(3):14-15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既是解决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应对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以及加入WTO等新形势,使青海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性抉择。为此,我们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原则,选择具有高原特色的若干高新技术作为切入点,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现有产业的高新技术化。 积极推进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多种有用组份共生等特点。要加大盐湖资源开…  相似文献   

3.
日本技术创新体系的转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战后经济增长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建立在技术引进和技术追赶的发展背景之上的,其固有的一些特征为企业在获取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实现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并推动了技术创新模式的不断演进然而当这种技术创新体系赖以形成与发挥作用的基础逐渐消失,技术创新模式珏须作出根本性的调整时,制度的转型则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正处在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4.
张辉  陈海龙  刘鹏 《科研管理》2021,42(6):32-40
作为智能时代的前沿通用技术,信息通用技术创新对我国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现有通用技术理论研究将其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归纳为其创新互补性,但缺乏对该问题的微观动力机制的考察。本文采用纵向案例研究的方法,考察计算机技术阶段、互联网技术阶段和数据科学技术阶段等三个技术演进阶段中沃尔玛公司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促进信息技术创新的过程,基于通用技术与技术体系演进的双重理论视角,对信息通用技术体系实现结构与组织技术需求的功能结构之间的互构过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信息通用技术创新的微观动力机制存在“外部”和“内部”两种创新互补性:(1)外部创新互补性围绕着实现结构与功能结构之间的互构过程展开,形成局部或整体的反向促进创新的机制;(2)内部创新互补性围绕着技术体系内各子技术系统的技术实现结构的互构过程展开,形成前向通用技术的“启发式”反向促进创新的机制和后向通用技术的“回溯式”反向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结论对于组织技术创新战略与产业政策制定等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新世纪伊始,我国步入“十五”规划的奋斗历程,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现代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重大决策: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就是要把科技实力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最主要的前提就是技术创新。江泽民同志在《论科学技术》一系列论述中指  相似文献   

6.
刘宏颖 《知识窗》2023,(5):111-113
“互联网+”时代“双创”理念的广泛普及,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在“双创”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要利用区域优势,加强产教融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破校际边界,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引进教育企业进校园等创新举措,为教师培训体系改革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新可能。  相似文献   

7.
《专家工作通讯》2001,(8):5-5,4
吉林省外专局的“九五”引智工作总结和“十五”工作思想获得了该省有关领导的一致好评。如吉林省副省长魏敏学批示:省外专局“九五”引智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对全省经济、科教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九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扩大领域、务实工作,力争有新的突破,为全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现将吉林省“十五”引智工作思路捕发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从市场体系视角开展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为促进实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技术市场体系”这一目标,梳理总结分析“十三五”时期中国技术要素的市场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结果发现,中国技术要素市场仍存在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有待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技术供给不足、现代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有待健全、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有待优化、技术要素与资本数据等要素融合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提出构建中国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体系的思路,并从健全技术要素市场政策体系、提高供给成果质量、建设互联互通技术交易市场、优化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推动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强化技术要素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为促进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江西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纵深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时期。江西从2014年开始连续6年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推进计划",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江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对江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江西实际,从系统观出发,就如何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夯实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霍明远 《资源科学》2001,23(4):92-96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起源及发展研究入手,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系统+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补联动,从而成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引擎。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可以发展,其中关键的一环:“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的未建设,它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在21世纪初,组织和实施“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需要科学的治理。以治理的理念、方法系统性地推进技术创新的管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选择。发展颠覆性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颠覆性技术以快速潜入和替代的方式颠覆传统技术或主流技术,并引发相应规则和格局的变革,其影响具有潜在性、剧烈性、系统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治理,亟待采取前瞻性治理理念,科学、主动、有序地推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章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预测与消减风险为目标,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前瞻性治理体系,探讨该体系的基本特征,建立前瞻性治理的核心研究框架,并对前瞻性治理的程序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索科技社团参与科技评价的理论机理及实现路径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厘定科技社团概念与功能的基础上,从组织逻辑、制度逻辑和行动逻辑论述了科技社团参与科技评价的独特优势,并归纳了科技社团参与科技评价的四种角色,即评价组织者、标准制定者、失信约束者及奖励举荐者。然后,系统阐释了四种角色的内涵、特征及实现基础,建构了科技社团参与科技评价的实践路径。最后提出科技社团更好地参与科技评价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路径。从全球百年科技史来看,伴随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均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和强化其战略科技力量。文章在深刻认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的重大意义基础上,分别从聚焦国家需求"基本面"、围绕前沿探索"无人区"、面向产业经济"主战场"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布局的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取2000—2018年间CSSCI来源的1 949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其可视化技术,利用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 Space绘制出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探测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是学界重要议题且热度攀升态势明显,研究成果显著,但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自2000年以来经历了蓬勃发展、平稳发展、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主要研究热点是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问题、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前沿及发展趋势主要是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科技合作与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推动东北亚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探讨东北亚科技合作的内涵、科技合作与创新体系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东北亚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前瞻是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科技智库发挥决策服务支撑作用的重要体现。科技前瞻作为智库大规模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面临学科交叉性挑战、相互关联性挑战、政策实用性挑战、社会影响性挑战、创新性挑战、不确定性挑战等“六大挑战”,具有高度复杂性,亟待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研究范式,以保障高质量科技前瞻成效。文章在探讨科技前瞻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智库双螺旋法对科技前瞻的思维指导、过程指导、操作指导,形成了规范化、体系化的科技前瞻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科技强国建设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文章从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出发,总结了科技强国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强国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强国建设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关系,探讨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文章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科技强国,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要素质量,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强国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已形成多层纵横联动的政策体系。科技人才教育与培养政策不断完备,使用与发展政策逐步改善,评价与激励政策更加丰富,有效保障了我国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不过,现有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仍存在系统性不足、精准性不高、联动性不强,以及对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以下简称“青基人才”)支持不够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对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的迫切需求。在新形势下,要夯实科技人才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的科技人才政策需强化自主培养、服务国家战略与聚焦产业需求,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基础研究人才政策、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发展政策落地;深化科教融合,推进面向科技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培养和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遵循科研活动规律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系统思考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体系,推进科技人才生活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多部门协同推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人才机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9.
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中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十大省(区、市)进行重点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但有向好趋势,区域间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态势;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拉动作用抵消了技术效率衰退的影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分别出现科技创新投入冗余和技术进步不足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需从区域协同、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福建省九地级市科技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视窗模型分析2010-2014年各城市科技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联合Malmquist指数揭示城市科技创新效率变动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福建省多数城市科技创新效率DEA无效,效率提升空间较大。福州、厦门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相对较低,福州投入拥挤效应比较显著。Malmquist指数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始终是福建各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制约因素,其综合技术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得益于规模效率的改进。据此,提出提升福建科技创新效率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