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一书中对"社会教育"是这样认定的:"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从这个层面来说,社会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但是我们所探讨的社会教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是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单纯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提高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功效。班主任周记使三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班主任周记具有语学科周记的特点,更具有它独特的功能特征:1.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2.德育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自我纪律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教育化与学校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教育化是社会和教育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社会教育化赋予学校教育新的内涵与外延,学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教育化提供示范和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使社会教育化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实现共生与连动,必须引导学校和社会树立大教育观,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进行学校内部系统的改革,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共享,构建学校与社区的教育互通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不够的现象日益严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不好,家庭教育成为空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整合不够,影响了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认识社会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要积极关注社会教育问题;广泛建立社会教育站点;积极开拓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探寻并形成与社会教育衔接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校外教育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其教育内容和形式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但从大教育的角度考虑,它应当归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是社会教育中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它服务的对象和教育的目的虽然和学校教育相重复,但服务的时间、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都不尽相同,它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6.
覃立群 《中学文科》2007,(6):117-117
教育从广义来说应分为三部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些人误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而忽视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个方面,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搞好学校教育的必要保证。而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现状是: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社会教育真空状态,学校教育形同孤岛。家庭和社会不仅不能为学校教育推波助澜,反而常常起到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46):12-13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庭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和而不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9.
“三结合”教育:一架完整灵活的机器柴洪涛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而,我们要使之更好地结合起来,成为一架完整灵活的机器。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     
几种主妻的社会教育体制让会教育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山于历史传统和地区特点不同,教育体制也不一样。日本和台湾主要采用社会教育的形式,其根本任务是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由于急剧扩大学校教育将造成财政上的困难,因此社会教育得迅速  相似文献   

11.
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只有让社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让社会教育形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让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社会教育的研究成为社会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并让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得到系统培养,我国的社会教育事业才能得到独立、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本社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方法管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社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方法管窥吴绍丽社会教育在日本被定义为“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从教育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广泛。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继学校教育之后的终身教育,而且还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培养。因而,日本政府在重视学校品德教...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历来是对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如何教育家长,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力量.对于学校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教育实质上就是全民的终身教育,它是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化为模式的一种教育.从大教育观点来看,教育绝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它从横的方面寻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要求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起构成了理解民国教育的重要维度。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研究并不深入。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竞争与共生并存的关系。这种竞争与共生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强竞争—弱共生阶段(1912—1928年)、弱竞争—强共生阶段(1928—1936年)、强竞争—强共生阶段(1936—1939年)以及弱竞争—弱共生阶段(1939—1949年)。民国时期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变迁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和社会教育的内容.人们在谈论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看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和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有的时候是一样重要的,有的时候甚至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影响更深刻,所以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渗透家庭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职能在博物馆履行的社会职能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博物馆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如何建立博物馆与学校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是博物馆工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教育观念的实质及其对教育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教育相对于封闭的学校教育而言。大教育观念主张超越学校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协调社会影响,加速社会教育化。它要求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一、信息时代的协同教育国内外发展现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几种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学校教育阶段,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共同实现协调、补充和合作,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美国和一些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现代文明城市,有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仅市级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就有近60个。充分利用这些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