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在高校法学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的必然要求。虽然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已经在各法学院系广泛推进,但仍存在着育人意识不强、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不能很好契合、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落实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德育”要求,高校应当加强法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健全法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
高校法学教育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诸多未设置法学专业的地方高校均开设有法律课程,而如何使相关法律课程的教学切实发挥作用,不至流于形式,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的使命决定了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当将忠诚放在首要位置,为加强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当在各个课程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公安院校的法学课程必须抓住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在法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这对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安院校法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校“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结合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研究在线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框架对在线课程思政的优势与机会、劣势与挑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如何做好在线课程思政育人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慕课对我国法学教育造成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我国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使法学教学的模式在互联网条件下发生重大的变革。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制作了许多有关法学专业课程的慕课,推动了慕课在中国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是我国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普法慕课在我国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普法宣传教育效果。普法慕课有利于在我国各个层次人群中开展普法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法治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型思政教育理念。其是指将教学课堂作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渠道,建立各项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有效连接。首先对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和运用原则进行介绍,然后对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重点强化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一体化,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以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统筹规划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内容、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这四个方面为抓手,实现其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李菊萍  刘元海 《阅读》2024,(7):58-60
思政微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校本化转身,以课程站位进行设计统筹。其内容主要是从各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中精选而来,同时也对接社会时事,分享新闻动态,播报其他思政类书籍信息。思政微课堂以校园广播的形式进行,以“微”为精,紧密围绕主题,通过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思想引领、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并引发其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将地方红色文化以课程思政的形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弘扬与传承地方红色文化。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渲染下,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唐山地区优秀红色文化,研究建立地方红色文化课程思政素材库,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法学教育主要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以培养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心理等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高尚的品格及公平正义的理念不仅是法律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法律人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培养法律人的法学专业教育中必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多样化的运用、充分挖掘法学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建立和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等几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专业教育中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国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饱受诟病,这固然是教育理念的有所偏差,但同时又与法学专业教师欠缺实践经历密切相关,针对法学教育职业性的特征,建设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学队伍必须引起各高校的重视。本文从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内涵、特征以及法学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对国内高校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最终对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章以烟台职业学院“船体建造工艺”课程为例,分析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并在“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育人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法学课程与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和根本的一致性,开展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法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具体实践中,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建立协调有力的制度体系,特别是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和激励制度,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当前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必须要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出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并通过问卷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是高校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律规范。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经济法知识的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对于培养高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法学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法学本科经济法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必须要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本职所在,做好理论型课程思政工作有"上海经验"可以借鉴,但工科实践类课程领域"课程思政"尚无范式可循,分析实践类课程的特点,以案例形式展示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匠精神、工程伦理方面如何开展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工作,为实践类"课程思政"提供了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要求各类课程均能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由以文化人到立德树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颇具优势。在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辩证思维统摄教学内容,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8.
培养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是当下法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需要在课程建设上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更加需要增加课外实践引导;强化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德法兼修。保定地处京畿要地,历史上曾经与日寇长期作战,斗争经验丰富,留下了很多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保定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助力培养德法兼修型的法治人才,助推法治现代化工作,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有完善理论基础、完整知识结构及健全人格的高等人才,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文章将从大思政教育发展视角,结合十年来在广州华商学院执教经济法专业学习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探究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意义、教育切入点与教育问题,并围绕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多维提升,提出强化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质量的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院校设立法学专业,应致力于向地方输送法学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脱节、缺乏职业性等问题,因此需创新法学专业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调整、培养目标确立和培养方式创新三个角度为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