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洪拳是岭南五大名拳之首,也是岭南武术拳种中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的拳种,其他岭南拳种大多与洪拳有着密切的联系或受其影响,洪拳与清代洪门天地会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洪拳在传承及其发展演进中,不同的时期其技术风格从早期的追求象形、中期的追求神似,到晚期的形神兼备,刚柔相济,与中国武术体系整体演进几乎同步.通过对三展拳及铁线拳的图谱研究,提炼出传统洪拳的技法特征.  相似文献   

2.
试论明清浙东内家拳的拳理技法及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自16世纪前后的明中期开始,中华武术苑地里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诸家拳艺技法。其中,在技艺上体现为以静制动的浙东内家拳出现,是继主于搏人的少林拳之后中国武术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对后来传统武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然而,尽管历史上留下了诸如黄百家有关内家拳拳理技法的记述,但对这些材料如何读解以及该拳理技法具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长期来少有研究者涉及。文章围绕世传的所谓《内家拳法》、内家拳的拳理技法及其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论述,希冀能对有关传统武术理论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南拳是我国武术套路竞赛发展中的一枝独秀,其技术特点和技术创新始终引领着竞技南拳项目的发展.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广东省竞技南拳不同阶段的训练手段进行梳理并加以分析,为培养南拳项目后备人才,提高训练质量做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民族聚落为田野考察点,以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7个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生存与传承等问题。研究发现:民族聚落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场域和主体实践空间;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传承表现为“血—地—业”交织而成的多缘并存的承继状态。具体而言,贵州麻江县龙山镇的苗拳、贵州黎平县觅洞村的黑虎拳和广西平果县春德村的春德壮拳以“血缘”为主导,河北沧州市孟村的八极拳和贵州独山县塘香村的布依拳以“地缘”为主体,云南盈江县喊撒村的孔雀拳和四川宣汉县天台乡的土家余门拳以“业缘”为主干;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师缘关系”是维系其多缘并存的纽带,“德行礼仪”是其文化品性的律令,而“功有其法、舞有其套、击有其术、拳有其理”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技理意涵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黑虎拳     
黑虎拳属于南拳系的一个流派,同洪拳、金刚拳等拳种一样,在浙江一带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黑虎拳广泛流传于浙江台州、绍兴、金华、温州、青田、龙泉,福建松溪、政和、浦城,广东和东南亚等地。黑虎拳,据陈祥进老拳师说,是从南派少林五拳中的虎拳演变而来;陈祥进少年时期的老师——福建泉州少林和尚李仪觉也说,是在温家之七十二行拳和威氏三十二势拳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台州李元善老拳师说,是明末清初由河南嵩山少林和尚所传。来源众说不一。但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白玉峰之五拳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形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功用独特,愈来愈受到世人重视。太极拳在萌芽、发展变化过程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其拳理、拳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渗透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圆形思维等。研究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太极拳理论,加快太极拳发展步伐,为建设现代太极拳理论体系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表达能力最强的一对范畴,其理论架构深刻影响了后世武学。“与道同符”的体用性建构是拳术家阐释拳理的传统思维方式,这一理路很值得深入挖掘。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思维方式——“体用”进行哲学思想史梳理与反思。研究发现:历代拳术家借“体用”这一传统思维方式推寻拳理,阐释武术的内在本质与作用现象,其间经过了由“宇宙生成论”至“功夫即本体”衔接演变的思想历程。研究认为:①“宇宙生成论”为武术体用思想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太极阴阳学说标志着武术体用思想的初步形成;②“功夫即本体”为武术体用思想成熟赋予了理学气质,本体功夫哲学隐含了拳术家对武学心性功夫修炼的推重。武术思想在“体用” 境迁中实现了对自身的内在超越,每个阶段的体用思想演进及其内蕴的哲学思维,直接反映了历史的进程,体现着逻辑认知与历史演进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咏春拳理论研究局限于技术分析和拳理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得出:女性创拳说奠定了拳种女性形象,优雅精致的咏春拳技术风格符合女性生理条件;攻守同期的技击策略体现出女性心理特征于优势;包容与开放的岭南文化是孕育女性创拳说的土壤,抵御暴力的女性反抗精神在传播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和宣扬将吸引更多女性学习咏春拳,也有利于全面弘扬武术文化及精神。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的方法,以易道哲学为依据,以原始文化基因理论为视角,研究了易道哲学与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易道本体思想、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作为中国文化的原始文化基因,不仅构筑了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而且起到了建构框架的关键性作用。受易道文化基因的统摄,中国武术与"易道"建立起了一种水乳交融式的亲缘关系,其以易为据,引易为说,不仅促进了中国武术各拳种、门派拳理、拳法、拳技理论化的进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武术理论体系的基本面貌、特征和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10.
中学武术教材少年拳第二套,是以小学少年拳第一套为基础组成的套路动作,难度和强度都比第一套有所提高,并且选编了少量的擒拿动作。少年拳第二套共有十二个动作,其套路的动作包括:基本手型有拳、掌、勾;基本步形有弓步、马步、仆步、并步;基本技法有砸拳、冲拳、横拳、撩拳缠腕、搂手、推掌、劈掌、亮掌、弹踢、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评分标准及其分值比重的分配,结合武术专项班的教学,与常规评分和经验评定方法进行了对比。确定了新的评分标准及其分值比重,使杨式太极拳教学与竞赛的评分标准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2.
武术拳种的理论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拳种的产生使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摆脱了原始的攻防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武术拳种的产生与成熟的攻防格斗技术、独特的攻防格斗理论和优秀的创拳关键人物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指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它强调了武术格斗技术体用兼备的技术特征,是武术的本体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木佬拳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认为:木佬拳是木佬族民间的一种古老拳种,在形式、内容、动作、方法、套路等方面与其他民族拳种有一定的区别,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某些方面颇受人们的非议。文章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武术套路技击含义的本质特征有所淡化;一部分拳种的动作规格、风格特点有所走样;武术功夫的深浅作为衡量标志的重要因素有所放松;武术文化的内涵有所衰退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简要回答了什么是武术套路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完善武术套路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处理好评分标准定量与定性的关系;实行国内外武术套路竞赛内容的双轨制;加强武术拳种技术回归和提升工作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传播迅速。通过对韩国学术界的太极拳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着重分析了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发行单位、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旨在研究太极拳在韩国的发展史和传播过程,从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等角度,探索太极拳在异国推广和传播的规律及有效的推广方法,以期太极拳在世界大舞台上发扬光大,将太极拳的正能量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6.
拳击运动与中国拳术的文化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拳击运动与中国拳术形成与发展的分析,认为:拳击与中国拳术最初都曾是为军事服务的训练手段,也都是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就脱离了军事训练,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在17世纪前后,则因不同的规范原则而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适应赌博文化的需要,拳击规则选择了公平决出胜负的竞赛规则,使现代拳击运动呈现出简练实用的技术动作与形成公平决出胜负的竞赛形式;适应表演文化与实用文化的需要,中国拳术选择了修炼身心与自助自保的发展方向,而形成了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原理组织起来的、以表现冷兵器格斗技艺的博大精深的运动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散打VS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技术与规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散打和美国职业拳击两种格斗项目的技术风格及其对规则的适应性进行比较,并结合1999年和2000年两次中美争霸赛的相关数据分析,探讨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散打技术与争霸赛规则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习练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些疾病的病因复杂,但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随年龄的增加而衰退,使血脂代谢紊乱与年轻人相比呈增高趋势。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能有效地改善不良的脂质结构,太极拳作为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浆TC、TG、LDL水平,提高HDL水平,积极改善中老年人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田野考察法对湖南梅山武功地域拳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域拳种在其发展历程中,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地域拳种又较好地促进了地域社会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地域拳种可通过地域文化旅游的开发、本土文化情怀和民族情感的培养、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路径来促进民间武术拳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