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更好地揭示东海大桥非通航孔所面临的船舶碰撞风险,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和截面能力计算对非通航孔桥墩的防碰撞能力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东海大桥非通航孔桥墩只能抵抗小于500 t的驳船在漂移情况下速度不大于2 m/s的撞击,600 t的驳船以最低设计航速(2 m/s)的撞击能使桥梁结构失效,故桥梁结构难以抵抗600 t以上驳船的撞击。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大桥非通航孔船舶碰撞风险量化计算可以更加精确直观地表现东海大桥非通航孔的防船舶碰撞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际航运和海商法的实践,围绕船舶抵押权与船舶优先权、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以及船舶碰撞等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探讨了荷兰1993年有关海商法和内河法的国际私法规则。  相似文献   

3.
根据船舶碰撞事故调查及事故报告中可获得的环境资料和船舶运动过程资料,对建立适用于绘制船舶碰撞发生前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或减少船舶碰撞事故,对船舶碰撞事故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船舶碰撞事故海事调查报告给出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 ISM)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gress, AHP)构建船舶碰撞影响因素多层次结构图,探究同一层次及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AHP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最低配员要求、船舶设备、能见度、航道或航区等因素对船舶碰撞事故的影响突出。  相似文献   

5.
针对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问题,研究船舶不同碰撞位置对平台结构损伤的影响。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场景进行数值模拟。对船首、船中和船尾碰撞这3种情况下的平台损伤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情况下的碰撞时间、碰撞力和碰撞位移以及平台局部损伤、整体变形和总吸能等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平台具有不同的损伤特征。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船舶碰撞造成的复杂的损害赔偿问题,论述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4个构成要件,即碰撞事实客观存在;损害结果确实发生;碰撞船舶一方或多方须具有过错;过错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只有上述4个要件同时得到满足,才发生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明确这些要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有助于正确处理每一个碰撞案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船舶碰撞法”的范畴,并就《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法律性质、船舶碰撞司法实践以及IMO和各国有关规则同碰撞法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目前大量海损事故的统计分析,认为搁浅、触礁事故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事故,由此造成的损失除了本船外,尚涉及海洋环境的污染等。虽然,水面导航定位设备已臻完善,但水下导航设备的研究进展相当缓慢,这是搁浅、触礁事故的比例近40年来一直踞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它已引起航海界的严重关注。通过对超前防浅避礁声纳系统的探讨,提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适合船舶避礁的水下探测设备方案,以求引起航海界和水声同行的重视,共同研究水下导航新设备,减少船舶(特别是超大型船舶)搁浅、触礁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面式单点浮筒系泊防台沉块的质量,介绍地面式单点浮筒系泊防台方式,选取3种在风、浪、流作用下的船舶受力模型。以海南省洋浦港的3艘海巡艇为实例,通过3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对比,选取与实际情况最匹配的模型,并对模型中波浪荷载进行优化,提出地面式单点浮筒系泊防台优化模型。根据优化模型,运用MATLAB对洋浦港的3艘海巡艇在采用地面式单点浮筒系泊防台时所需沉块的质量等进行研究,为地面式单点浮筒系泊防台的实际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船舶碰撞责任保险条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英国伦敦保险人协会制定的《协会船舶定期保险条款(1995)》(ITC 95)中的船舶碰撞责任保险条款的碰撞责任,包括英国判例法所确立的有关赔偿范围、法律费用和交叉责任等方面的主要原则;分析中国人保的《船舶保险条款(1986)》(PICC 86)与ITC 95的不同规定以及姐妹船条款、免赔额条款在船舶碰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种主观的船舶碰撞危险度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船舶对同一碰撞危险的认识,提出一种主观的船舶碰撞危险度评价模型.在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TCPA)作参数的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船舶安全距离圈和最晚施舵时间等主观因素,建立新的碰撞危险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并比较安全距离圈大小和最晚施舵时间不同的船舶碰撞危险度.结果表明,安全距离圈大小和最晚施舵时间不同的船舶操纵者对同一会遇态势下碰撞危险的认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无人船的“无人”特征对无人船碰撞相关责任的影响,对船员的避碰责任、船舶间的避让责任以及碰撞后的责任等问题进行研究。结论表明:岸基操控人员与船员在空间位置和配员数量方面的差异,使得需要对良好船艺的评价标准作出相应的改变;若将无人船一刀切地识别为失去控制的船舶或操纵能力受限制的船舶,则不能满足无人船的发展需要;由于无人船技术因素的介入,无人船发生碰撞后可能涉及的侵权责任、救助责任或刑事责任在主体、管辖等方面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变化。为应对无人船碰撞相关责任问题,建议从明确无人船和岸基操控人员的法律地位、调整国际海事条约的规定、建立针对无人船的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为找出浙江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的风险源,根据2008—2013年浙江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的统计资料,梳理出事故的6类原因,归纳其共性特点.将碰撞前后的商船、渔船、环境视为稳定的系统,基于信息熵理论,通过分析事故中的增熵和负熵因素定义预警系统的事故临界点,建立商渔船避碰的预警模型.结合浙江沿海商渔船碰撞事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商渔船碰撞预警系统的事故临界点熵值为0.177;达到该值之前相关船舶应采取避碰措施.该方法可为维持商渔船良好的通航秩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在航海模拟器中缺少对船舶碰撞响应的三维仿真,提出在航海模拟器中基于开源场景图形(Open Scene Graph,OSG)渲染引擎开发的三维视景中加入Bullet物理引擎的技术方案.根据刚体动力学、接触与碰撞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基于Bullet刚体碰撞响应模型,建立船舶三维碰撞动力学模型;运用Projected Gauss-Seidel迭代算法,得到碰撞后船舶实时的六自由度位置姿态参数;根据碰撞检测阶段获取的碰撞点位置参数,实时绘制划痕并添加爆炸特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航海模拟器视景系统中,渲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码分多址技术的保密性、抗干扰性和多址通信能力,结合认证密钥和Hash函数,设计了一种适用于RFID系统且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安全认证协议. 理论和分析表明:与常用的安全认证协议相比,新协议在保证一定复杂度基础上,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标签的碰撞问题,而且可抵抗包括重传、跟踪、阻断和篡改在内的多种攻击手段,尤其针对来自系统内安全威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用定量的方法对海上船舶碰撞类事故进行责任划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施这一定量过程。考虑到碰撞事故责任划分的复杂性、综合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通过对碰撞事故中两船动作行为的量化分析,得出责任划分的具体结果。从而弥补以往船舶碰撞事故责任划分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船舶碰撞事故在所有类型的水上交通事故中发生频率较高且后果严重。在全面分析船舶碰撞事故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互信息理论计算事故数据特征因素间互信息值,并通过该值削减多余的特征因素并最终确定了各碰撞风险特征因素间的依赖关系,以期为后续船舶碰撞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实证研究提供数据和模型基础,为航运企业和航道管理单位的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水上交通通航安全提供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AIS信息解析在船舶碰撞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AIS系统的投入使用,分析AIS信息应用于船舶案例分析的优越性,对其进行几何解析(AIS信息解析),尝试将其用于船舶碰撞案例分析中,对整个碰撞过程进行阶段分析,实现碰撞过程的返真重现,并通过实例对信息解析的过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跨海大桥和船舶双方的安全问题,以舟山金塘大桥被"勤丰128"轮碰撞事故为例,分析国内外船舶碰撞跨海大桥事故的原因,探讨有效提高舟山跨海大桥水域通航管理水平的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利于跨海大桥的防撞管理和船舶的安全驾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了解船舶驾驶人员在能见度不良时近距离避让的行为情况和做好船舶碰撞事故的预防工作,笔者最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0多名船长和驾驶员进行了调查。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要求、方法与内容,就调查的统计与分析作了说明,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供船舶安全管理与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