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格决定命运"。让报纸做个"本地人",并且努力成为一名为人所需、应人所求的本地"名人",应是所有纸媒特别是地方非时政类报刊追求立于市场不败之地的手段之一。本文从"人"的角度,谈谈一份都市类报刊,到底应该具有哪些"性格"特征,才能受到本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追捧。  相似文献   

2.
报刊编辑作为媒介信息“过滤”的“把关人”,其素质高低决定着报刊在读心目中的地位和市场选择中的命运。近年来报刊竞争激烈,一些报刊编辑滋生了浮躁情绪,丢掉了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着扩大报刊影响,争取读和增加效益,或盲目追热点、赶浪头、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或重复别人,照搬照套,一味效仿;或舍不得下功夫,认真把好政策关、审读关、字关,致使疏漏差错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报刊为什么要“卖”两次出版报刊的目标是为了出售,通过报刊发行(包括邮发和零售)渠道,将报刊卖给读者,在读者的购买中实现报刊价值。但根据现代传播理论,从严格意义上说,报刊被读者购买,只是实现了其市场价值的一半,报刊(指面向市场的非学术类报刊)的市场价值是由基本(信息、资讯传播)价值和衍生(广告刊登)价值两部分构成。基本价值和衍生价值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基本价值是衍生价值的基础,基本价值的实现,为衍生价值创造了条件;衍生价值来自基本价值,衍生价值的进一步实现,能使报刊获得广告收入,从市场回报中…  相似文献   

4.
教育报刊的市场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报刊是琳琅满目的报刊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其他报刊相比,它不仅有独特的内容和读者定位,而且具有不同一般的市场特征.分析和把握教育报刊独特的市场特征,不仅对于丰富报刊市场理论,而且对于指导教育报刊市场开拓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活动会议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第二次报刊工作会议召开本刊讯(记者王化兵)6月23日~24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第二次报刊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在讲话中指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集团公司要在报刊发展关键环节上改革创新,通过重塑集团报刊市场主体,做好集团报刊结构调整,开展报刊等级评估,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加强报刊队伍建设等重要举措。副总裁刘伯根通报了集团公司近三年来的经营管理情况,介绍了集团公  相似文献   

6.
陈愈超 《传媒》2005,(4):28-31
"零售市场是检验报刊生命力最有效的晴雨表",这是目前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和报刊出版经营者,对报刊零售市场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和评价.零售市场是目前衡量一种报刊市场化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正在加速市场化进程的报刊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7.
“无形的手”决定着有形资产读者是报刊传播知识、信息的对象,也是报刊市场的主体,读者资源是报刊最基本的市场资源,读者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报刊的生存、发展。报刊市场不乏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期发行量,有的报刊广告业务是供不应求,而且广告价位较高,报刊从可观的广  相似文献   

8.
孙志勇 《传媒》2010,(8):63-64
报刊审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专家学者提供论证,协助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审查评判某种精神文化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其结论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客观局限性,而有时它决定着某个报刊的命运.因此宽严相济、综合评估、注重社会效益是报刊审读工作的一个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9.
报刊编辑作为媒介信息“过滤”的“把关人”,其素质高低决定着报刊在读心目中的地位和市场选择中的命运。近年来报刊竞争激烈,一些报刊编辑滋生了浮躁情绪.丢掉了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扩大报刊影响,争取读和增加效益,或盲目追热点、赶浪头、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或重复别人,照搬照套,一味效仿;或舍不得下功夫,认真把好政策关、审读关、字关,致使疏漏差错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既有学风上的又有风上的,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报刊的质量,贻害无穷。强调报刊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倡导多出精品,有助于遏制这些问题的发展和蔓延,端正学风和风。  相似文献   

10.
王雪春 《传媒观察》2003,(11):36-37
目前正在进行的报刊治理工作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报业改革”,地市党报虽然被列入受保护的“三报两刊”公费订阅行列,但细细分析,地市党报的命运也将因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在报刊林立、强手如云的当今社会,报刊如何才能以充满活力的形象长盛不衰?这是所有的新闻报刊都时时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刊是否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具体体现在报刊栏目的特色上.可以说,报刊栏目的个性、特色与质量直接决定了刊物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栏目设计与制作可谓报刊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都分.那么,如何将报刊栏目办出特色与个性?栏目设计应遵循什么样的法则呢?  相似文献   

12.
读者是报刊市场的主体,读者 资源是报刊社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市场资源。在报刊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新形势下,报刊竞争日趋激烈,报刊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开发、争夺读者资源的竞争,因此,全面认识读者资源的特点,掌握开发读者资源的营销策略,提高读者资源的利用率,让有限的读者资源在市场运作中产生更大的市场回报,已成了世纪之交发展报刊产业的重要课题。 报刊的读者资源是由报刊读者构成的,一般说来,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分布的广泛性。报刊读者与非报刊读者的区别在于,报刊读者是指有一定文化程度和…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报刊治理与党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报刊治理 ,是指 2 0 0 3年年中开始的 ,较前两次报刊治理力度更大的整治行动。它有着鲜明的特点 :更加强调“管办分离” ,将相当一部分党报列为治理对象 ,实行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的结合。中央、省、省辖市级党报及尚存的县 (市、旗 )级党报 ,市场空间将有所扩大。但存在着以下有待探讨的问题 :现有党报能否有效占领由停办报刊所腾出的市场空间 ?停办报刊先前占有的订阅经费会在多大程度上转向党报 ?读者的眼球会不会因报刊治理而更专注于党报 ?新一轮报刊治理给党报带来了发展机遇 ,但机遇的最终获得并转化为党报的实际发展又非易事。党报要着重打好新闻信息权威发布牌、“民生”牌和舆论监督牌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传统媒体特别是对纸媒的冲击加剧,一些报纸特别是经济类报刊陷入持续的生存危机,陆续有报纸停刊、停办,甚至著名报刊也没能逃脱衰亡的命运。报业历史悠久的欧美等国不时传出百年大报或亏损或倒闭的消息,这一情形在国内也是一样。2009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旗下有着30年历史、曾辉煌一时的经济类权威报纸《市场报》停刊,2014年1月1日,曾经创造日均发行量75万份、红极一时的上  相似文献   

15.
党报走向市场是新闻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报刊存在的问题时说:“过去只要把导向把握好就可以了,现在不但要把握好导向,还必须适应市场,面向老百姓。”  相似文献   

16.
法国报刊的生存策略□卢起一家报刊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且是在两个战场上的竞争,一个是读者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法国报刊是如何在这两个战场上拼杀的呢?适应读者需求的产品制作赢得读者就是赢得市场,而且是双重市场——新闻产品市场和广告市...  相似文献   

17.
新闻图片市场在中国大陆尚属起步阶段。但就在大批涌现的报刊图片告急、众多报刊愿出高价购买精彩照片时,新闻图片的市场需求形成了,此需求来势之猛,使新闻摄影界看到了: 市场的迹象 促成这种市场需求的最直接原因是报刊市场的发展。据统计,建国30年时,大陆报纸仅发展到100多家。80年代前期出现第一次飞跃,1985年达到1445家。此后几年有起有落,90年代初又出现第二次飞跃,1993年达到新的历史高度——2000余家。 报纸种数增加是第一次飞跃的主要标志,报纸扩版是第二次飞跃的显著特征。1993年仅首都报纸就有60多家扩版。 1993年新华社摄影部向订新华社照片的约250家国内报纸调查报业和照片运用情况,反馈的166家报纸答卷中引人注目的一点也是各报的扩版趋势。66%的报纸要在近期扩版,包括扩展版面和缩短刊期。  相似文献   

18.
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是建国以来中国报刊业最深刻的一次革命,而停办县市报,是报刊整顿中的重头戏,全国307家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县市报90%被停办符合条件最终被保留下来的40多家,县市报绝大多数是市场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报纸,少数县市、报的前身因为是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报业改革又出新举措:最大规模的报刊自办发行专业有限公司——上海全日送报刊发行有限公司10月22日成立.全日送公司其经营特色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每天分早、中、晚3次投递报刊;报刊投递与文件投递及直销服务结合;报刊投递与提供信息服务结合;以读者为中心,开拓与信息传递相关的各类服务;实行新闻媒体产销一体化和市场资源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20.
曹鹏 《新闻知识》2002,(2):53-55
报刊零售 报刊通过市场渠道零售,是报刊发行的重要方面,对于某些报刊,零售甚至是夫系到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事情。 近年来大城市的综合性新闻纸都很重视零售,甚至投资建设报刊亭和摊点用于销售。 近年来广告主越来越重视报刊的零售份额,这是因为订户与印数非常难以搞清,而零售则是在街头市场公开进行的,完全能够有直观的印象,很难作假。 报刊调价 除了免费报刊以外,报刊的价格与物价一样呈总体上涨趋执。由于有广告的补偿,不少报刊把售价定在低于成本的标准上,以便更多的读者购阅。相对而言,大部分杂志都取高于成本定价策略,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