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迷群受众是当前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受双方日趋平衡,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网络迷群群体在文化实践参与程度上有了极大提高。网络迷群以聚合和流动的个体诉求在新媒体构建的虚拟场域中参与聚集,运用互动与分享交流和传播信息,生产衍生文本和消费文化产品,并进行身份认同,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迷群群体在大众文化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一个女性角色迷群——"艾琳·艾德勒"迷群为研究切入点,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析她们的理想自我和性别诉求.研究结果显示,"艾琳·艾德勒"迷群的形成是基于迷群内部成员对电视剧的意义建构,并且坚持迷群内的文本阐释规则.她们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成为一个智慧、独立的女性,凸显了这一群体的女性独立意识,并且她们的性别关系诉求是一种在互相超越的过程中维持的势均力敌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热播电视剧<潜伏>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如下几个层面解读<潜伏>热播的现象及机制:一、<潜伏>电视剧热播与网络社区迷群体之间的相互推动和促销作用;二、<潜伏>网络迷群体构建的二级文本;三、迷群体在新的传播语境下解读文本所呈现的符号转译机制.笔者认为,在新技术媒介环境下,网络迷群体对传统媒介文本诸如电视剧的传播与接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扩散过程;新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介入原始文本的二级文本的再生产和再消费过程,在此过程中,展现了迷群体强大的符号转译能力,将特定语境中的文本符号经过意识形态祛除、语境接合、情感游戏等多种方式转化成现实语境更易接受的文化符号,从而促成文本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4.
日本源起的耽美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地区,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始流行壮大,成为中国青年群体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亚文化。而腐女群体作为耽美文化最主要的受众自然成为主流社会的"边缘"群体,不被主流所理解和接受。关于以耽美文化为对象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或伦理学等角度进行,传播学领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寥寥可数。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以网络中耽美迷最大的集中地百度腐女贴吧为个案,以网络民族志为主要研究方法,在身份认同的视野下研究网络环境中新兴亚文化群体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汉服迷群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新媒体的作用下,汉服迷群这一亚文化群体发生了转变,圈层扩大,界限消弭,汉服迷们自主表达想法和欲望。新媒体时代为其赋予权力的同时,新媒体也让汉服迷群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互动仪式链加深同袍之间的身份认同。复兴汉服突出"仪式"的塑造,仪式性的实践活动唤醒大众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汉服迷群的生长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我国文化自信提升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的迷文化研究——以耽美迷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耽美文化在青少年群体里的传播蔓延,使它已然成为表达自我、展现自我、追求时尚的一种广泛流行的亚文化,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传播现象。文章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试图从更全方位也更客观的角度去探寻耽美文化的面貌和流行的原因,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所谓“鬼畜”,指的是一种剪辑率和声画同步率极高的视频形式,以达到一种洗脑或爆笑的效果.鬼畜是对传统视频的颠覆,体现了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属于网络青年亚文化.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鬼畜亚文化迷群的鬼畜文本生产行为与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鬼畜迷群文本生产的动机是自我价值实现、社交满足及情感的宣泄.鬼畜迷群所构建的话语体系更独立,相较其他亚文化显得更为专业、狭窄,迷群内部的认同感更高,因此以社交与自我认同建构的生产、消费导向更为明确.鬼畜文化展现出具有弱化抵抗、多元发展自身文化和偏重娱乐化的特质,符合后亚文化的典型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鬼畜文化”已经被彻底收编,目前它正处于一个略微尴尬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高紫晗 《视听》2023,(4):117-120
消费社会与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双重趋势,使球鞋从“实用至上”的商品逐渐演变为具有独特含义的文化符号。本文以网络社区的球鞋文化迷群为研究对象,探讨球鞋文化迷群的生成逻辑及其媒介传播实践。研究发现,球鞋文化在被消费主义浪潮裹挟向前的进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实现了后亚文化意义上风格的横向扩展,并随着消费的情感转向实现文化资本与商业资本更加深入的融合,使得边缘化的球鞋文化在资本的推动下不断走进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姚蓉 《今传媒》2023,(3):29-33
本文以家庭空间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再生产为理论基础,通过自我民族志探索家庭空间媒介化的逻辑,发现:其本质为空间再生产和再建构,关键在于资本和权力的渗透;参与空间实践的人、物及各种行为和社会关系相结合,并将其意向反映在空间实践中。家庭空间既被消费也在为资本进行再生产,社交媒体的“可见性”带来权力的渗透和空间规训,网格化家庭空间成为资本和权力再生产的新场域。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一部《来自星星的你》引爆了全国的收视狂潮,它的成功引起了媒体和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同时,韩剧的成功也使得韩剧迷文化在身边随处可见。而本文将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探讨韩剧通过文本的哪些特质吸引了稳定的收视群体和“迷群”,而韩剧在新媒体时代的当下,又以怎样的传播形式推动和稳固了因韩剧而产生的迷群。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文本"和"历史叙事"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威权式遗产话语"是如何再生产"遗产事实"的社会实践过程。本文选择杭州段运河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申遗前后社区历史和文化"再生产"的实地调查,发现其经历了遗产话语再生产、遗产空间再生产和遗产文化再生产等"遗产化过程"。桥西文化历史街区的研究表明,遗产空间的再制造尽管满足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但同时造成了对原有社区历史的"矫饰"和"文化灵韵"的销蚀。文章认为,中国大运河其实是在遗产话语的"绑架"下,经过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符号化的再生产,"被再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9,(10):72-80
迷群的社会身份认同,研究者多从亚文化视角和参与式文化视角去予以讨论。然而,这两种视角均将关注点放在了群际边界(差异和冲突)而相对忽略了群内冲突。本研究以布袋戏迷群的网络社会认同过程为研究中心,通过对新老"道友"之间的群内冲突的描述与分析,讨论群内冲突何以不能演变为群内分化。研究发现群内冲突的边界:新老之分的差异性,受到了群际差异(道友)的中和,从而产生了范畴的交叉化效应,无法成为新的群际范畴。但是新老之分作为一种群内亚行动逻辑还是得到了部分承认,使得老道友能够依赖其空间根着程度得到其他成员对其群内地位的认可,从而使得新老冲突成为群内的社会竞争而非群际分化。群内冲突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作为社会竞争策略,维持群内团结的一面。这种群内冲突的过程性与矛盾性动力,在参与式文化的群际冲突视角下是被遮蔽的,只有通过群际-群内的反复双向审视,才能真正认识迷群的社会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孙磊 《东南传播》2010,(12):67-69
对特定网络游戏的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使其玩家成为继电视迷、偶像迷之后的另一迷群。本文以大型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魔兽世界为例,从其人际互动方式入手,试图探究网络游戏"迷"与其他迷群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借用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通过赛博民族志的方式参与到微博超话社区中进行沉浸观察和资料收集,从群内与群际两种机动性视角深描微博超话社群中趣缘群体的群体关系.研究发现,微博超话社区内不同的趣缘群体之间存在着对抗与联盟的双重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非线性的协作与抗衡,其意义在于强调群体身份认...  相似文献   

15.
谭文若 《新闻界》2012,(17):39-42
网络群体已成为现代人媒介生存中的重要形态之一,是网络受众在媒介使用中不断构建自我的身份认同的结果。以迷群为例,迷成员在网络虚拟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理想自我和群体肯定的统一、通过情感的投射和共鸣、通过区别性和差异化的表达主动寻求着自我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近年欧美传播学速研究(fan studies)理论加以梳理,以国内粉丝-玉米为案例,检视西方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实践,以填补国内传播学主动受众研究中,速研究的空白。研究发现,国内速群以网络为平台,跨媒介追踪偶像文本,投射自我于偶像文本,展现了主动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17.
李丹  钟馨 《新闻传播》2009,(10):52-52
本文从文本超结构、超句法结构和互文性,逆向分析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负面形象的建构,并解读再现他者背后的权力角逐。  相似文献   

18.
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生产与消费逻辑进行了批判,进一步强调了生产消费过程的符号价值。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媒体迷群呈现了丰富的文本积极消费、展演的样态,并以积极参与生产的方式,与学者对其的"病态"、"狂热"等表征的描摹进行对抗和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性别文化寓意和女性阅读空间两个角度出发,探讨耽美小说的实验性及其寓意给女性提供了怎样的阅读空间,由此勾连出这种阅读空间和女性自身的空间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含蕴。耽美小说凭藉自己无与伦比的想象性、浪漫性、抒情性、狂欢性为女性开拓了一片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媒体迷是当代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诸多媒体迷研究说明,媒体迷行为涉及复杂的文本消费和身份认同等议题。本文尝试从生命历程的观点,以一位兼有体育迷与韩国乐迷经验的个案为对象,探讨历经不同类型媒体迷经验的个体,如何持续保有媒体迷的身份认同,驱动其持续扮演媒体迷角色的动力为何。藉由自传性叙述访谈法的应用,以及对叙述文本的诠释,本文发现,"偶像文本的情感召唤力"、"扮演迷社群成员意见领域的成就动机"、"媒体迷身份的展演力"、"友谊团体的社会支持力"等四项驱动力,可作为理解个体于生命历程中,保有媒体迷角色认同之心理韧性的理论分析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