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人类幼年时期的产物,神话蕴含人类初始的理想、性格和品质,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和原始信仰,是其精神和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与源头。中西方神话的“创始传说”对各自民族和文化的影响最大,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有助于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层致因,有益于促进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深层次、高质量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摘要: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包孕着民族文化的原始初象和文化精神,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理念和审美期许。从文化人类学、审美学、神话学的视角探讨英雄神话与中国武术的文化渊源,目的在于从民族文化的思想源头探寻中国武术精神的文化缘起和审美意蕴,有助于丰富中国武术文化的基础理论建设。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阐释了神话、英雄神话及民族文化间的关系,由此探讨了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与中国上古英雄神话间的文化渊源。中国上古神话英雄的勇武刚强、高尚道德、牺牲精神等精神特质和审美境界积淀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英雄情结”,催生了刚健奋勇、崇德尚礼、舍生取义等价值取向的中华武术尚武精神。原始武术、巫术、舞蹈三位一体的原始社会文化背景下,英雄神话成为原始武术活动的文化主题,为探寻中国武术精神与中国上古神话间的文化渊源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因而,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的源头应追溯到中国上古英雄神话。  相似文献   

3.
神话作为人类较早的文学样式,它其中包含着许多集体潜意识的东西,而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表现在神话中就是原型,中西方神话的原型意象虽然在形式上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却真实地代表各自不同民族的集体记忆,并由此反映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就原型问题从英雄和女神原型两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神话由此而反映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神话视野下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神话学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中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价值观、自然观进行比较研究,在揭示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审美意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差异的同时,阐释了神话与体育文化的内在联系: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势必会深深烙刻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希腊神话作为两个伟大民族文化的发源和民族意识的深沉积淀,表现出不同的神话文化特征.通过对价值取向、思维走势和性别崇拜的阐释,揭示两种文化的特质,为研究中希文化提供独特的学术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这个神话王国中,由于有其特定的文化语境,一直续存着多种存在形态的神话,如活形态神话、口承神话、以及早已被用文字笔录写定的文献神话。各种存在形态之神话,其发展演进脉络仍较清晰。此外,神话的多向性发展,如从氏族神话发展为部落神话、民族乃至国家(地方政权)神话,由单一型(独立)神话发展为复合型(体系)神话,以及神话之文学化、哲学化、历史化的发展倾向,也依稀可见。通过梳理,可以透视出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及其与文化生态系统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上古神话中的文化因子已经在无形中渗透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上古神话无论是从思维模式还是原型母题上都对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古神话大大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九隆神话作为西南少数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古老神话,一直不绝于史。在与各个民族的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民间传说中九隆神话版本,这些版本的九隆神话的变异,较文献记载中的文本体现得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满族是我国56个兄弟民族之一,世居白山、松水地域。溯源可追踪上古肃慎,中古的勿吉、靺鞨,近祖为女真,它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满族的神话更是神话中的瑰宝。满族神话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萨满创世神话,其中《天宫大战》被誉为重中之重。本文将采用结构主义和原型批评的方法对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神话是文学表现的重要题材,文学也促进了神话的有效传播。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塑造了一个使人印象深刻的神话形象安雪儿,她经历了由人人敬畏的神话一夜之间成为平常人的命运巨变,作者塑造这个形象主要探讨了社会日益文明和进步的当下人们传统美好的人性不断丧失的一种现实。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风气的改善,神话会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它仍是文学表现所需要的重要题材以及文学创造的思维源泉,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和遗产。  相似文献   

11.
神话是诞生在远古社会时期原始先民所深信的神圣叙事,它记载了先民对于世界和万物起源的各种认识.谷种起源神话作为文化起源神话中的一类,记录了先民对农作物来源的探索和思考.惩罚母题是谷种起源神话中十分重要的母题类型,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有33个民族的179篇文本都存在此类母题.惩罚母题主要讲述神对神、人或动物所犯过失的惩罚,根据惩罚行为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惩罚人类和惩罚神或动物等两种,本文重点对这两类母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小说与神话有悠久的渊源关系 ,中西方现代小说中更是兴起了古老神话复活的热潮。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 ,也是小说家族之源。中西小说神话意识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3.
走出书斋,走向田野,关注存续在民间的活形态神话,将文献神话与活形态神话结合起来,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审视,是神话学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神话资源。中国神话学界不仅要从文献典籍中去寻找神话,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走向田野,到民众的民俗生活中去寻找神话。只有对由56个民族神话组成的整个中国神话进行综合审视和总体把握,才有望拓展神话研究领域和提升神话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存在两大弊病 :一是在进化论理论支配下视神话为人类早期历史的写影 ,视神话创作为野蛮人的专利品 ;二是神话解释上滥用清儒开创的音韵训诂之学。我们认为研究中国神话理应用中国文化来解释中国神话 ,而把域外文化仅作为启发和参考。语音文字不可不注意 ,但应禁绝无边无际的任意通转。只有这样 ,中国神话学研究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战国时期形成的“羿杀凿齿”、“羿射十日”神话及汉代出现的“嫦娥奔月”神话都是几个文化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为综合而成的 ,根本不存在一个“神话历史化”的过程 ,支配 2 0世纪神话学者研究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是值得认真反思的  相似文献   

15.
英雄神话是神话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英雄神话多是各民族崛起时期的产物.各民族的神话都有着激动人心的英雄故事,表达了人们呼唤完美品质和才能的愿望,这些带有鲜明民族烙印的传世英雄,因为神话的文学源头性质深深地影响了各国后世英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神话在民间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作者通过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神话《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正意义。从而能得出神话的某种功能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摘要:神话是原始文化的综合表现,神话的文学化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起着一种潜移默化作用。石头神话与玄女神话不仅对《水浒传》的主题倾向、好汉们的思想行为起着内在的规定性,而且在结构上使全书最大限度地保持着内在的稳定性与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论神话在汉代传播的文化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在汉代的传播过程中生成着新的文化形态。这一新的文化形态是在认同上古神话的基础上发生的。在与汉代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契合的过程中,它张扬着汉代人的社会理想和文化追求,折射着汉代人的文化心态。质言之,神话在汉代的传播中一方面保留着原始的风貌,另一方面则添加着汉代的认识、理解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文艺学派中的一个派别,神话学有着它无可替代的地位.19世纪神话学出现于欧洲学术界,在20世纪传入中国.受到清末民初盛行的疑古疑经"古史辨"思想以及"向西方寻求真理"热潮的影响,中国文人很快开始注意到西方神话学,并试图用批判性理念重新思考我国传统的古史文化,中国文艺学派神话学研究由此开始兴起[1].对中国神话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以及主要内容的梳理,能够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神话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九隆神话是叙述哀牢民族由来的传说故事,相对于理性的思维来说,其所讲显得荒诞陆离,让人"迷思"。但从历史研究来看,九隆神话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基础,它不仅反映了哀牢夷初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特征,更传达了哀牢夷远古的历史文化演变信息,如氏族制度、经济生产方式、婚姻制度、社会风俗的发展变化,为我们了解哀牢文化的进程及其规律提供了一个最方便的透视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