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新课标的理念和任务,不难发现如今的英语教学已由原来的重视基础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因素转向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层面。雅克博维茨(Jakobovits)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英语学习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由此可见,如果说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赖以实现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陶素娟 《考试周刊》2011,(76):49-50
"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语文学习分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个人成才的诸多因素中,非智力因素优秀者都超过非智力因素不良者,优秀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占67%,而学困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占50%;对学生理想、动机、兴趣、意志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调查表明,优秀生和学困生生有显著地差异。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教育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周林 《西藏教育》2008,(11):32-33
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小孩子刚步入校园,重点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应该尽快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了重要位置。因此,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6.
刘君宏 《辅导员》2009,(1):25-27
你知道吗?科学家们调查得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而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要想学好数学,你就必须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杨梅 《教书育人》2014,(10):11-12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如是说,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了重要位置.因此,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较差.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计划性;(2)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3)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4)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做笔记的习惯;(5)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6)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8)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9)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目前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势必进而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素质,素质通过习惯表现出来,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英语作为我们中国人的第二语言,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习惯。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学习习惯与学生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必须通过科学的,适当的学习习惯,才能发挥他的作用,从而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的学习习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原本智商一般的学生进入成绩优秀的行列;反之,不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原本智商优秀的学生进入成绩不理想的行列。即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可以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小学生所需培养的数学学习习惯大致有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好习  相似文献   

12.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从不稳定到稳定、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让人终生受益。据有关资料分析,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智力因素占有20%,非智力因素占80%。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学习习惯又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注重课文的内容分析,缺少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方法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较慢,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及考试中阅读题型的得分。一线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研究,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林俊 《教师》2012,(7):94-94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习惯、兴趣、情感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生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智力(记忆力、想像力、判断力、思维力等)和非智力(动机、兴趣、目的、情感、意志、个性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知识和智力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占70%。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非常重要。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师范教育更不能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呢?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通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来讲,凡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来讲,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成分不仅有感知、思维、想象、推理、判断、记忆等智力因素,而且有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职业中专的学生成绩较差,除了智力因素有直接影响外,非智力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在十二年的旅游地理教学中,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探索,仅从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说明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李军 《广西教育》2008,(29):41-41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刘青 《成才之路》2012,(16):49-49
正在多年英语教学中,我发现非智力因素对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成功,有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习惯、动机、情感、兴趣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并且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是提高学习能力有效保证,并且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一、培养学生读、写的习惯有些学生进入高中后仍不愿意说读英语,对说读英语仍然感到羞怯。殊不知,通过读课文,可以记忆大量词汇和句型,并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究竟怎样培养非智力因素,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呢?在独生子女家庭所占比例越来越多的今天,非智力因素在家庭中越来越难培养。儿童非智力因素应着重在学校的群体中培养。所谓习惯,就是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形成一种惯性。一种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可终身受益。在学习中可促进智力因素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在工作中可使你事半功倍,走向成功。  培养学生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的习惯。首先,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小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他…  相似文献   

20.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个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学生学习的好坏,固然有其智力方面的因素,但很多非智力的因素也在起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系统指导,如课前预习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坚持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