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孩子要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做;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自然、社会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知识,做一些他高兴做的事。可今天,这些做到了吗?不彻底改变“淘汰选拔”的教育机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提高,“解放”就永远得不到落实。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说过: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当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也应实现这“六大解放”。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即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刨设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变一味灌输为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人类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段话,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对创新教育的生动诠释。那么,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即通过课堂教学中教法创新和学法创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亲身经历,结合陶行知先生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教育理论,列举实例从六个方面对地理实践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一专题进行了论述。即: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能想;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获取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要他们学一点自己愿学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论痛苦     
教育家陶行知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他曾经响亮地提出“六大解放”:1、解放头脑,使学生能想;2、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3、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4、解放嘴,使学生能说:5、解放空间,使学生能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6、解放时间,使学生能发挥特长。这六大解放正符合语文教学本身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胡仁友 《教学月刊》2011,(11):46-48
早在6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有很多的课堂压抑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思想。他为此提出了六个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获得丰富的学问: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填满,不逼迫他去赶考,不和家长联系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他是多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种教育思想就已经闪烁出素质…  相似文献   

9.
杨筠如 《考试周刊》2009,(11):223-223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美术教育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塑造家,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 创造教育的问题,早已引起教育家的重视。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创造教育的倡导者,他认为,创造是教育之本,主张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解放他的空间,把他从鸟笼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五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为主线,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达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点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要给孩子六大解放: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  相似文献   

14.
赵宪字: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除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素养的提升,还应该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做怎样的思考和努力。大家知道,6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个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以这样的思考来观照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的课堂压抑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思想。今天,我们就围绕“语文课堂如何解放我们的学生”这一话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解放理论",即:"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师者应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观察、思考、质疑、合作、探究、解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16.
一、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章中都指出培养儿童(孩子)的创造力要进行“六大解放”,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  相似文献   

17.
杨丽丽 《辅导员》2009,(23):23-23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读;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遵循这“六大解放”,笔者一直尝试着采用“趣、乐、玩”的语文快乐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陶行知先生这种开放式教学的思想,应成为我们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导思想。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的开放性、多样性不仅是生活需要的反映,也是人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1946年,陶行知先生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指出:“教育方法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受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重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的教育。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摘     
《光明日报》81年10月19日刊载陶晓光的一篇文章,说到他父亲陶行知先生为了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提出了“六个解放”:(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必须撕下来。(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双手要接受头脑的命令。(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不戴上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四)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特别要有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五)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儿童关在笼中,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