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界各国的语言中,外来语广泛存在。而日本作为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国家,其发展的历史,就是和多国文化接触、学习的历史。在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之外,语言也受到了其他国家语言的影响,伴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从国外传来的语言词汇不断丰富、扩大着日语语言体系,这些外来语成为了日语中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伴随着日本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着,使得日语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外来语的泛滥也成为当下日语普及和发展的障碍被广泛批评。本文总结日本外来语产生和发展过程,用大量数字阐述外来语在日语词汇中的比例和使用情况,分析外来语大量使用的原因,探讨外来语大量使用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终探索日语外来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即使不懂日语的人都知道中国和日本同属汉字国家,日语中有大量的词语来源于汉语。汉语的引进,大大丰富了日本人的文化生活,扩大了日本人的知识领域,促进了日本的发展。同样汉字的词语,历经时代的变迁,词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汉字表示的词语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意义并不相同。具体的比较两种语言中的同形词,有助于区分其中的几种类型,分析各自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日语专业新"国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评价的依据.新"国标"要求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的日语人才教育不仅注重对外语技能的培养,还强调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通过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调查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日语表达能力不容乐观,但学生对日语课堂融入中国文化教学持积极态度.在探讨原因的基础上,从文化自信、跨文化课程、媒体日语、巧用同形词等方面思考如何提高学生中国文化日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迁移理论及语篇分析理论,从汉语与日语的共同性,汉语正迁移和日语阅读教学的关系,论述汉语语篇把握技巧对日语语篇的正迁移作用,探讨如何运用汉语正迁移培养日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汉语在日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而日语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汉语,促进了汉语的现代化发展。两者相互交融,彼此渗透,形成"糖茶交融"的现象。汉字在中日语言传播与交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日语与汉语"糖茶交融"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6.
如何采用形式多样的日语强化教学模式,综合提升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是各高校日语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采用“语言、文化、外教协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两个班采用不同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实证研究;并结合10余年的日语一线教学经验,针对目前学生日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提出个人观点,并分析提升日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日语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可知培养学生日语应用能力在就业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就成为摆在日语本科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从现在日语教学中的问题出发论述了只有改革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正确的评价体系才能彻底解决如何培养学生日语应用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日语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招的特点以及新版日语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应用型日语培养两类人才:第一类是日语语言功底扎实,语言文学及文化知识雄厚的日语语言文学学术型人才;第二类是日语语言功底扎实,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强,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知识、科技知识和经济贸易知识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汉语,日语中好多词汇的来源就是汉语,这种现象被语言学家称为sino-Japanese(有中日复合之意),意即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甚至日语中平假名和片假名就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日语和英语的相似处更多,它们都属于形合的语种,均注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借鉴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日本慢慢变成了我国较大经济伙伴之一。一些留学日本回来的有志之士,以自己在日本求学、生活阶段的积累为基础,不但将日本的文化传到了中国,还把日本的教育和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为此,我国开始加强日语教育,学习日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使日语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但这些年来,日语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弊端。本文通过对我国日语教育的现状及前景的分析研究,得出社会越来越需要掌握日语的人才及应大力培养日语人才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无主句或者省略主语等现象在日语中十分普遍。笔者从鲁迅的《故乡》竹内好日译本着手,对比原作中存在主语,而译作中却失去主语等主语缺失的句子,找出日语与汉语主语出现情况的不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探究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日语专业的实际教学环节,语用学理论的导入并不理想,学生语用能力与语法能力的脱节现象不容忽视。通过对许昌学院日语专业的教师及学生进行校内问卷调查,了解影响其提高语用能力的主、客观因素,从对语用意识的培养、教材的再加工、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文化教学的导入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在综合日语课堂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外语教学中,影视资料不仅为学生创造了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其文化要素对学生了解该语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日语教学中,利用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日本社会、日本文化的理解,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2007年热播日剧《派遣员的品格》为例,来分析日语影视作品中可以利用的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4.
商务日语的教学既要重视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训练,又要重视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分析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商务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探讨了商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内容,并阐述了商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导入的方法。最后强调了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记忆性知识所占比例大,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应用趣味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日语的兴趣、提高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并且可以扩展学习者关于日本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的知识。本文以教唱日语歌为中心对趣味日语教学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日两国各自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不同,中日同形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很大部分在语义、词性、语用等方面出现差异,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容易望文生义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语言和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日语这门语言,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适当地给学生讲授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日语课堂上讲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及其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职业院校日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我国素质教育战略起到重要推进作用,依托于语言内容、文化内容等方面的解读,可从不同层面界定出当前教学工作的实践点,令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得到同步提升.基于此,文章以职业院校开展日语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指出职业院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职业院校日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生活交往中,日本人被公认为很懂礼貌。日语中有丰富的常用寒暄语,虽然汉语中日常寒暄时也有一套说辞,但远远不如日语中的寒暄内容那样固定和格式化。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日语中的常用寒暄语及其体现出的日本礼仪。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日语专业国家质量标准,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准。基于该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学习视角引向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不可见的隐性文化。通过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语言现象及文学作品背后蕴藏着的"隐性文化",在高年级阶段增设《跨文化交际》、《日本研究》等系统讲授日本"隐性文化"的课程,定期开设专题讲座等途径,将对日本"隐性文化"的学习全面导入日语专业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