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项目女运动员月经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项目女运动员月经状况及其对月经的知识-态度-行为。方法:共选择女运动员424名和健康女大学生441人,根据月经史筛查月经紊乱。利用自编K-A-B问卷调查运动员及大学生对月经的知识、态度、应对行为等。结果:运动员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晚于对照组(p<0.001),瘦体重依赖组晚于非瘦体重依赖组(p<0.05);运动员闭经发生率显组高于对照组(p<0.001),瘦体重依赖组显著高于非瘦体重依赖组(p<0.001);运动员各种月经紊乱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重依赖组更是高达64.7%;瘦体重依赖组月经问题实际检出率最高,但对其严重性的自我认知最低。结论:瘦体重依赖组月经紊乱、闭经等问题较严重,求医行为与运动员对健康问题的自我认知有关。建议在女子运动队开展月经问题相关知识的传播和健康行为干预,提高女运动员对月经问题的自我识别能力、引导和强化其积极应对行为,积极预防和纠正运动员月经紊乱和闭经。  相似文献   

2.
少女运动员月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运动训练对少女运功员的月经影响及月经周期变化对少女机能、运动能力影响。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对少女的月经初潮、月经周期、经期身体反应、运动功能等有一定的影响,应引以重视。月经周期中的三个时期,机体的呼吸循环机能比较接近,其心肺功能变化、高低并不明显地依月经周期而转移,只要提高机体月经期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对运动成绩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过度训练和三重综合症中膳食紊乱、月经紊乱和骨质疏松症状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了三重综合征中三种症状的内部联系,三种症状对女运动员运动成绩和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参考以及提出了相应运动医务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许多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竞赛期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误区,或缺乏相应的医学指导,从而导致运动员因体重控制不当而给比赛成绩带来负面影响。首先从几种常规减体重方法带来的不良影响入手,进而提出合理减体重的医务监督方法,为广大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运动训练过程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关于浙江少年女子运动员月经特点及经期训练措施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60名少年女子运动员的月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发现其特点.研究表明,研究对象月经不规律发生率为45%,痛经发生率为81.60%。根据研究对象月经特点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提出了少年女子运动员月经期训练的注意事项、方法和训练安排等。  相似文献   

6.
本院女生月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本院女生月经的调查,了解体育训练课程对女生月经反应、月经周期、经期运动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对月经失调病例进行分析,以拆找出更有效的防治办法。调查表明本院女生月经反应及月经失调某些病症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过度训练和三重综合症中膳食紊乱、月经紊乱和骨质疏松症状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了三重综合征中三种症状的内部联系,三种症状对女运动员运动成绩和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参考以及提出了相应运动医务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女运动员三联征(包括膳食紊乱、闭经、骨质疏松)自20世纪90年代被美国运动医学界提出以来,至今还没有受到国内各界的重视。三联征危害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进而潜在地影响运动员的成绩。无论是从运动员的健康考虑或是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考虑,三联征都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认为饮食紊乱是三联征的核心问题,由饮食紊乱导致的能量失衡是女运动员的月经失调发生的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9.
举重运动员腰部受伤几乎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运动员受伤后非但不能参加正常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且有害于身体健康.有些教练员、运动员抱保守态度:即不敢适当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甚至认为,从事举重运动腰部受伤是不可避免的.显然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在运动训练中所产生的一切外伤现象,必有其引起之原因.分析腰部受伤多发生于举重运动员,这是和举重运动特点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项运动成绩的好坏,多半取决于训练法和运动量能不能保证身体全面训练.我国中跑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每周的训练次数不够多,因而大大地影响了运动员的工作量.大家知道,外国某些优秀中跑运动员每天训练两次.我国许多优秀的短跑、中跑、长跑、马拉松  相似文献   

11.
测试了优秀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冬训前后个体乳酸阈及部分体质指标,结果表明:①15—16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个体乳酸阈值为2.51±0.22mmol/1,高于幼儿及低年龄组运动员,低于4mmol/1成人水平,且与同年龄组不同项目运动员乳酸阈值不同。②受试运动员体重状况整体水平良好,少数运动员体重偏低,个别队员超重或肥胖;力量素质整体偏低;柔韧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队员较差;心肺功能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不及格现象;血红蛋白量普遍偏高,有1人稍低。③冬训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3/5运动员乳酸阈强度有所提高,心肺功能有显著性提高,反应能力、柔韧素质等略有增加,力量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12.
All of the 20 subjects aged 15-19 years were national elite rhythme gymnastic athletes. They had been trained for 4-10 years, and 13 athletes had sports grade of master sportsman (one of them has not had menes aged 16 years). Their menstruous stat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bone mineral stat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lite rhythmic gymnastic athletes were in a serious condition of menstrual dysfunction. Sixteen athletes were in abnormal minstruation among nineteen athletes, the average was 84. 2%. The mean BMD of these athletes decreased, compared will ordinary people. That was to say the results did not reveal the advantage of sports on bone growth and develpment in atbletes of menstrual disorder which might relate to menstrual dysfuncton. Further analysis made it clear that BMC and BMD of athletes in indefinited menstruation, amenorrhea and menorrhalgi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ll athletes in eumenorrhea. The results might be taken as a warning to elite athletes of their bad health con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rther study on exertional menstruous disorder, because part of the female athletes are in abnormal menstru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针对体操重点运动员何可欣冬训减控体重的阶段训练需求,通过不同训练方式的尝试,寻求符合个性化特点的减控重辅助手段,最终达到身体素质提高的有力方面大于体重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目的。方法:围绕何可欣冬训三个阶段进行体重控制。第一阶段:正常专项训练外辅以最大脂肪氧化强度的有氧运动及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同时定期进行机能监测并适当补充运动补剂。第二阶段:以局部力量耐力循环训练为主进行辅助训练。第三阶段:采用太空舱运动跑台训练,进一步减小体脂百分率,控制肌肉的快速增长。三个阶段运动员均保持限制性饮食。结果:第一阶段经过膳食控制和有氧训练,何可欣体重、体脂肪率、脂肪重量均有所下降,基本达到了预期减重效果。第二阶段,经过春节假期,运动员体重、核心力量均出现一定增长,力量训练和饮食失控是运动员体重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阶段,运动员肌肉总量、脂肪量均有一定的下降,但核心力量仍高于干预前,基本满足教练组的训练实践需求。结论:以限制性饮食和符合运动员个性要求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为干预手段,对生长发育期的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生长发育期的体操运动员,在关注体重控制的同时,应适度加强身体素质薄弱环节的训练,使身体素质的增强优于体重的增长;生长发育期的女性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水平对训练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其测试与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加强。  相似文献   

14.
对12名女子散打运动员的月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发现其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经期都会有或轻或重的生理和心理不良反应,但是大多数受试者月经周期和持续时间正常,而且只要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绝大多数受试者不会引起运动损伤.针对受试者经期的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提出女子散打运动员经期训练的注意事项、方法和训练安排等,为女子散打运动员经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很多研究表明高温环境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是有害的,如对氧运输能力、心血管功能以及内环境和离子平衡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体育科研人员发现预冷处理能够改善运动员在高温环境下的运动表现。预冷处理是指在训练前或比赛前,预先将运动员身体做降温处理,通过降低核心体温、改善心血管压力、减少代谢失调等来调整各项生理指标,提升运动员的热贮存能力,延缓运动疲劳产生,使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有良好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在同一赛前4个月训练计划实施中的能量代谢特征。选取俄罗斯国家队参加欧洲锦标赛的顶级柔道运动员8人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1)俄罗斯国家柔道队在欧洲锦标赛前实施的同一赛前训练计划对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的能量代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为了针对不同体质量的顶级柔道运动员的具体训练目标来制定训练计划,必须对顶级柔道运动员传统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进行评价,以确保每一组顶级柔道运动员(小体质量组、中体质量组和大体质量组)独立完成训练任务并定期达到同样的预期恢复效果;3)顶级柔道运动员竞赛成绩的正向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专项耐力和无氧供能水平的提高速率;4)在赛前训练最后阶段,以规律性地暂时降低顶级柔道运动员的有氧供能水平的方式来提高竞赛成绩,不会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高水平运动员停止训练后适应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探讨。认为运动员在停训后发生训练适应消退的同时,某些适应仍在不同程度上保留及变化组合,提示了高水平运动员在停训一段时间后,经过恢复性训练仍可出现新的训练适应空间而创运动佳绩。  相似文献   

18.
及时而准确的监控是训练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负荷适当与否,是对某一特定运动员的机能而言的,特定的身体机能只能与特定的运动负荷相适应;科学地把握训练中的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监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举重运动的生理、生化特点,选取几个相宜的生化指标,用于监控举重训练负荷,检测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以实现举重训练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以国青队21名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赛艇项目相关选材指标的测试,分析我国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指标的现状特征,为探索高水平赛艇运动员选材体系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国青队与国家队队员在身高、体重、指距、指距-身高、克托莱指数、体脂百分比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BMI、瘦体重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下蹲伸臂距达到五级水平(优秀赛艇运动员要求)者仅占4.7%;VO2max的变化范围为2.713-4.831L/min,14.3%的受试者达到国内优秀女子赛艇的平均水平,4.8%的受试者达到国际标准;乳酸变化率在6.26-13.99mmol/min之间。指出,目前我国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的选材成效较好,人才储备力量较强,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弱势,与国际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存在差距,需要加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减脂的有氧训练,同时注意各项素质训练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