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着重介绍东京气候环境特征,分析奥运会期间高温高湿天气引起运动员热应激反应及其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并提出东京奥运会期间应对高温高湿天气的措施,为组委会赛事组织、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及比赛期间降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的心血管机能状态与训练水平、运动成绩密切相关,主要通过实验法对自由式滑雪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监测,对运动员的心血管功能在不同训练时期内的心电图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分析,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的身体热调节反应以及补液干预对热调节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名男性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运动员年龄16.1±2.3岁,最大摄氧量44.5±7.2ml/kg/min,训练年限3.8±1.7年.分别在常温常湿、高温高湿和高温高湿补液三种条件下进行运动,每一种条件试验间隔时间为10天,运动的强度都为70%VO2 max.且在每次试验前后测试核心温度,试验过程中测试血乳酸、心率,试验后收集汗液测试电解质.结果:(1)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机体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汗液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常温常湿环境,运动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环境;(2)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通过补液,运动员机体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离子浓度均显著下降,运动持续时间显著升高.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的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等升高明显,汗液离子丢失明显,运动持续时间较短,运动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补液对减少高温高湿环境汗液离子丢失、维持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竞技体校男子篮球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的心功能运动试验及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同的效应。负荷后最高心率、变时性储备、变力性储备及机能指数对客观评价运动员心血管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认知干预为代表的心理技能训练被广泛用于运动员技能的改善,其中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对运动操作表现的改善获得大量的研究支持,但在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中的适用情况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考察能否通过认知干预来加以改善不同水平网球选手的发球准确性。研究对象为国家网球青年集训队男运动员( n =24)与网球专项大学生男运动员(n =24)。研究采用3×2组间设计。实验组在两周间进行6次发球表象训练或自我谈话训练,对照组观看体能训练录像。因变量为一发击中目标区域的准确度改善率,协变量为身高。结果显示,对高水平选手而言,表象训练与自我谈话对一发准确性均有改善效果,表象训练效果更优;对大学生运动员而言,只有自我谈话能改善一发准确性而表象训练无显著效果,但自我谈话对大学生运动员一发准确性的改善效果比优秀运动员更明显。本研究总体支持了认知干预的有效性,同时提出针对专项需求和训练目的将心理训练方法与运动水平进行匹配是确保心理训练有效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运动技能对运动员赛场发挥及优异表现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实践中也是核心要素.虽然长期以来对运动技能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但所有运动技能大体上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1)解释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各自的特征;(2)论述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的训练要点;(3)根据两种不同技能分类,介绍心理准备的方法,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开放式运动技能要求运动员必须根据外界刺激做出快速决断,快速反应时间至关重要.运动员的动作应集中于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运动员可以自由选择任何形式的技能来完成特定任务.另外,开放式运动技能还应有很大的创造性和准确性.与此相反,封闭式运动技能允许运动员有相对充足的决策或判断时间,竞争环境稳定、可预测,且规则和评判运动技能的标准也是预定的.更为重要的是,封闭式运动技能强调技能的完美表现.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的执行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闭环神经控制系统和开环神经控制系统.依据动作技能的不同特征和控制系统,在训练中应具有针对性.开放式运动技能应培养运动员快速决策能力,使运动员在执行运动技能时采取尽可能快的行动,同时,还应对技能的准确性进行重点训练.在科学的训练过程中,应使运动员拥有最大限度的技能贮备以应对竞赛中的不同状况.需要指出的是,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训练或学习应强调结果而不是过程.封闭式运动技能的训练应强调在规则和技能标准的范畴内最大限度保证动作技能完成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复训练,追求技能的完美表现.训练中还应重点对运动员的注意力进行强化.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心理准备要点包括认知竞赛动态性的本质、了解敌我双方的优劣势、与队友在比赛中有效沟通、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建立运动员自信.封闭式运动技能的心理准备要点包括动作执行之前进行充分的决策、认知运动技能的生物力学特征、根据运动技能的难易准确有效控制发力程度、运动技能表现应确保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充分重视运动技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而有效排除运动技能执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18 d亚高原训练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生理机能及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以10名花样滑冰国家青年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 650 m的新疆冰上运动中心进行18 d的亚高原训练。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监测运动员每日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分别测定分析运动员运动机能的变化,测试指标包括血液生化指标、有氧运动能力(YOYO测试)、专项运动能力(冰上专项测试)。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效应量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亚高原训练期间,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晨脉在第2 d和第3 d达到最高值,随后出现下降趋势;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从第 9 d 开始达到并维持在 97%以上。2)花样滑冰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红细胞压积明显增加, 其他血细胞参数与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差异。3)18 d的亚高原训练,提高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表现为YOYO测试的完成级数和跑动总距离增加, 冰上专项测试难度提高的情况下,运动中平均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运动后即刻乳酸水平保持不变。结论:1)花样滑冰运动员在 18 d亚高原训练期间,晨脉逐渐降低,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在生理机能上对亚高原环境下的训练产生适应。2)18 d 的亚高原训练后,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专项运动能力有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和个性具有差异,赛前运动训练内容应根据运动训练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来安排。运动训练的实践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的转型期不同,其转型间的”据点”存在着差异。适时抓住转型间的“拐点”,变换不同的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是运动员有效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2、由于不同类型运动员存着不同的转型则和“拐点”,因此必须根据转型期的特点,合理安排训练的量或强度,并把握好成绩增长的两种类型,即突变型和量变型,使运动员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心动图研究30名体操运动员和30名普通学生在安静时、伐式动作时、伐式动作结束后3种状态下心脏功能的指标.结果表明:安静时对体操运动员而言,早期专门化训练对他们心脏的发育、完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操运动员的心功能在伐式动作这一应激状态下,表现出较强的代偿能力;长期系统的训练,体操运动员的心血管调节机能获得了适应性改善.  相似文献   

10.
体能是运动员在训练中身体形态结构特征、机体机能水平和专项身体素质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中身体素质是体能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等。通过对我国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时主要活动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初步探讨运动员比赛时一些体能特征,力求总结先进的训练方法,找到实际训练中对体能训练的错误理解及体能训练中应改变的错误思想,为今后设计速滑队体能训练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吉林省运动员采用高住低训(Hi-Lo)的训练模式,进行尝试性模拟高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观察两名吉林省速度滑冰女子全能运动员4周高住低训(Hj-Lo)的训练状况(运动员每天居住在低压氧舱内10h,氧气含量保持在15.3%,相当于2500m高度),日常训练在平原的速滑训练馆中进行。通过日常训练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状况评价运动员承受负荷水平。结果表明:人工环境模拟下的高住低训(Hi-h),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并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对有氧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高原地区举行的体育比赛越来越多,其海拔高度已达到5,231 m.但由于高原低氧、寒冷等条件影响,不仅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带来影响,而且造成诸多运动贞不能保证比赛质量或完成比赛任务.就高原环境对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身体机能的影响、高原比赛的参赛时间和适应性训练安排以及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高原比赛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与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2名青少年运动员损伤调查分析,显示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以膝、踝、腰、手腕部位为多。膝、踝、腰、手腕损伤与本项目运动特点有关。本文旨在通过对运动损伤部位分析,以及不同性质的运动损伤治疗方法总结,提出针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因素:改变海拔高度的高原训练、营养补剂、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的变化,探讨提高中长跑耐力的训练模式。结果发现:高原刺激能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血色素水平,补血的铁剂适当使用可以维持运动员在训练期的高血色素水平;高海拔渐进复合的持续耐力训练,先提高训练量,再提高训练强度,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井冈山学院和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等运动队的百米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探求不同水平的男子百米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各类型素质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联度,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共同属性、差异性及它们的变化趋势,提出正确认识百米项目的项目特性,对不断改进训练思路,提高男子百米运动员的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部分项目运动员薰腰法实验,了解中药外用法防治运动员腰部损伤的效果,探求中药外用法对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机制、效果及开发应用前景,为提高训练水平和提高训练效率提高更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参考文献与调访发现,我国游泳运动员“过早退役”现象由诸多因素造成。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训练体制上对运动员只进行单一的专项训练,而忽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教育,给运动员日后生存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克服这种现象在于加强运动员的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培养运动员成为文化、有专业知识素质的高水平竞技人才,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过早退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对广东省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25天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探讨综合康复措施对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的疲劳恢复和提高体能的作用。研究成果表明:采取适宜的综合康复措施,不但能促进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的疲劳恢复,提高人体对高强度及训练的承受能力,而且可促进超量恢复,更快地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但有关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和实践尚不多见.利用长期生活和训练在亚高原的赛艇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及后续平原训练过程中血红蛋白、测功仪6 000 m成绩和四级递增负荷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世居亚高原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后,其平原的运动成绩有明显提高.因此得出结论:高原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从而提高其在平原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