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优势分析法对宁波大学公作组十项全能各单项成绩与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中的所属地位,并通过与浙江省’96大运会同组该项成绩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世界优秀男子体操选手全能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世界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全能成绩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与比较,从各单项与全能成绩的关系、各单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全能系统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3.
全能运动     
G825.13 9803889普通高校组十项全能成绩分析中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Application of grey-system to theresult analysi s and evaluation ofuniversity decathlon of non-professionalstudents[刊,中,A]/王明惠∥体育与科学(江苏).-1998.-19(4).-60-62表4(TY)十项全能∥成绩∥分析∥单项∥大学生∥评定∥灰色关联理论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优势分析法对宁波大学公体组十项全能各单项成绩与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中的所属地位,并通过与浙江省’96大运会同组该项成绩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收集整理了自1987年~1995年我国男子十项全能健将级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共计80人次。首先对我国80人次男子全能各单项成绩指标与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单相关分析,经分析可知,各单项成绩指标与总分之间均有线性相关关系存在。为了进一步找出影响我国男子十项全能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在简单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又对影响全能总分的各单项成绩指标做了逐步回归分析,在α  相似文献   

5.
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与第29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各单项成绩、总成绩及其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单项成绩、得分及技术等级与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表现出各单项发展的不均衡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须重点提高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撑竿跳高与投掷类项目水平,使其成为“全能能手”类型.  相似文献   

6.
影响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齐海峰与2001年度世界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总分与各单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的各单项主要以速度力量为主,揭示了各单项在十项全能运动所处的地位与它们对总分成绩的影响,找出了齐海峰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第29届奥运会田径男子十项全能前八名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29届奥运会田径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成绩的结构特征以及各单项成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发展间存在着普遍的不均衡性,靠“非衡补偿”效应提高十项全能成绩在优秀运动员中表现较为明显;运动员各单项及与总成绩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可循,世界十项全能当前的重点依然是速度和跳跃,中国运动员与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力量性和技术性项目。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年度第10届田径世锦赛及第10届全运会女子全能排名前8名总分与各单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优秀女子全能运动成绩的各单项主要以速度力量为主,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与它们对总成绩的影响,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及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总成绩、各单项成绩、得分情况及技术等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总成绩的差距在1 000分之上;各单项成绩、得分及技术等级均存在不同的差距,表现出各单项发展的不均衡性,其中跳跃类项目差距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奥运会田径耐力性项群成绩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历届奥运会田径耐力性项群比赛前三名成绩进行整理、统计,对其成绩发展过程及成绩的递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揭示了耐力性项群成绩发展变化特征.各单项成绩演变与训练法的出现是同步进行的,不同的训练方法给田径耐力性项群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男女各单项速度发展变化有各自特点,发展空间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整理了我国31名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其各单项成绩,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理论对其内部数据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了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回归模型,旨在为制订田径项目的训练计划和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外十项全能子项目对总成绩贡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理想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选手的总分与子项得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中外选手各项平均得分进行对比。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训练中的地位排序,指出我国在十项全能训练中存在的差距,意在为科学安排、控制训练以及尽快提高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外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表现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我国十项全能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与我国优秀运动员水平相接近的8000分国外运动员进行对比.找出了我国在这一项目上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选手在快跑类项目上占据优势,耐力水平相对较低,提高各单项发展的均衡性,是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训练动态协调模型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十项全能训练的结构特点,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分析了法建立了十项全能训练的动态协调模型。群体模式和个案分析的结果说明,十项全能训练的动态协调模型不仅具有整体性,还具有个体性及反馈及时的特点,同时还可模拟最佳化训练途径,为实现最佳化控制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世界优秀女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雷 《体育学刊》2006,13(1):105-10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优秀女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女子十项全能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结果显示:女子十项全能尚在起步阶段,运动员的强弱项目分布各自不同,水平差距较大,造成各项目成绩和得分差并较大。短跑、跨栏、跳高和跳远项目得分比例较大,而投掷、1500m跑和撑竿跳高等项目相对较弱,反映出项目间发展的不平衡。各类项得分的比例为短跨类〉跳类〉投类〉耐力类。第2天的得分率比第1天要高。  相似文献   

16.
男子十项全能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竞技项目,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运用GM(1,N)动态协调模型对国内外全能选手在总成绩不断提高的各个阶段中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发展关系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揭示了身体素质中速度与力量这对主要矛盾因素的互相促进和制约是十项全能水平不断提高与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揭示了速度与力量的发展失衡是我国男子十项全能选手成绩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外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差距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我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原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十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 ,十项全能成绩与世界十项全能成绩比较差距较大 ,投掷项目是影响我国十项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外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雷  谭筱茵  许惠玲 《体育学刊》2003,10(3):124-126
为了探讨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发展规律,找出我国全能项目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收集了200l年世界和全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指标,并进行相关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男子十项全能与世界水平相比,整体还比较落后,其中较薄弱的项目是撑竿跳高、400m跑和跳高;(2)中外运动员各单项得分率大体相同,反映了十项全能单项组合的一般规律,这也说明了我国运动员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是体现在各个单项水平上的整体差距;(3)中外运动员类项得分比率的大小顺序均为短跨、跳、投、耐力,第1d的积分高于第1d。  相似文献   

19.
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单项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揭示其单项之间、单项与总成绩以及各类群之间的关联关系,总结出本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的成绩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