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主要理论及最新研究领域的有关成果和发展趋势。新的研究开始重视以往的关系经验对儿童适应的预测作用,以及儿童同伴关系在情感、性别和文化上的差异。这些新进展有望使该领域的研究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理论框架下获得更大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儿童同伴关系是成人人际关系的“实验室”,是一种准人际关系。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社会交往技能及儿童的品行特征等。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消除不必要的担忧,认识到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家长更应以身作则,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行,教给儿童必要的社会交往策略,以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行为、父母教育方式、同伴接蚋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表明(1)学习不良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2)学习不良儿童较多表现为被同伴拒绝或忽视;(3)父母民主的教育方式可使学习不良儿童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与同伴交往中多为受欢迎儿童.  相似文献   

4.
运用同伴提名法对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考察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现状,分析初中生同伴交往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同伴关系类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普通型(37.8%)、欢迎型(22.2%)、忽视型(20.9%)、拒绝型(13.7%)和争议型(5.3%)。2.同伴关系类型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存在差异,女生的欢迎组比例高于男生,拒绝组比例低于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的同伴排斥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同伴接纳程度和女生无显著差异。3.同伴关系类型在不同年级的分布存在差异,八年级的拒绝组比例高于七、九年级,七年级中的普通组比例高于八、九年级。  相似文献   

5.
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接纳在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 ,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影响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的因素 ,以及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二语教学领域,国内外已有大量针对写作中的同伴反馈相关探讨和实证性研究。从这些研究中看出,同伴反馈的作用和意义存有大量争议。尽管大多数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对同伴反馈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一些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是否有能力给予有效性反馈提出质疑。通过对国内外同伴反馈相关研究,制约同伴反馈的因素,提高同伴反馈效果的策略做简要分析,对国内同伴反馈实证性研究给予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十几年里,教育研究者对同伴学习的影响因素、类型、适用范围等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的辅助手段中.研究证明,同伴学习除了对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外,对学生情绪和社会性都有着积极作用.结合理论研究和新的信息技术,同伴学习在教学中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对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伴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范畴.同伴关系的建立在青少年的社会会交往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认知和情感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研究将为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同伴干预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但在在线同伴互评过程中,评价者差异以及同伴互评的内部一致性问题使人们对同伴互评结果的准确性有所质疑.为此,本研究采用多层面Rasch模型探讨了基于计算机的二语动态写作评价过程中的同伴互评内部一致性及其偏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Peerceptiv互评系统支持下,同伴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初中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其与自信水平之间的联系。方法:运用社会测量同伴提名法,问卷法,使用友谊质量问卷和自信量表对328名初中生进行整体施测。结果:自信水平和同伴接纳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和总友谊质量、积极友谊质量之间有极为显著的正相关(p〈0.001),与消极提名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友谊质量和消极提名对自信水平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同伴关系和自信存在相关性,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