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琼  李秀琴 《新闻前哨》2013,(12):92-93,104
媒体广告价值,无论对广告主还是对广告媒体本身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敏感的问题。本文拟就受众广告价值呈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针对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等受众消费的问题,总结出受众广告价值评价的依据,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广告活动中的媒体选择,以及媒体本身的建设和长久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领先的受众定向、双Cookie交叉锁定和跨媒体频次控制等技术为广告主提供精准的视频广告服务,让网络营销活动变得更加精彩。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媒体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的营销费用不断攀升,他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精准传播的重要性,对更加高效的媒体计划和更加精准的受众细分的需求也日渐强烈。  相似文献   

3.
在广告主-媒体-受众三者之间,存在着广告主与媒体,受众与媒体,广告主与受众、受众与广告主之间的选择关系。如何将这种选择变得简单?换言之,如何使广告主与受众双方的诉求实现更为精准快速的对接,并实现更多经济层面的有效拉动?对于媒体而  相似文献   

4.
对广告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广告进行了剖析第一,广告是大多数市场化媒体的财政基础,当广告主意识到自己正扮演着媒体“捐资者”的角色,不可避免地对媒体施加影响,导致广告主有意无意地掌控了新闻媒体;第二,人们通常认为传媒销售的是广告时段和版面。其实,传媒把受众作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以换取广告收入;第三,一些媒体竭力鼓吹消费,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从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由以往的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就接受什么,转到媒体需要信赖受众的需求来安排自己的版面。  相似文献   

6.
对一种新媒体发展前景的准确判断,要有一个大前提,即他的传播覆盖是不是分众,或是精众的;他是不是在精准的传播力基础上能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在这个大方向之后,我们可以从媒体价值体现的四个坐标中更为具象地分析,进而判断出媒体的价值所在。在覆盖的受众上能否达到更精准。即,那些一下子就能很清楚地说出自己覆盖的到底是哪部分人群的媒体,对于广告主才是最精准的媒体,才是符合分众、精众发展规律的媒体,他最终也必将成为最具传播价值的媒体。在传播的环境上能否实现少干扰。即,只有那些能够让企业的广告发布和受众接受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相对清静的环境中完成的媒体,对于广告主才是最可靠的媒体,才是最有可能在广告传播的基础上实现广告影响的媒体。在触媒的心态上能否使其更愉悦。如果一个媒体对受众的传播是在他们最轻松,最愉悦,最闲适,最集中的状态下进行,那么受众对这个媒体广告传播的接受就能够是积极性的,主动性的,甚至是欣赏性。这样一来,广告的传播就拥有了很大的接受度和很强的渗透力,就为媒体的影响力和行销力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触媒的时间和频次上能否做到更持久。一个好媒体所覆盖的受众不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不然,在广告内容的阐述上,在广告创意的表现上...  相似文献   

7.
如果让一个消费者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可能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而广告客户也只需要在几个媒体上投放广告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媒体如何影响受众的上网习惯,从而和广告主做更深一层的合作,是  相似文献   

8.
媒体能影响什么人,受众定位是否清晰而稳定,何种受众群是媒体的忠实受众,是媒体能否赢得广告主青睐,能切分到多大的市场蛋糕之关键。现在媒体数量越来越多,而观众的注意力却越来越聚焦于优秀的媒体,广告客户则跟着观众走,广告在集中化,媒体市场份额也在集中化,而切分不到市场蛋糕的媒体将面临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9.
卢杰 《传媒》2018,(11):72-74
在这个受众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提升广告传播的精准性成为各大媒体不断探索的问题.移动APP广告的出现为广告商、媒体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结合移动APP广告的概念及其传播优势,探讨了其面向受众的精准传播策略,旨在促进移动APP广告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产品普遍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市场的竞争已由过去的产品竞争演变成品牌的竞争.在日益产业化的传媒市场上,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媒体的“双重销售”来看,一方面媒体通过出售自己采集、制作、购置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套用“注意力经济”这个概念,媒体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抛开其他原因,单单从学理上分析,我个人认为,造成今年电视媒体大面积竞相传播相亲节目的理论根源是"受众本体论"的庸俗化表现.这几年,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很多媒体在传播思想上都或多或少地把长期信奉的"媒体本体论"转变为"受众本体论",即由媒体做什么观众就看什么转变为受众愿意看什么媒体就提供什么.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思想的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需求的一种进步表现,但是,在缺乏工程学和系统学思想的指引下,媒体一味迎合受众需求势必会冲撞整个媒介的社会期待底线.  相似文献   

12.
谁和谁是兄弟?广告主和媒体是兄弟。在营销活动中他们依靠合作来解决问题,此为"有难同当";在传播活动中他们以共赢的目的收获利益,此为"有福同享"。媒体和媒体也是兄弟。在受众碎片化的时代,单一媒体无法立足,必需依靠媒介的整合才能满足广告主的传播需求。所以,出来混必须靠兄弟,兄弟与兄弟必须联合。  相似文献   

13.
王品芝 《新闻世界》2013,(8):207-208
社会化媒体给传统的单向广告营销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2012年社会化媒体发展势头强劲,新的营销渠道与方式不断满足受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品牌的理念以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方式向受众传播。本文从2012年品牌利用社会化媒体成功营销的案例出发,分析在社会化媒体的背景下,品牌营销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翟灿 《传媒》2018,(2):82-84
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广告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投放—广告受众"的传播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广告主通过社会化营销使其广告信息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传播,而广告公司和传统广告媒介却因此遇冷受到很大冲击,广告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广告信息的轰炸,而是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口碑传播,主动参与营销.而大数据和消费者画像则能够帮助广告主精准定位目标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植入广告,不仅需要严格执行常规广告的操作流程,而且需要在传播渠道选择和受众定位等环节做到高度契合市场的变化及受众的需求,更需要明确的广告效果来强化广告主的信心,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建立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之上。通过对大数据与植入广告的关系、植入广告发展中对大数据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基础上植入广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与判断,可为我国未来广告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傅洁韵 《声屏世界》2011,(5):113-115
媒体多样化,媒体环境的复杂化,广告主选择媒体的方式也发生了新变化:以受众为核心,根据不同群体的生活轨迹,选择与其最经常接触的媒体传播链,达成最有效ROI的精准营销。分众的媒体业务一直围绕着都市消费者的生活接触点而建设,为品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模式,从AIDA、AIDMA到AISAS的理论梳理.结合信息时代的现实,揭示了受众对广告信息解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由于信息环境的复杂,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心理变化,受众在产生需求进行决策时,收集信息渠道也因此变得复杂与多样.受众接收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必然要求广告主在传递信息时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根据这一变化,文章提出受众对广告信息接收的新理论范式AMSA,并根据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AMSA范式,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受众、媒介、广告主被看做是媒介市场的三个主要链条。广告主通过媒介把自己的信息向受众宣传,而受众对广告的吸收是受一定的条件限制的。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介,怎样处理好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又能够满足媒介自身的发展需要?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包荣华 《传媒》2017,(23):64-65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广告主的营销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据CRT媒介智讯相关调查显示,高达97%的广告主开始选择利用多媒体组合展开广告营销,有83%的广告主认为广告营销的根本就是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66%的广告主明确表示在广告预算中,传统媒体所占比例越来越低.客观来讲,大部分广告主仍对电视媒体的广告传播价值表示认可,但因传统广告在传播渠道、受众互动、播放时长等方面存在较大局限,导致电视媒体广告的受众出现了严重分流.在此形势下,传统电视媒体广告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电视媒体广告创新营销成为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0.
巩明 《记者摇篮》2001,(10):31-31
广播媒体是一种声音媒体,也是广告信息传递最快的媒体之一。由于广播媒体同时还具有对突发新闻进行同步传播及不用文字做载体传递信息,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和极强的亲和力等优势,所以,广播媒体的广告经常被广告主及企业选用。这种以声音为主体的广告形式决定了广播广告只能通过对受众听觉的吸引而唤起人们的注意、兴趣和感知,从而发挥广告的作用。因此,广播广告的声音的魅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