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语体与记者风格风格是新闻写作学的最高范畴,在以往的新闻写作学中较少提及,在实践中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记者更是屈指可数。然而体裁、语体和风格又是形成文体这个有机统一体的三个组成部分,研究文体和语体不能不研究风格,新闻写作要向更高水平发展也不能不研究风格。新闻写作学中的风格概念也是从文学中借鉴来的。在文学中,风格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文体学者认为风格是指作家将语体品格稳定地发展到极至,并与作品的其他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文体的最高呈现状态。新闻学由于刚刚引进风格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尚未最后明晰,使用比较混乱:有的指  相似文献   

2.
王刚 《新闻前哨》2005,(2):51-52
新闻作品是否有自己的风格,这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有人就认为:风格只属于学创作的范畴,是艺作品的专利。作为“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的新闻,其体的本质特征是再现,新闻报道(消息与通讯)只是按固有格式写作而已,无所谓风格。事实上,新闻作品不仅存在风格,而且是能形成风格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进入新时期,新闻创作也进入多元互补的时代,它表现为各种文体间的交叉渗透,即各种文体都在向自身以外的品种吸收新的艺术元素,新鲜血液而完成自身的蜕变,其中散对新闻创作的影响尤为强烈,散文倾倾向正在成为新时期新闻写作的一个潮流,在这个潮流中,报纸副刊充当了“排头兵”和“试验田”的角色,新闻作品散文化,或者说作用散文写作的某些手法写作新闻作品,不仅可以把新闻写活,更重要的是这样写,可以把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记者期望达到的社会效果。而这一点,正是新闻界提倡新闻作品散文化的目的所在,纵观其表现手法,大致有三:要用生动的形象说话,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要有自由活泼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试论期刊的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格原本属于用以品评作品或人的一个美学范畴,它被引入现代文艺理论,指的是由作家、艺术家创作中的创作个性所体现的艺术特色。而所谓期刊的风格,则是指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特色和个性,也就是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化、个性化的特点,这和其本义是相通的。风格不仅是期刊内容和形式特色的体现,更是期刊编辑思想、编辑原则、编辑技巧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反映。风格是一份期刊的识别标志,也是一份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基础,成功的期刊无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我们绝不会把《故事会》与《读书》相混淆,因为前者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而后者品位高雅严肃深刻;我们也不会把《家庭》与《读者》相混淆,因为前者平实亲切,而后者典雅隽永。独特的风格对期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法国作家布丰在论及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的关系时曾说过“风格即人”,将这一名言借用于期刊理论与实践,我们同样可以说“风格即期刊”。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用得较多。它通过艺术变形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从而更加吸引读者,这已是文学界的共识。但是,尽管“陌生化”艺术手法实际上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而新闻教科书和新闻论著中却少有涉及。因此探讨一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对丰富新闻写作理论和增强新闻写作手段都很有必要。“陌生化”唤醒读者的“新”感觉 新闻要新,人人皆知。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新鲜,当然首先取决于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但是对读者来说,评价新闻是  相似文献   

6.
郑恺 《新闻知识》2004,(4):52-53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了一门称作“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的课程,这实际上就是新闻学的基本课程——采访与写作。为什么如此定位采访与写作,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李希光教授说,“走在路上”就是要记去产生新闻的现场进行翔实的观察。“叙事艺术”是一种新闻写作的方法。这门“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需要记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写出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新闻学专家认为:用好背景是新闻成功的一半。档案正是新闻背景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新闻研究中,大量运用新闻背景的报道称为“解释性报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报刊都以“解释性报道”见长。据统计,《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所发的新闻中90%左右属于“解释性报道”,美国1978年出版的《世界大百科》将“解释性报道的增多”列为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事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利用档案资料作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大量、巧妙运用,已成为新闻写作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工作亦然。可以说,新闻记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一步,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9.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原来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它指伙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新闻现场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0.
《央视陕视见证西北岩溶第一井诞生》一稿荣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报刊类一等奖。评委会认为,这篇稿件“无论从选材、写作还是新闻要素等方面看,都是一件好作品。”我们结合平时编采工作的实践,思考广播电视报的消息写作,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首先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上学的时候,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常有老师和前辈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脚板底下出新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仅仅靠跑,是很难跑出好新闻的。在勤跑的基础上,学会思考是写好新闻的有效方法。2000年,陕西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仿唐乐舞…  相似文献   

11.
严歌苓是海外文学中的“多产多奖” 作家。《天浴》、《少女小渔》、《扶桑》、《人寰》、《谁家有女初长成》……她创作的一系列作品,笔触细腻然而很大气。从舞蹈演员到作家,严歌苓身上集中了艺术家的敏感和博学,这位获英文文学写作硕士学位的旅美作家,如今正在进行双语写作,尝试着在中国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上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2.
风格作为个人使用语言特点的综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代表着与众不同、不可取代的个人存在和精神个性特色。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艾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艾丰作品经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简约、洗练是艾丰新闻作品语言的第一特征老舍曾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是最精练的文字,哪怕只几个字,别人可是说不出来。简单、经济、亲切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文字。”(《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古今作家都把语言的简练视为写作的较高境界。刘知畿说过:“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优美者也。”欧阳修则以“逸马毙犬于道”强…  相似文献   

13.
面对同一新闻源,媒介靠什么出奇制胜呢?笔者认为除了选择一个好的报道角度外,关键在于新闻的内容,而内容又如何能够引人入胜呢? 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方法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家那样,用感觉化的文字来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新闻事件对读者生活的意义。本文试从新闻写作中讲故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冯晓蕾 《新闻传播》2010,(1):101-101
所谓风格一般都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们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这就会形成作品的风格,播音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一个成熟的,有较深造诣的播音员、主持人在他从事播音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作特色和个性就是他的播音风格。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初,我曾采写了一篇稿件《“小作家”作文不及格》,讲述了这样一个新闻事件: 谷阳是位女中学生,她15岁时就在青少年刊物上连载发表了10期、约3万字的短篇小说,16岁时又写出了12万字的中篇儿童科幻小说。谷阳所创作的小说广为小读者喜爱,其宽阔的写作思路和驾驭文  相似文献   

16.
智慧 《新闻爱好者》2005,(11):33-33
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它的“真实性”,它必须反映真人真事.而这一点必须和“纪实性”区别开来。纪实并不等于真实,钟大年教授认为“纪实是一种美学风格”。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笔对此是认可的。自我国纪录片纪宴风格出现并成强势以来,纪录片从主题先行的宣数模式叉走向了另一种单一化取向.纪实用得过滥,甚至走向了自然主义的误区。正因为如此,我们并不提倡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在于纪实.而认为纪录片的灵魂在于记录真实。新闻纪录片以新闻事件和人物作为自身创作的基础.还讲究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黎明洁 《新闻知识》2004,(11):40-41
五、运用叙述学研究新闻写作的意义 l、有助于克服传统新闻写作研究“越位”和“跛足”的倾向新闻写作研究现状至今不能令人满意。新闻写作研究的出路何在?我认为首要解决的是研究重点必须回落到新闻本本身,解决研究对象不明确的问题。就研究对象来说,传统新闻写作研究普遍存在“越位”的倾向。毫无疑问,好的报道通常要采访、写作、编辑三方综合考虑协同行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报道”所涵盖的范围。但就新闻写作研究来说,把“写作”研究扩大为“报道”研究不仅妨碍对本学科内容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伟 《视听纵横》2004,(4):115-116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纵观历史,不同时期的播音风格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民的精神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听“正襟危坐”式的播新闻。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初学写稿的通讯员,由于不得要领,致使我所写的“小方块”总是石沉大海。一位有写作经验的好友给我拿了几本《新闻三昧》告诉我:“这就是老师,能帮你入写作之门,好好学吧!”从此,我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仔细阅读,而且是边读、边想、边琢磨,从中领悟写作技巧。《三昧》中的“佳作赏析”、“践行篇”、“充电乐园”、“灵犀一点”、“笔者自助餐”等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新闻策划,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在采写思路、采写角度、写作风格、编排处理等方面的策划,目的是让新闻报道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二是对现实事物潜在的新闻进行策划,或者催生新闻事实,或者推动新闻事物向前运动。在当下纸媒之间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超越这两种意义的新闻策划,用一种全新的新闻策划形式,是媒体竞争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跨界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反观社会上的企业推广、品牌推广、活动推广等,“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这些成功正是源于这种“跨界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