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攻防篮板球以及防守综合质量两方面的差距,造成中青队进攻次数和与赛队之间的差距.进攻中的失误偏多,减少了完整进攻次数,技术能力和配合水平的低下,使得进攻的成功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内线得分的优势由于技术能力上的差距而难以体现,突破投篮得分的比重太低,使得得分手段和得分区域上呈现出一种不均衡.个人机动进攻比重太高,小组配合进攻和全队战术进攻的比重不足.造成进攻方式结构上的不合理,最终难以构筑其强有力的整体攻势.  相似文献   

2.
现代篮球进攻战术演进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世界篮球运动战术发展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阶段的划分,总结阶段的特点与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世界篮球强队在阵地进攻战术划分为三个阶段,固定配合进攻阶段、移动进攻配合阶段和机动配合进攻阶段.其特点表现不同,未来战术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进攻战术将由站立式进攻向移动式的方向发展;进攻机会将向多层次的选择和机动进攻方向发展;队员的位置职责功能扩大,场上位置概念趋向模糊;由局部发动的进攻向全方位进攻发展;由平面进攻向立体进攻方向发展;由单一的进攻向层次进攻方向发展;更加全面、快速、机动的进攻将代替传统的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中锋进攻端的外线进攻和组织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指出现代篮球中锋外线化是篮球技战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在进攻中有它独特的作用;当前中锋队员不仅要具备很强内线进攻能力,而且还需具有良好的外线进攻和组织能力;其进攻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运球、传球与投篮方面;其组织能力主要是通过助攻形式与进攻篮板球的争夺后及时组织二次进攻所实现.并根据球队特点与战术要求对中锋外线打法讲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各队进攻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选取了反映足球队主要进攻能力的11项指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强、64场比赛的11项进攻指标进行了统计,并运用Q型聚类、等级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运用Q型聚类对球队的进攻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的反映各队的进攻能力.在揭示世界足球进攻发展趋势的同时,探索出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进攻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NBA各队主要进攻战术打法特点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今NBA各队均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战术代号的、相对固定的进攻战术打法,主要进攻战术打法的运用频率较高,从而成为一支球队进攻打法的核心.其具体的战术特点是进攻阵形显示出非对称性和不平衡的特点、进攻模式以基础配合加个人机动进攻为主、大范围的移动较多、传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供选择的攻击点较多.由此反映出篮球进攻战术发展趋势是进攻战术的运用将以主要战术打法为核心、掩护加个人进攻将是主要的进攻模式、后卫的得分能力将是全队进攻重要的组成部分、战术核心的作用将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6.
第十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成都站4强扣球进攻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2年第十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成都站4支世界强队扣球进攻统计,对各队进攻实力、进攻现状、战术效果以及主要战术特征作相应探讨、分析. 从分析结果看,俄罗斯队网上扣球进攻实力最强,中国队进攻能力次之,中国队强攻质量有所提高,快攻已不占绝对优势.年轻的中国女排,已具备和具有战胜世界强队的身体素质条件,网上扣球进攻实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甲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排进攻战术包括用立体进攻和后排强攻.对我国2001-2002年度甲A女排联赛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的组成率高于前排进攻战术的组成率;后排进攻战术中,立体进攻战术的直接扣死率高于前排快攻掩护攻的直接扣死率,后排强攻的直接扣死率高于前排强攻的直接扣死率;而我国甲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的使用率却远低于世界女排强队.提高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率与战术质量,是提高我国甲A女排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大量的录像统计数据为依据,研究了近4届大赛世界强队的进攻特点与理念.结果表明:当前世界强队比赛中内线区域得分下降,外线3分得分比例上升,中、远距离投篮精准.队员位置分工趋于模糊,后卫队员得分最高,前锋队员作用突出,活动范围大,中锋队员进攻区域扩大,得分比例下降.全队进攻呈现“攻守转换快”和“快攻快”的鲜明特点,突破进攻得分比例明显上升,“掩护+突分”成为最常用的阵地进攻发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篮球运动是球员体力、身体素质、技战术和心理智慧的全面对抗,因此,防守和进攻同等重要.对进攻队员采用攻击性防守,对防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变被动性防守为主动性进攻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攻击性防守.论文主要探析了其意义、目的,以及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29、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所有比赛,找出两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方式与得分效率的差异,为以后中国队比赛做参考.采用录像解析法,运用新奥特喜马拉雅非线性编辑软件和Adobe Premiere Pro CS3非线性编辑软件,将伦敦奥运会与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所有比赛分割出每一个回合,统计出中国队每一名队员进攻方式及相应的技术数据,再运用数理统计从量化的角度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北京奥运会中国队围绕内线进攻,内线作为中枢篮下强攻或被包夹向外转移球找进攻得分机会.伦敦奥运会中国队以快为主,偏重个人进攻,以个人突破找进攻机会.两届奥运会中国队在整体进攻时缺乏配合,在对手强有力的进攻式防守下我们的单打独斗太多,分球过少,命中率偏低.  相似文献   

11.
第19届世界杯十六强球队进攻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19届世界杯官方技术统计数据的分析,认为十六强球队在得分能力、射门能力和传控球能力上均有明显优势,进攻能力明显强于后16名球队。同时,进攻与防守的平衡、射门数量与质量的并重、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融合,是十六强球队的进攻特征。  相似文献   

12.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前四名队技术统计数据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取得本届奥运会前4名的阿根廷、意大利、美国、立陶宛男篮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在队伍大型化、年轻化的同时,暴露出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现象;与世界强队相比呈现整体性差距;攻防转换节奏缓慢,已不符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外线实力欠佳,内线缺乏呼应,内外脱节,限制了内线实力的发挥;在个人防守的攻击性、破坏性,战术阵势的综合多变,整体防守的协同性与世界强队仍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攻击最先进的对抗防御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高维特征的图像对抗攻击算法——FB-PGD(feature based projected gradient descent)。该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给待攻击图像添加扰动,使待攻击图像的特征与目标图像的特征相似,从而生成对抗样本。实验部分,在多种数据集和防御模型上,与现存的攻击算法对比,证实了FB-PGD算法不仅在以往的防御方法上攻击性能优异,同时在最先进的两个防御方法上,攻击成功率较常见的攻击方法提升超过20 % 。因此,FB-PGD算法可以成为检验防御方法的新基准。  相似文献   

14.
篮球攻击性防守是指在进攻的不断变化中,防守队员以球为中心,以人为主,在人球兼顾原则下,为制约对手的进攻,夺取控球权,实现“守中有攻”,而合理地、针对性地运用身体、心理、技战术的动作及互相配合。研究表明,对攻击性防守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原则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高运动员对攻击性防守的认识,对运动员进行意识、素质、个人防守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防守反击在现代排球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排球比赛实施新规则后,一攻与防反具有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一攻成为得分的主要手段,但通过献资料法对1998~1999年维达全国排球联赛及1999年女排4国赛,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1999年男排亚俱杯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防守反击的好坏乃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防守反击能力的高低是运动队整体水平的体现,全面提高防守反击的能力,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旨为证实防守反击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赛实际统计和观察,分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战术行动运用现状,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散打运动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按武术散打战术的攻防性质,产生5种复合形式与7种战术行动指标;战术行动在比赛中运用的质量和产生效果是运动员取胜的重要因素;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战术行动运用成功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7种战术行动运用次数以防守反击、防守反击后防守、进攻后防守最多;成功次数和成功率以防守反击、防守、进攻后防守反击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武术技击被多重沉积压附,通过剥离分析后得出技击的本质乃是一个体系完善的对人肢体以及心理上的时空性控制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技击被异化成多种模式,有影视模式、拳击模式、腿击模式、摔跤模式、推手模式、散打模式等。只有通过设计出使技击技巧、生活场景(工具)、科技(保护作用、器具制作)等诸多因素融和在一起的比赛模式,才能克服异化且达到传统技击的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18.
篮球比赛瞬息万变,如何根据球员的进攻能力、防守能力以及比赛的具体形势来制定合理的球员出场阵容成为了篮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关键问题.将模糊决策理论引入到这一问题当中,提出了兼顾球员进攻和防守能力的出场阵容模糊决策模型.以CBA的八一双鹿队为例,该模型在采用RSR综合评价法对球员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进行准确评定的基础上,建立起球队进攻能力最大和防守能力最大两个模糊目标,并依据比赛的具体形势以及对球队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的要求来决定模糊目标的隶属度函数,实现了球员客观的篮球比赛能力和教练员主观判断能力的有机结合,从而确定出科学、合理的球员最佳出场阵容,为教练员的排兵布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各种防御DoS攻击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御DoS攻击方法模型,该模型基于主动网(Active Netwok)代码动态分配机制,利用主动回溯方法,逐跳在网络节点上建立对DoS攻击的防御,直到在最靠近攻击源的节点建立防御,有效增强了网络性能,避免传输代价的提高,并且具有可编程、可移植、扩展性强的优点。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该系统的性能,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新规则的实施引起篮球理念的变革和一系列攻防战术的变化。NBA颁布新规则有历史原因和现实需求。运用补防和夹击形成的集体防守战术与多点进攻、内外结合的进攻战术更趋实用,是本赛季攻防战术的主流趋势。新秀和国际球员的表现和作用积极地影响着NBA的进步与发展,并加速NBA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