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编辑审稿误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稿心理是编辑审读文稿时的心理状态,它贯穿于编辑审读活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制约着编辑的审读活动,影响着编辑的审读质量。审稿心理的优劣好坏是衡量一名编辑是否称职和优秀的一个重要"软件",在编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认识编辑的一些审稿心理误区,有助于编辑在审读活动中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2.
审读不可懒动笔●路景云【夏县】审读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做好审读笔记则是搞好审读的一个重要条件。徐特立老人曾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作为编辑人员在审稿时则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稿”的习惯。但据我所知,在审读过程中,坚持做审读笔记者人数并不多,因...  相似文献   

3.
赵航 《出版科学》2006,(1):10-14
在分析审读是编辑通过稿件与作者心理沟通过程的基础上,对编辑审读中的趋望心理、自惑心理、定势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有关审读的其他心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编辑应重视写审读报告时培育审阅完一部书稿以后写审读报告,是编辑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编辑发稿量的增大,在一些编辑那里,写审读报告成f应付差事。“无政治问题,符合出版要求,可以出版”似乎成了审读报告的固定格式。其实,写好审读报告不论对出版社还是对...  相似文献   

5.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崔庆喜【武汉审稿是编辑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六艺”中的一艺,在我国出版工作中,无论是出版社所约稿还是作者自投稿,都要进行审读。这种审读方式,一般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这个程序,便是人们常说的“三级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6.
“三审制”的误识及辨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践中,人们对“三审制”的执行有着不同的态度。比较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将编辑审读与编辑加工混淆起来.书稿审读的“三审制”在执行时就变形为所谓发稿的“三审制”。  相似文献   

7.
图书质量的高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引文质量的高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编辑实践来看,引文是图书编校差错的高发区,著作稿“十引九错”者比比皆是,甚至谬误大错也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在出版界这一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这是人们对引文审读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盲区”所致。本文结合编辑实践,讨论引文审读中的“盲区”,并提出若干引文审读的方法和技巧。一、审读引文错误面面观———多、漏、错字。这种出错比较普遍,其原因很多。从作者方面看,有作者转抄转引、以讹传讹、谬误流传的原因,也有引用旧版本的原因;从…  相似文献   

8.
赵航 《中国编辑》2006,(2):35-36
审读,对编辑出版业而言,从来都不是陌生的。有的叫作审稿,近年又有学者将其与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加工改稿环节合一,称作“审理”,认为这样更为科学。编辑出版活动包括市场调查、选题策划、组稿、审读(审理)、校对和市场宣传推广等环节,其中,审读是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电子出版系统讲座(三)第三讲电子出版系统与编辑审读加工杨志锋,李东明一、电子出版系统与原稿审读1.对书面稿的要求有了磁盘稿,书面稿仍非要不可。现在,一般编辑环节及后续工作仍以书面稿为准。所以,不论是手写稿还是打印稿,仍然要求“齐、清、定”且与磁盘稿内...  相似文献   

10.
吴万平 《新闻知识》2005,(8):69-70,51
报纸越出越厚以来,产生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Zāo审读。它的大体职责是多把一道关,以减少报纸的差错。但审读在编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具体应发挥什么作用,各报的作法不一。2003年8月,深圳商报出台了《审读工作要则》,规定审读“主要负责消灭报纸大样上重大导向性差错、重稿、标题差错、重大常识性差错及版面重大技术性差错”。基本厘清了本报审读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1.
学术论文同行评审过程中编辑的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  郝洁 《编辑学报》2010,22(2):106-107
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稿件交付同行评审、处理审稿意见的过程中,编辑的作为非常重要。在编辑与同行评审专家的关系中,编辑是主体,编辑的职责在于将同行评审的意见建设性地使用到论文的处理过程中去。体现编辑作为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效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实现编辑的作为。  相似文献   

12.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3,25(6):531-533
同行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审稿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同行审稿存在的问题,提出结构式审稿的概念,并论述其在保证审稿质量方面的合理性及优势,以期有助于审稿规范化和专家审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把认知情境引入到知识管理系统内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能激发个体和群体转移知识意识。认知与心理行为、情境在知识转移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具有某种共同的逻辑形式,它们之间能产生双向互动作用。当前隐性知识转移工作的根本困境在于缺乏认知情境对心理行为的激发而显得迟钝,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式是因认知情境而权变的。在寻找对隐性知识转移研究的同时促使我们要运用认知的观点对隐性知识转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邹祥平 《大观周刊》2011,(47):222-222,221
超市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服务差异化战略带来基层员工的激励困境,超市人力资源管理应及早关注基层员工的储备与培养,通过对其主体心理诉求的准确把握,运用相应的激励措施给予其相应程度和相应内容的组织支持,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从而走出激励误区和困境,实现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个人存档困境是个人面对如何有效留存个人档案时所产生的一种不知所措、左右为难或焦虑的情绪状态,科学测度个人存档困境的主要维度及其程度,有助于改善个人存档规则、工具与环境,提高个人存档效率,缓解困境感。[方法/过程] 借鉴个人存档挑战、困境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前期研究形成的"个人存档面临的挑战及关系模型"为基础,构建个人存档困境测量量表,经过优化与修正的量表信效度良好,以此作为个人存档困境测评工具,从动力不足、数字化焦虑、工具匮乏、规则缺失、档案海洋5个维度对公众的个人存档困境展开测评。[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公众个人存档困境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出年龄愈长困境感愈强、学历愈低动力不足感愈强、学历愈高数字化焦虑感愈强、具有档案学背景者规则缺失感低于非档案学背景者等特点,提出通过完善个人存档规则、研发个人存档工具、提升公众档案素养和开展个人存档研究等方法缓解个人存档困境程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入手,论述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中的“囚徒困境现象,并就图书馆如何走出合作数字参考咨询“囚徒困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An analysis of 19 care-provider interviews demonstrates four different orientations toward spirituality: exclusive spirituality, inclusive spirituality, conflicted 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ity as separate from care. Two prominent ethical dilemmas experienced by care providers are discussed. Care providers face an internal dilemma presented by competing discourses that suggest different ways to incorporate spirituality into care. Care providers also face an interactional dilemma as they seek to balance their own spiritual needs with the needs of care recipients.  相似文献   

18.
Social acceleration – the progressively faster rate of technological, social and life-pace change – poses a dilemma for democratic problem solving: It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new social problems emerging on the political agenda and hence amplifies the demand for rapid and effective policy solutions. Democratic politics is, however, slow. So either the political system speeds up decision making at the cost of democracy, or it holds on to democracy at the cost of problem solving. Obviously, neither option is desirable. How do governments try to solve this dilemma and provide positive-sum solutions that are both effective and democratic? We present two so-called paradigm cases of governments, in Denmark and the Netherlands, that have developed a remarkably quick and effective digitalization response to social acceleration. By focusing on four markers – (1) awareness and timing; (2) motivation; (3) new strategic goals; and (4) goal-directed strategic policy action – we theorize how governments aim to solve the dilemma for democratic problem solving under conditions of social acceleration.  相似文献   

19.
蔡丽萍 《图书馆学研究》2011,(15):99-101,25
百度文库版权纠纷是互联网时代资源分享类平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折射出分享类网络平台普遍存在的难题——如何平衡分享与版权两者之间的关系。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是解决纠纷的良策。  相似文献   

20.
解析孤儿作品的含义和形成原因,指出解决孤儿作品版权困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分析国外解决孤儿作品版权问题的方案,最后提出版权管理信息、认证许可模式、延伸性集体管理、强制许可模式、责任限制制度、版权例外模式的6项建议,以期更好地解决我国孤儿作品的版权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