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中国古代编辑出版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编辑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上下几千年,中国古代编辑出版的成就灿烂辉煌。编辑加工是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核心内容,编辑加工的艺术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编辑出版艺术成就。这种艺术成就是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主体美学追求的结晶。中国古代编辑主体的美学追求首先是对主体自由本质的追求与确证,具体内容表现为求真、示美和达善。编辑主体的审美自觉是受众进入编辑主体的视野,并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编辑"一词从出现到现代意义的"编辑"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章从三个角度探讨"编辑"的含义及演变过程:编辑活动的性质具有创造性,是对他人作品的收集、整理、加工,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传播,编辑活动又具有创作性,有独立的脑力活动的参与。编辑职业是不断发展的,从著述、编纂工作中逐渐独立出来,在新时期又不断分化。职业编辑在编辑岗位从事编辑工作,有学历、资历、能力的要求,并且实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郦道元的《水经注》在中国编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书的编辑体例和编辑特色也与一般的经典名著风格迥异。在编辑体例上,《水经注》采用的是编创合一的编辑体例,将编辑、著述和创作融合在一起。另外,《水经注》的文字多达 32万字,比《水经》原著多了将近 30倍,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的编辑史上,是极为罕见的。郦道元在编辑和撰写《水经注》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实地考察,不仅搜罗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和相关的文献资料,辑录了 350多种古代金石碑刻,引用了 437种书籍,而且还对《水经》本身作了大量的考证、补充与注释工作。因此,广引博证、校考并重是郦道元编撰《水经注》的又一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4.
编辑和杂家     
无论是在选题策划上出“精品”,还是在编辑过程中出精品,都要求编辑工作者既是编辑学的专家,又是多学科的杂家。这既是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又是时代对编辑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活动     
章对编辑活动的基本属性是社会化信息的选择和转换;编辑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作的创伤物为逻辑起点的编辑的再创造行为,同时编辑又是作和读之间化交流的桥梁或中介;中还分析了编辑信息选择,评价,转换过程,探讨了编辑创造 性劳动的间接性和隐匿性特性。  相似文献   

6.
编辑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过程 ;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证编辑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生产产品的物化过程的辩证统一 ,具有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双重选择 ,其产品———出版物 ,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一部丛书,是中国历史上丛书之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对我国乾隆以前古籍的一次大清理,既是一件学术史上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桩影响久远的大事,对清代乃至后人的目录、校勘、辑佚、丛书的编纂、刻书事业的兴盛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以及在成书以后,围绕全书产生了一系列著作。《全库全书总目》是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目录巨著,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提要书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纪昀等编纂。在编纂…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化,归根到底是编辑专业化。编辑学化既是编辑活动的需要,又是编辑人员分工的需要,还是编辑队伍建设的需要。编辑学化的实质是要求编辑人员在专业上追求专深,即要求编辑应专于编辑学和主管学科,并以专于主管学科为重。实施编辑学化要注意处理好编辑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关系、杂和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者化,归根到底是编辑专业化。编辑学者化既是编辑活动的需要,又是编辑人员分工的需要,还是编辑队伍建设的需要。编辑学者化的实质是要求编辑人员在专业上追求专深,即要求编辑应专于编辑学和主管学科,并以专于主管学科为重。实施编辑学者化要注意处理好编辑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关系、杂和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品牌书刊是高于一般性书刊的原创性极强的文化精品,它既是审美价值实现的载体,又是审美意识显现的载体。品牌书刊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编辑欣赏美、表现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除拥有特殊和娴熟的编辑技巧外,还必须拥有灵敏而果敢的辨别力和决断力。因此,品牌书刊的塑造对编辑的素质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既是科研工作的龙尾,又是科研工作的龙头;科技期刊编辑,既是创造者又是传播者,更是把关者。在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不但要把科技期刊的政治导向放在首位,还要判断文稿的价值、对文稿进行文字加工、纠正文稿中存在的知识性错误、执行出版标准,这是新时期一个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所必须履行的最起码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语文"活动式"教学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方式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操作平台,实施语文的全程教学。它既是一种教学形式,又是一种教学观。"活动式"语文教学理论的实践和研究,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改革逻辑,它冲破了旧的教学法研究的束缚。  相似文献   

13.
从上古到商代(盘庚迁殷以前),是中国古代编辑的萌芽时期,这一点我们已经另文论述过了。而自商之盘庚迁殷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我们则把它划为中国古代编辑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编辑活动除继续整理、发展文字外,其主要成就是创造了典册、书籍,并使自身的发展臻于完善。编辑活动从原来不自觉的活动变为自觉的活动,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简单的收集、整理,变为有编辑思想、有编辑目的、有编辑方法、有编辑原则、已具备现代编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和加工为特征,以书籍等物化的精神产品来为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出版社进行图书生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分工。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同志在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编辑工作是工作核...  相似文献   

15.
编辑过程是学术交流的一个环节,其存在的合理性根植于交流活动的合理性。合理的人文科学期刊的编辑过程,具体表现为审稿和选稿对文本的合理的理解(审稿)和合理的评价(选稿)的过程。这种过程既是理解与评价文本的过程,同时又是理解与评价编辑者的双向过程。这种过程也是作者、编辑、读者的视域(传统)相遇交融的过程,视域(传统)既是合理编辑过程(理解、评价)的条件又是后果。在这里,体现着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理解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既是一部字典,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以“以形表义”的方式,记载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本文从微观角度,探讨《说文解字·草部》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魏晋时期 ,一种新的分类法——四分法应运而生。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目录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 ,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校雠略》着重探讨了图书分类理论 ,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专著。清代乾嘉年间 ,章学诚总结了前人的成果 ,提出了“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目录编纂思想 ,对目录的分类方法、著录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羲之的《兰亭序》在美学上的意义,还没有引起研究的重视;而其“兴怀”说,实际上是对美感准确而全面的表述,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以中国古代特有的方式概括了美感的体验,说明了美感是主观与客观的遇合,既是瞬间的又是永恒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一篇古代重要的美学论。  相似文献   

19.
杜佑作为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理财家与史学家,他所著的《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同时也是中唐史学最高成就的著作。《通典》产生于中唐绝不是偶然的,它既是杜佑渊博学识、丰富阅历、卓越见解与辛勤编纂的结晶,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又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并不仅指校园的文化活动,活动客体也并不限于文化技艺之类,活动主体并不限于青年学生,活动范围并不限于课堂之外。校园文化应是同学校和校园人有关的一切文化、教育事象。它既是文化形态又是教育机制,既是文化运作又是管理制度,既是行业文化又是综合文化,既是团体文化又是区域文化。校园文化涵盖整个学校,是学校全部存在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凝结。但又不止于此,还包括学校整体的影响所及。说到底,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一种文化、教育资源及其运作过程和结果。《校园文化》是关于校园文化的理论书籍,但也是思想砥砺、素质养成、情操陶冶、才智开发、文化积淀的有益教材。书中讲述的道理,许多是有前瞻性、新颖性、独特性的,贴近学生的思想和认识的实际。校园文化的理论为推行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