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成人新鲜齿状突Ⅱ型、浅Ⅲ型骨折,在C形臂X线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随访8个月~5年4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运动受限,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3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因合并颅脑损伤者遗留头痛、头晕。结论: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最佳选择,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及愈合率高等优点,正确的选择适应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索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救治方法。对 1995~ 2 0 0 0 .12月我院收治的 5 2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跟骨关节内骨折占跟骨骨折的60%~70%[1],距下关节骨折常伴有跟骰关节损伤,骨折移位.近年来,临床上大多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跟骨骨折的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加之临床上有一些手术并发症未能很好的解决,内固定手术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钛板内固定治疗13例涉及跟骰关节的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20例颌面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颌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骨折断端坚固内固定,部分患者辅以颌间牵引。结果:20例坚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及面部形态,功能均恢复较好。结论:坚固内固定作为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一种方法,弥补了钢丝内固定或闭合复位,颌间牵引固定等方法的不足,缩短了疗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下颌骨骨折采取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127例(96.2%)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复位准确。结论: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童口腔外伤的类型及诊疗体会。方法:对78例儿童口腔外伤的类型,致伤原因,治疗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78例儿童口腔外伤以牙齿损伤为主,其次为软组织损伤合并颅脑损伤6例,结论:儿童口腔损伤中软组织损伤及时清创缝合,牙体损伤结扎复位固定,注意辨别合并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衰竭是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我院1991年3月至1993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430例,占同期外科住院病人数的16.7%,其中,合并多器官衰竭12例,死亡9例,病死率75%,现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7~62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例,坠落伤2例,打击伤2例。 2 颅脑损伤类型 开放性颅脑损伤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0例(其中颅内血肿5例,脑挫裂伤3例,脑干损伤2例),12例中合并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5-12周基本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均无髋内翻、患者短缩、外旋畸形、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优15例,良11例,优良率92.86%。结论:DHS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2013年12月采取微创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24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14 d,平均5~7d。所有患者均在仰卧位下先植入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后环,再根据损伤及骨折移位情况,同时行前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或微创经皮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36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良好,肢体无短缩、行走痛,根据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20例,良2例,可2例,术后无一例感染。可2例行多排CT扫描见螺钉部分进入骶管,患者有轻微骶神经损伤,予以营养神经治疗,3月后症状缓解,未行特殊处理。结论:骶髂拉力螺钉技术的固定强度大,稳定性好,微创,手术感染率低,是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谦  刘琨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94-94,114
目的:讨论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移位腓骨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7月对腓骨骨折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136例,按Werbr和Danis踝关节骨折分型:B型79例,C型57例。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100例行髓内针固定,治疗组36例用钢板内固定,腓骨尽量要求解剖复位。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36例腓骨达到了解剖复位,其功能恢复满意率100%,100例腓骨有短缩其功能满意率55%。结论:踝关节骨折中移位腓骨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及过伸复位在简单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临床治疗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均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过伸复位.结果2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切口无感染,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所有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均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简单胸腰椎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共103足)。男性76例,女性24例,其中单侧97例,双侧3例。年龄18-64岁,平均(33.19±5.97)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28例,Ⅲ型62例,IV型10例。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应用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46例、良40例、中4例(1例双侧跟骨骨折),优良率93.4%。其中1例出现骨不愈合,再次行距下关节融合术,1例出现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治愈,1例出现腓肠神经症状。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回顾102例上颈椎不稳的治疗,进一步分析各种上颈椎内固定技术的要点和适应用。方法:102例患者中,寰椎骨折2例行颈枕固定融合。齿状突骨折齿状突螺钉固定11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例。Hangman骨折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8例,前路铜板固定11例,寰枢椎钢丝固定1例。寰枢椎脱位不稳行寰枢椎钢丝固定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2例,颈枕固定融合18例。C2~3脱位行C2~3,椎弓根螺钉2倒.前路铜板固定3例。C2椎体肿瘤例前后联合固定先天性颈椎后突1例行前路钛网加钛板固定所有患者术后颈围领保护3月结果:102例患者经治疗上颈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优良率达94.9%。结论:在上颈椎手术时,内固定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技术水平来决定,同时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6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闭合性颅脑损伤59例,重残3例,死亡8例。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是复杂的,但死亡率低,较成年人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漂浮掌指关节”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5~2005.4月,对16例42处手部同一掌指关节掌骨、近节指骨同时骨折作切开复位、理贝尔微型接骨板内固定系统及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6月,42处骨折全部顺利愈合.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TAM评分,42处为优良,优良率为100%。结论:联合应用微型内外固定系统做超关节固定治疗手部“漂浮掌指关节”骨折,早期能达到坚强可靠固定,辅助以早期功能锻炼,手部功能恢复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是治疗手部掌指关节部位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可塑性跟骨钛板加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塑性跟骨钛板加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25例SandersⅡ~Ⅳ型骨折,测量术前、术后的Bohler角、Perie角并进行分析比较,随访12~40月,并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功能。结果术后Bohler角、Perie角均恢复良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SanderⅡ型优占8例,良占1例,优良率达90%;Ⅲ型优7例,良2例,占75%;Ⅳ型优1例,良1例,优良率占66.7%。总体优良率占80%(20/25)。结论说明可塑性跟骨钛板加植骨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微创治疗青壮年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点。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应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1例青壮年股骨颈基底部GardenⅠ~Ⅲ型骨折或股骨转子间EvansⅠ~Ⅱ型骨折。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显示,41例患者骨折愈合率为100%,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失败;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Harris评分标准);股骨头坏死率7.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腹部闭合性肾损伤6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6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肾损伤中,Ⅰ级11例,Ⅱ级25例,Ⅲ级17例,Ⅳ级12例,Ⅴ级1例,伴有合并伤27例。保守治疗49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包括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5例。治愈64例,死亡2例。结论:1)CT、B超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肾损伤的主要方法;2)迅速而正确的病情评估是治疗的关键;3)大多数腹部闭合性肾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4)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创伤小,止血迅速有效,可作为Ⅲ级肾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亦可作为肾修补术后继发性出血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