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生命科学内容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教育价值包括学科多方面的实用价值和学科思想方法的价值。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这两个方面设计了五大主题,并将学科概念,原理,规律了学科技能方法整合到课程总体系之中。综合科学课程中的生命科学内容,在学生科技意识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开放型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科知识迁移,科学方法训练等五个方面,较分科课程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林静 《中国教师》2012,(11):10-13
《中国教师》:郭教授,您好!上海目前实施综介科学课程的情况如何? 郭长江:由于上海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综合科学课程,在初中七、八、九年级试点过科学课程,现在又建立了合-分-合12年科学教育的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综合科学课程研究的经验,也培养了一支基本胜任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小学自然教学》2007,(1):46-48
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由河南教育报刊社组织来自全国的数十位科学家、科普专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研员和一线科学教师编写。教材编写组历时3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试验稿)》为指导,积极吸收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并努力将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融人到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去,从而完成了这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和创新价值的小学科学教材。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公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这一标准包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等,不仅重视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与理解,而且主张科学课程联系生活世界并应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新《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安排、评价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武汉市开始在初中试行综合科学课程。科学课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面临争议,喊停声时有起伏,而初高中相应课程的衔接则一直是争论的焦点。2007年11月28日的《楚天都市报》中,一篇名为(三年“科学课”交上尴尬答卷》的报道依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一期中考试成绩,武汉市学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学科总分普遍不如来自外地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的选择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那么,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还是选择分科课程,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尤炜 《人民教育》2013,(2):34-39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科学教育协会理事会召开了第一届综合科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此后,许多国家开始大规模开设综合科学课程。迄今为止,综合科学课程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地区)和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共同选择。在此期间,加拿大的STS课程、《科学学习目标公共纲要》,美国的"2061计划"、《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先后启动、公布,它们均以经过统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材是体现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2001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以后,相继出现了浙教版、华师大版等各种以课标为依据编写的初中科学教材。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6,31(3):57-58
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主编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生命科学》的权威经验,本中心为广大中学《生命科学》(《生物学》、《科学》、《新综合科学》等)课程实验教学提供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课研究课题所需的各种活体材料、试剂盒、材料包等,致力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潮兴兵 《教育学报》2003,34(11):44-48
本文主要述评了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主要问题,同时,希望读者通过本文能较深入地了解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评述了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主要问题,由此较深入地了解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以期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潮兴兵 《学科教育》2003,(11):44-48
本主要述评了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主要问题,同时,希望读通过本能较深入地了解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在这个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对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方法、考试制度等进行改革,以寻求个性化教育的最优方案。按照国家教育部2001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规定,部分地区开设了综合科学课。科学课的培养目标、教材编写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力求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评述了德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问题.旨在使读者较深入地了解德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以期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开始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的科学教育分别制定了以分科为主和以综合为主的两种课程计划。然而,目前各个地区的综合科学课程推行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综合科学课程,到底路在何方?是阔步前行还是迷途知返,回归分科。本文将从分析综合理科的特定价值入手,来重新审视分科和综合课程的关系,并为综合理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第一个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浙江教育出版社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7~9年级《科学》教科书于2003年全套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定已在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试用并得到基本认可。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科学课程应该涵盖的内容、应该具有的合理结构的体系,以及思维方式发展规律是设计科学课程体系合理结构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科学课程的任务与定位,以及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生存力不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科学课程改革概况我国从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科学课程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科教学。20世纪80年代受国际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思潮的影响,我国浙江省和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始了综合理科课程的尝试。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和初中阶段开设《科学》综合课程。并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27个  相似文献   

19.
范杰 《化学教学》2011,(8):F0003-F0003
浙江宁波大学周勇博士推出的《综合科学课程开发范式论》一书,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科学教育领域第一部系统研究综合科学课程开发范式的专著。  相似文献   

20.
于伟 《浙江教育科学》2007,(4):27-29,59
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其教材按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依照此标准编写的实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