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作家在全真教理念指导下,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创作思想来选取题材、塑造人物、设计结构、安排情节的.全真教对神仙道化剧题材、结构、情节、人物形象等打上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写意"一词常被用来探讨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但主要集中于对表演形态的探讨,罕有涉及剧作的情节和结构。胡莲玉先生曾撰文从总体上探讨元杂剧情节结构的写意性,但没具体阐述某个剧作家。关汉卿是元杂剧的重要代表,系统地阐述其剧作情节的写意性显得必要。文章从主观评价的直接介入、生活形态的简单化或复杂化和史实改造、奇迹性情节的描写、颇具特色的清官设置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情节处理的写意性,并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情节要素入手,探讨元杂剧对情节的处理,说明元杂剧实际是“抒情戏剧”,一般不注重精心组织情节,细致展开矛盾冲突。其次通过对元杂剧戏剧高潮的分析,指出元杂剧文本的戏剧高潮实际是一种情感高潮,并形成其以情感为主、情节为辅的双线结构。  相似文献   

4.
马利文 《文教资料》2007,(34):58-59
《倩女离魂》作为元杂剧四大爱情戏之一,以离魂这一特殊情节的创作成为区别于其他三大元杂剧,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元杂剧《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传奇《离魂记》,但又不拘泥于《离魂记》所叙述的内容,它巧妙地结合元代特有的社会思想背景,在人物塑造、情节开拓、结构关系等几个大的方面作了合理的创造,使《倩女离魂》焕发出与其他三大爱情剧迥异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顾锡东是浙江当代越剧创作的领军人物.他以现代的眼光关注和表现历史,其剧作将写实和写意风格结合起来,融合了哲理与诗情的美质,具有传奇的情节和精简的构成,达到了越剧创作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元杂剧情节结构的特点: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统一的结构;重视情节结构中的因果关系的叙述;重视核心事件与次要事件的设置及相互推动作用;善于运用巧合、突转、悬念等手法。元杂剧情节结构的意义,作以抒情为目的,不重细节的真实,除情节高潮外,尚有情绪高潮,最终以感染和教化观众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有互相交错的两大结构:一是形而上的宿命结构,掌控着全书的情节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一是形而下的写实结构,具体叙述描写情节和人物。写实结构的构成和功能,有两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主要层面:人物关系结构是以宝玉为中心形成的类似于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作品中的人物基本以其与宝玉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其在作品中的地位,人物之间的关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而故事情节结构则表现了人物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情节的变化演进。其骨干是三个互有联系的主要情节线索,而其演进的过程形成了几大情节单元。而每个情节线索和情节单元都经历了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相互之间形成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全书的总情节走向其宿命结局,呈现出群峰连绵奔簇的样态。  相似文献   

8.
《同学少年》2015,(12):8-9
<正>同学少年您所讲的记叙文写作中的"写实"与"写意"分别要强调的是什么?记叙文的写作,可以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如果说"写实"强调了现象的观察、真相的调查与事实的了解,那么"写意"则强调了对人物、事件、社会、生活的细腻感受与深层思考。"写实"类作文首先确定的是写谁、写什么事,然后才想到通过写此人此事能够表现什么主题,表达什么情思;查作  相似文献   

9.
杨杨 《黑河教育》2011,(3):58-58
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代表的戏剧艺术和以欧洲话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艺术是当今世界戏剧体系中重要的两部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孕育了独有的文化和艺术,中国戏剧以写意为主,而西方戏剧以写实为主。西方戏剧理论大师亚里士多德与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大师李渔都曾把结构称为戏剧的第一要素,但中西方戏剧的结构同中有异,西方人在强调情节整一性的同时,还对时间和地点有~定要求,讲究“三一律”。中国人从不谈论戏剧的时空,其情节的整一性与时空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戏剧对结构的要求更多。因为,除了一般所说的剧本文学中几个要素(题材、冲突、人物、语言)外,在情节、时间、地点上的不同处理方法,也构成了两种戏剧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元杂剧中充斥着大量"陈词滥套"的现象.这具体表现为题材选取的相似或雷同,情节结构建立的模式化,人物角色塑造的趋同化,以及唱词、宾白、科诨因因相袭等方面.元杂剧的研究者或多或少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极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所以并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正>写实和写意是两种不同的美学观点。写实以"模仿说"为依据来反映生活,力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写意以"物感说"为依据来表现生活,根据"神"和"意"的需要,提炼人物形象的外部形态,以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变形传神""离形得意"的特点。写实重视"形似",写意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中的婚恋剧,题材各异,情节多变,有自身的婚恋模式,即才子佳人大多都经历了相知相恋、相思受阻和团圆相守的爱情婚姻过程。本文以篇幅短小的《张生煮海》为例,从戏剧情节角度加以浅谈。  相似文献   

13.
现存元杂剧中有七部作品明确提到了"指腹为婚"。"指腹为婚"由男女双方及其家长这些元素共同构成,然而"指腹为婚"剧中这些关键人物对婚约态度不一,这是有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传统的礼教思想等原因的。元杂剧作家集中选择"指腹为婚"这种情节模式有多方面原因。这种情节模式对明清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窦娥冤>被誉为"元曲悲剧的第一杰作",对后世的戏曲艺术影响很大,被改编为各种地方戏曲上演,京剧<六月雪>便是其中之一.<六月雪>对<窦娥冤>从情节到人物等方面都作了大幅度的改编,然而改编后的作品将原剧情节的传奇性、浓厚的悲剧意蕴、窦娥这个感人的艺术形象、对社会的批判力度等这些使<窦娥冤>之所以成为剧坛经典的因素消解殆尽,从而把一部剧坛经典消解为一个平淡无奇的庸俗的大团圆故事.  相似文献   

15.
明代朱权将元杂剧分为十二类,其中神仙道化剧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尤其是道教的兴盛有极大的关系。而神仙道化剧在元杂剧中因其独特的结构模式、浓重的教化色彩和虚幻的主题,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从元杂剧文体内在构成看,无论是偏于抒情性还是偏于戏剧性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体现了一种以情为旨归的诗化情趣.这种优美"剧诗"的特征乃是元人观念中普遍存在的以曲为本位的倾向所决定的.由于秉承诗性传统,追求诗化情趣,形成了元杂剧独特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上有着新的突破:别具一格的切入点,与青春偶像剧成功对接,贴近社会现实;在艺术上,《恰》剧的成功主要表现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叙事风格,在差异中塑造人物形象,神似与形似相统一的表演创作等。  相似文献   

18.
胡静 《文教资料》2009,(20):95-96
写意精神并不是中国画所独有的艺术追求.罗马尼亚画家柯尔尼留·巴巴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通过写实和表现相结合的造型手段,也达到了中国画当中的"写意"所讲究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境界.本文对巴巴的个性化油画语言样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十大悲剧之一,是我国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的重要作品.元杂剧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四折、一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楔子,通常在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课文选的是《窦娥冤》中的第三折。这一折写窦娥被解赴刑场问斩的经过,揭示了窦娥的不幸遭遇,特别是她蒙受的千古奇冤,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恶人横行、官吏昏(?)和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同时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由  相似文献   

20.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悲剧戏更是元杂剧中的精粹.近十年来,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元杂剧悲剧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研究综述分别从悲剧形象彰显悲剧精神、中和之美消解悲剧情节、淋漓尽致铺洒悲剧人生等方面概述了近十年元杂剧悲剧研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