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涵丰富、积淀深厚的华族姓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之根源,也是激发中华儿女爱国热情、凝聚中华精魂、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原动力。姓氏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历史产物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维系着浓浓的中华民族的国脉、血脉和文脉。  相似文献   

2.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精神重现实、重今生。现实是历史的传续,今生是往昔的延伸,因而中华民族也就特别重视历史传统与来龙去脉。中国人的姓氏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生动诠释,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甚至三皇五帝。就世界姓氏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姓氏当数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它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产物,有国有姓氏就产生了谱牒。但叙述谱牒,还必须从姓氏谈起。中国姓氏由来古远,在文字记载中,即肇于三皇五帝。如伏羲氏为风姓;神农氏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居姬水,又改姓姬。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有吕。这些当是最古的姓氏了。然古时姓、氏是两个概念。对此郑樵叙之已明。其《通志·姓氏略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的姓氏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的伏羲氏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地相传,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汉语姓氏发生过大大小小数不尽的变化,迄今没有静止。姓氏变化的原因纷繁复杂,不拘一格,其中,姓氏载体,即语言文字的变化,人们用宇习惯的变化,都是姓氏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就专从汉字异写异读方面分析中国人汉语姓氏古今变化的一些情况。姓和氏的先秦古又有区别,本文只用今义,即把姓、氏和姓氏看作浑言同义词。一、异体字与姓氏变化异体字是同音、同义而不同形的字,可以互换,写词没有差别。异体字写同一个姓氏,日久年深,有些会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最终固定或趋向一种写法,大多舍繁趋简。如“其”“i”…  相似文献   

6.
《中华姓氏谱丛书》出版首发式,于2000年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举行。百余与会的作者、学者、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对该丛书出版给予高度评价。这里选摘四位发言,以便读者了解该书。  相似文献   

7.
读书写作,往往涉及到人的姓名。特别是新闻报道写作。对于编辑记者来说,为了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质量和报纸的质量,弄清这些容易读错、写错、用错姓氏的来龙去脉,正确地掌握它的用法非常重要。   一般的情况下,造成姓氏读错、写错、用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字多音出错,二是字形相似出错。这里选择了 13个在读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的姓氏,从姓氏起源的角度来一一剖析之,彻底地弄清这些姓氏的来龙去脉,以便了然于心,杜绝发生错误。   仇:仇字有两个读音, chó u(仇恨的仇)和 qiú(求)。用于姓氏时,读作 qiú,不可…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个多民族移民及其后代组成的国家,姓氏之多,在中国之上,虽然美国人口只有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多一些。但是美国倒有姓氏的详细统计资料。美国有个社会保险署,凡是美国成年居民,都领有一个社会保险号码,因此社会保险署里就有美国姓氏总数的资料。据一九七四年的  相似文献   

9.
1苍南姓氏文化现象的背景 苍南县是历史上的移民大县和姓氏大县。据了解,苍南县范围内民间现存的各种姓氏谱牒估计有200个姓氏、10000余册,而其中年代较早的有清乾隆五十三年、嘉庆二十四年纂修的陈氏族谱等。  相似文献   

10.
李久昌 《兰台世界》2007,(7X):46-47
西周贵族的姓氏名字结构复杂多变,形式多种多样,研究西周贵族姓氏名字可进一步廓清周族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1.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在论及姓氏谱系之学的历史时曾做出这样的判断:"姓氏之学,最盛于唐",但他认为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受郑樵此说影响,学者亦多认为五代以后的姓氏谱系之学与前代相比已经式微,后继乏人。然而事实上,入宋以后,姓氏谱系之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2.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不论是谁,从出生之日起,不管是否有乳名或正式名字。首先就有了姓。姓氏是人作为某个家族成员和作为社会一员的首要的识别符号。很难设想,假如每个人都没有“姓”,那样的日子怎么过?姓氏文化一称姓氏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包括姓氏的起源、演变、迁徙、析支与分布,还有郡望和杰出人物等等。说来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西周贵族的姓氏名字结构复杂多变,形式多种多样,研究西周贵族姓氏名字可进一步廓清周族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形式文化成果,谱牒档案记录了我国姓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为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开发素材.姓氏文化产业的壮大在丰富谱牒档案体系的同时,也赋予了谱牒档案新的属性.在当今经济环境下,随着谱牒档案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深入,姓氏文化产业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帝舜姓氏考辨——兼谈先秦姓氏礼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舜的姓氏,历来争议很多.虽然先秦姓氏有相混的情况,但是姓为血缘组织、氏为地缘组织的性质却不容否认.许多证据表明,帝舜属于太嗥氏一族,所以其本姓为风.后来改姓姚,可能源于皋陶二女.有虞氏之"虞",来源于帝舜远祖虞幕早年所居的虞城.探讨先秦的姓氏问题,也应当结合当时的社会形态、婚姻习俗和戎祀二事等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6.
祁薇 《兰台世界》2008,(5):52-53
本文根据有关的档案史料。分析了历史上婚姻现象中的姓氏文化特点,主要包括婚姻中的同姓不婚现象、姓氏反映的时代特征、姓氏反映出妇女地住的逐步提高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有关的档案史料,分析了历史上婚姻现象中的姓氏文化特点,主要包括婚姻中的同姓不婚现象、姓氏反映的时代特征、姓氏反映出妇女地位的逐步提高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1我国大多数姓氏的读音同自身的汉字读音一致,但也有一些是例外。列举如下: 缪(音妙)/乜(音聂)/区(音欧)/繁(音婆)/仇(音求)/召(音哨) 还有一些容易误读的姓氏,或为生僻字难于认读,或为多音字而难于准确定音。列举如下: ①龚(音工)/邝(音矿)/仉(音掌)/顼(音须) 上列各字仅用于姓氏,它们没有其它义项的读音可以对照。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我在屯昌县挂职任副县长时,有一天,约县志办原主任吴维松同志谈谈屯昌姓氏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典籍卷帙浩繁,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僧人,如何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对其著录有一个较为全面正确的规则,是一件亟需解决的事。本文结合《古籍著录规则》,通过对僧人姓氏的考证.提出了一些憎人姓氏的著录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