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对话"被认为是一种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实现自我发展,彰显独特个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以文本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意义创生说"——教师理解课程文本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平 《教育导刊》2007,(6):15-16,25
"复原说"取向下教师理解课程文本带来了以下问题:课程缺乏动态性和生成性,教学失去创造生成的活力;教师主体的生命价值湮没在课程文本中,学生被灌输静态客观知识而缺乏创造力."意义创生说"认为,教师理解课程文本是教师与课程文本之间理解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和课程文本视界融合、课程意义再生和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言""意"共生,"言"为根本,是主体;"意"为手段,而非目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文本意境,在"言""意"共舞下,漫步课堂,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重视学生的诵读、感受和情感体验,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也比较丰富,但同时也存在文本研读欠缺、"语文味"不浓、课堂教学形式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改进方向和策略有三:一是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二是重视强化语文课的语文味道;三是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对话式"语文教学 "对话式"语文教学以言语对话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但它所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识"、"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7.
一、文本对话,阅读教学对话的"扶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一个层次分明的过程.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先与文本对话,才能实现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对话.可以说,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对话,就不可能有成功有效的阅读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8.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9.
日前,笔者在一次语文阅读教学评优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执教者为对学生升华"忍辱负重"这一高尚品质的认识,给学生补充阅读了"卧薪尝胆"、"苏武牧羊"及"胯下之辱"这些历史故事,一堂课下来,执教者海阔天空,但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与文本对话,去理解和体悟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使听课的学生有如一头雾水,给人一种吃了夹生饭的感觉.而在之后的评课中,这位执教者在表述其设计意图的过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就是"用教材教",并对自己给学生补充那些历史故事的环节颇为得意.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堂上的"真阅读",应该是基于学生而建构、生成的阅读,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学生认知与能力、文本解读与效率的完美结合,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应有的"真教学".一言以蔽之:语文课堂要构建基于学生"真阅读"的教学视阈.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阅读和写作习惯,写作时缺乏素材;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践,远离学生生命主体情感抒发的需要.关注学生生活,将写作由"教学之需"转化为学生的"生活之需",变"被写作"为"主动写作",应松开命题的"金箍",调整写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改变封闭式的写作方式,更新批改与讲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合作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体育教学是以学生实践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我们把"合作教学"模式引入这一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应考虑如下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徐艳 《文教资料》2009,(24):68-69
<语文课程标准>对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二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问的对话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本文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研读文本,钻研学生,适当引导.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设计教学前必须充分解读文本,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等提供依据.可以说,解读文本是聋校语文有效教学的起点. 一、重视解读文本 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搞清楚"教什么",客观分析学生"已懂"、"能懂"、"不懂"和"暂时不需要懂"的知识内容,并以此确定教学内容、目的、重点和难点,调动其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但多元解读的根应当生长在文本之中,不应突破文本自身价值取向的"底线",一旦突破这一底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就会出现偏差,产生"误读"现象.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者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或者"置之不理",就很容易挫伤学生进一步深入研读文本的积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当教者发现学生对文本理解不合理甚至是"误读"时,应采取理解、宽容、善待的态度,并及时给予引导.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多数学生认为艄公是一位"勇敢、细心、机智、聪明"的人,值得敬佩.这时,有个学生说:"我觉得艄公是一位自不量力的人.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学语文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材足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实施建议中又指出,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适时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呢?一、在对话中感悟,激发学生的质疑力阅读的对象是文本,它需要融入主体的理解,方能把潜在的文本变成现实的文本,这一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唤醒引领和提升,包括主导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以"问题"为纽带的主导与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是课文语言的形象再现.阅读心理学认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会把语言文字与自己头脑中已有表象结合起来,实现文字与图像的互换过程,在想象、联想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儿童学习心理学也表明: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插图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了表象,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文学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其所"隐含的非常丰富的文学信息",从而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的确是个颇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以后,表面上看学生把课文读得很熟练,甚至显得很有"感情"了.其实深入地问几个问题,发现学生还是游离在文字之外.研读文本重点段时,还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有人美其名曰"个性阅读",实质是远离作者初衷的.看上去课堂热热闹闹,其实阅读的效益很小,这也是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之一.其问题在于学生没有找到阅读的突破口,没有抓住文本的"要害".如果把文本比作一份密电,阅读的关键点也就成了文本的"阅读密码".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清晰的学习流程呈现给学生.课前,学生就按照学习流程进行充分的预习.课上,学生依案而学,教师凭案而导,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教案"和"学案"一体化.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案"变成"学案",把"讲堂"变为"学堂",把"教材"变成学生自学的"蓝本",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在与教师、文本的多元对话中逐步形成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