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DNA的正常内源性修饰方式 ,它由DNA甲基化转移酶催化发生。但DNA甲基化异常在肿瘤发生中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主要表现为抑癌基因高甲基化所致的基因失活和原癌基因低甲基化所致的基因激活 ,引起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异常 ,造成细胞恶变形成肿瘤。文章总结了DNA甲基化异常对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在肿瘤发生中的可能机制及针对高甲基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是多基因参与的一类复杂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环境因素是大多数肿瘤的病因,但暴露于相同环境的人群只有少数个体发病,提示个体的遗传易感因素起重要作用。许多年来,肿瘤领域的科学家在寻找肿瘤遗传易感基因方面进行了大量卓越的研究,相继发现了一些高外显度的肿瘤易感基因(先天性突变基因)。然而这些易感基因只在某些罕见的家族性肿瘤中出现,而绝大多数常见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等并不存在特异的先天性突变基因。那么什么是大多数常见肿瘤的遗传易感因素?这个未知问题已成为肿瘤学乃至生物医学领域积极探讨的基本科学问题。近日,记者采访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林东昕教授,请他介绍了遗传因素对于肿瘤预防和治疗方面的重要影响。林东昕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同时兼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在研究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凋亡控制、肿瘤免疫等基因遗传变异与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2006年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由林老师为第一完成人的"单核苷酸多态与肿瘤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浅谈肿瘤与抑癌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是各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而到目前为止 ,已发现了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本文就与肿瘤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几种抑癌基因的情况进行阐述 ,目的是为了使大家能对肿瘤与抑癌基因有更深刻地了解 ,并且对抑癌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将为中医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预防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一个Lynch综合征患者所在家系携带的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探讨各突变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创新点:MLH1的第19号外显子c.2250_2251insAA移码突变既往被认为是意义未名突变,而我们的研究为明确该突变的致病意义提供了依据。另外,我们首次报道了MLH3基因第1号外显子c.1397C>A突变。该突变有可能使Lynch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年龄提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家系先证者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蛋白的缺失情况,使用二代测序技术通过先证者血标本明确患者所携带的突变。同时运用Sanger法检测家系其他成员该突变的携带情况以明确突变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结论:我们在患者体内发现MLH1基因第19号外显子移码突变(c.2250_2251insAA)以及MLH3基因第1号外显子c.1397C>A突变。在患者家系中,我们仅检测到有MLH1突变,因此该突变极有可能为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疾病长期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目前针对重要信号调控通路的一系列靶向抑制剂在临床后期业已出现耐药现象,迫切要求人们在肿瘤生物学研究和靶向治疗方向不断寻找新的可替代性靶点。长链非编码RNAs(lnc RNAs)作为最新关注的研究热点,其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重要调节功能不断被我们及相关学者重点报道。随着RNA通量深度测序等相关研究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使人们得以饱览赏析lnc RNAs作为健康和疾病重要调节因子的宏观图谱。本综述总结了胞质lnc RNAs在调节肿瘤重要信号通路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癌症的预前预后和靶向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创新点:通过使用整合的转录组分析方法筛选出与头颈部肿瘤密切相关的lncRNA,其中CYTOR和HCG22在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预后价值,为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和探索新的预后标记分子提供参考。方法:从癌症基因组数据集(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中获得RNA-seq数据。结合差异表达分析和共表达网络分析的方法发掘出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关的lnc RNA,探讨其与头颈部肿瘤临床病理变化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利用外部数据集以及细胞水平进行验证。结论:发现9个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其中CYTOR可能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与病人生存率呈负相关。HCG22可能参与细胞表皮分化过程,与病人生存率呈正相关。此外,CYTOR和HCG22可作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独立的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抑癌基因是人类正常细胞中所具有的一类基因,对细胞的增殖分化有调节作用。染色体体臂上某一区域非随机杂合性缺失导致抑癌基因的丧失,从而促使肿瘤发生。本文总结了第17号染色体短臂(17p)杂合性缺失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该研究不仅为我们定位新的抑癌基因提供了基础,为肿瘤的预防、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使我们能更好理解肿瘤的分子进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MicroRNAs(miRNAs或miRs)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信使RNA(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引起mRNA的断裂或蛋白质翻译的阻断,进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负性调控。miRNAs可影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存等过程,其表达失调有引起疾病甚至肿瘤的可能。miRNA表达失调已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出现,包括甲状腺肿瘤。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中出现的miRNAs表达失调及miRNAs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综述,为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创新要点:已有大量关于滤泡细胞起源,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miRNAs表达失调的综述,但对C细胞起源的甲状腺髓样癌(MTC)中miRNAs表达失调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同时,在此之前没有关于各型甲状腺肿瘤miRNAs表达与其靶基因的综述报道。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还列入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循环血液中miRNAs表达谱的最新研究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重要结论:总结了miRNAs在各型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谱(见表1、3、4、6);描述了在各型甲状腺肿瘤中不同miRNAs潜在的靶基因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多方面的作用(见图1;表2、5)。  相似文献   

9.
射向肿瘤的“魔弹”──P ̄(16)张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调控的基因和参与细胞分化成熟调控的基因,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失调或性质上的变异。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是这一矛盾统一体中两类基因的典型代表。前者是肿瘤生长的决定或...  相似文献   

10.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内数量较少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一群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复发等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肿瘤干细胞已经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也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DNA的甲基化及甲基化异常在人体发育和肿瘤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综述了几十年来人们对 DNA甲基化异常与基因转录及肿瘤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尤其是最近的研究突破。  相似文献   

12.
p73 基因与p53 抑癌基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53 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突变与50 %的人类肿瘤发生有关。p73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及调节上均与p53 蛋白相似,且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p73 能否作为候选抑癌基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转录组测序在高等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在高等植物中应用转录组测序的研究越来越多。转录组测序针对物种转录本直接进行测序,能够有效的获得基因编码序列,主要研究物种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处理方式等各个不同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及调控模式差异。本文主要介绍了转录组测序的测序平台,实验流程,生物信息分析内容以及目前在高等植物中的广泛应用,讨论了转录组测序在高等植物中研究的问题和新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围绕人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结构、主要成员及其抗肿瘤作用做一综述。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在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它们在各种肿瘤中有着或高或低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标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gga-miR-29b-3p对马立克氏病(MD)肿瘤转化细胞侵袭和原癌基因Meq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白来航鸡在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后引发的内脏淋巴瘤为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ga-miR-29b-3p的表达情况;利用在线生物软件对gga-miR-29b-3p潜在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以该miRNA为研究对象,MDV转化细胞系MDCC-MSB1为试验材料,分别转染miRNA激动剂或阴性对照,检测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 P2和MM P9以及MDV原癌基因Meq的表达情况.结果:Gga-miR-29b-3p在感染MDV白来航鸡的肿瘤化脾脏和肝脏淋巴瘤中均显著低表达.信号通路方面miRNA的预测靶基因分别参与FoxO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这些信号通路可参与肿瘤发生进程.转染miRNA激动剂后,MMP2和MMP9基因的表达量在48 h显著下调(P<0.05);Meq基因在48 h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Gga-miR-29b-3p抑制细胞侵袭和病毒原癌基因的表达,其潜在靶基因能够介导肿瘤发生,提示该miRN A可能参与M D肿瘤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基因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治疗 (genetherapy)是目前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是指通过转基因来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 ,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癌症因为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成为基因治疗的首选对象 :在 1994年统计被批准的 12 0项基因治疗案例中 ,有110项是针对肿瘤治疗的 ;1998年止已经进行的 32 9项基因治疗计划中 ,有 2 0 4项是为治疗肿瘤而设计的 ,接受治疗的患者为 16 2 6人。目前对肿瘤进行基因治疗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抑癌基因转移法肿瘤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抑癌基因 (tumorsuppressorge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胃腺癌原癌基因Cerb B-2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对435例胃腺癌组织标本、95例正常切缘粘膜组织标本中Cerb B-2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erb B-2基因在胃腺癌组织、正常切缘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8%、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胃腺癌组织中,Cerb B-2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TNM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erb B-2基因与胃腺癌有明显的关联,可作为判定胃癌中最多见的胃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定都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性激素受体(Sex hermone recepter SHR)通常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er ER),孕激素受体(Progensterone recepter PR)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et AR)。在性激素依赖性器官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SHR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检测SHR可提供部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同时研究发  相似文献   

20.
高树春 《考试》2004,(6):44-45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全部基因的比例。基因频率往往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获得。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指种群中某个等位基因频率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自然选择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同时导致种群基因库的改变。因而往往通过基因频率是否改变确定生物是否进化,那么如何求基因频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