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土地理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本土的地理情况,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探析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堂结合的意义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93):133-134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相比难度增大很多,部分学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高中地理知识繁琐零碎,学生在记忆学习时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多融入生活场景,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讲解地理,达到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目的。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教师应该将地理教材知识讲解和生活场景相结合,把生活场景作为地理教学素材,从生活场景出发,开展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本文探讨实现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常识、生活现象,以生活为切入点开展地理教学,构建高效的地理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自主、独立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要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标强调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高中地理教育为今天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  相似文献   

5.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1.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反映地理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课程的使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等不同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由于有些内容综合性、原理性较强,理解力、思维力要求较高,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等原因,学生常常出现非智力、形象及抽象思维障碍。地理课堂演示实验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恰当选取地理演示实验能够突破高中地理学习思维障碍,提高地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地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 的学习生活,可以将地理理论知识学习与地理实践活动有机地 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的地理知 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 合素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8.
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知识对人类与环境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说明地理学已从纯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呢?  相似文献   

9.
张久玲 《学周刊C版》2024,(12):136-138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同时根据地理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情境体验式教学应用的意义开展教学。文章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策略,包括依托互联网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实施图形对比、进行地理知识调查、结合地理实验等,希望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义,更好地将体验式情境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断增强地理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高中地理课堂需进行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要求地理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立足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让高中地理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使地理课堂更加高效有趣。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改理念旨在改变以往地理教学与生活脱节、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状况,构建"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统一的地理课程。高中地理教师可从课堂导入、课中教学、学生的课后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地理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不仅在高中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也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但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往往采取填鸭式教育方式,只关注学生成绩,忽略高中地理的实践性,难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地理学科,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新课标提出"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既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本文通过高中地理实际教学情况,总结了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应当如何实施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力成为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主题。只有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地理素质和能力。地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通过地理课堂上和谐氛围的构建、地理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运用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活力。但是就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来看,仍然存在众多的不足,并不是所有的高中地理教师都能够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激发学生的活力。本文就将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中地理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走近学生,利用通俗趣味性强的语言,采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努力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与地理巧 妙地结合起来,到生活中去发现地理现象,并学会用地理知识 去解决问题。生活化地理教学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学习,更 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运用。本文以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为主,对 有关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国外高中地理教材图文资料丰富,注重寓教于乐,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能力的培养。此外,各国高中地理教材强调生活中学地理,再用到生活中去,强调工具地理学观,同时与时俱进,关注学生地理世界观和人类观、地球观。相比而言,我国地理在以上这些方面比较薄弱,应当从国外高中地理教材教学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相似文献   

17.
地理是一门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基础课程,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在时时处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同时,教材知识和教学大纲几乎包含了整个中国区域的地理地貌和地理常识。高中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高考成绩的优劣,也将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出行的方便与否。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从解决目前教学现状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瓶颈问题着手,通过阐述成功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思维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来提高师生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视。最后笔者提出了如何通过中国地图有效进行学生地理学习思维培养的几条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杨晓霞 《地理教育》2013,(Z1):47-48
<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思想。倡导地理教学生活化,即地理教学要走进生活,贴近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地理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应试教育却使高中地理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教师直接实施灌输式教育,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所  相似文献   

19.
张晓纯 《中国教师》2014,(6):66-67,86
<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程中关于地理这个学科最基本的理念和要求。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整个地理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明显。乡土地理对落实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地理环境特征""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关注家乡环境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等课程目标大有裨益。为此,笔者在地理教学中,以身边的地理为素材,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旨在不断提  相似文献   

20.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课程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学理念转变不仅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出了变革要求,同时对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