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的现状的关系,采用随机采样方法选取100名初中学生,从学生背景、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影响学生锻炼的因素以及对学生人格影响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越高,人格越趋于外向和低神经质。  相似文献   

2.
陈柯 《华章》2012,(15)
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浙江省余姚市世南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了解目前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实际状况,对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益于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常性地参加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学习任务压力的加大,中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程度相对减少.外在因素固然影响体育锻炼参与,但内在动机更是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的因素.阐述中学生身体自尊与锻炼态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郭潇  李勋  董小园 《考试周刊》2011,(52):150-150
作者运用文献法和调查研究法,在对衡水市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被动参与和不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比重较大;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锻炼时间短,总体上锻炼强度低;课余体育锻炼地点选择主要在校外;中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性别差异较大。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体育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充分认识到体育氛围对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增加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72.9%高职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不同性别在体育锻炼喜欢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偏低、而主要用于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网;锻炼频率以每周1-2次为主,持续锻炼时间以30min-60min为主,锻炼强度偏低,跑步和球类运动是高职生参与的主要项目;懒惰,没有毅力坚持锻炼是影响高职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了解体育明星效应对中学生认识体育和锻炼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受体育明星的影响随年龄与课业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中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欣赏体育明星表现出的外在美;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以篮足排球、散步跑步为主;受体育明星影响的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较好。  相似文献   

7.
邓文娟 《课外阅读》2011,(7):234-23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传统体育中学在校中学生的闲暇体育锻炼的锻炼项目、频度、形式、场所、目的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中学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闲暇体育锻炼实践,实现学校从“阶段体育”、“教育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转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鼎城区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社区体育场馆器材不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兴趣较高,参与人数呈男生多于女生、年级越高人数越少的趋势;学业压力大、自主支配时间少、学校体育场馆器材不足和老师指导少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与加大中学体育经费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梅州市中专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3):119-122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梅州市12所中专院校的561名学生进行了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中专学生体育锻炼目的明确、动机正确,态度积极肯定,大多数中专学生参加课外锻炼,参加项目广泛。但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高,频率不够、时间短、运动强度不合理;运动场馆不足(运动器材缺乏)和体育群体活动少是影响中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了解体育明星效应对中学生认识体育和锻炼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受体育明星的影响随年龄与课业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中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欣赏体育明星表现出的外在美;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以篮足排球、散步跑步为主;受体育明星影响的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较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影响中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有以下方面:重智轻体、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及科学锻炼知识、学习任务重,学校管理不严、师资不足、场地器材不足等.针对这些因素,学校应在思想、师资、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努力,以此提高中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等对常州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锻炼时间和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及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目的明确并呈多样化,主要选择趣味性和运动量小、对抗性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喜爱参加集体等锻炼;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场地器材不足、课外辅导的有效手段的缺乏等等是影响女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珠海市斗门区农村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意识较差,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锻炼项目单调;影响中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有传统观念、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健身知识和运动技能缺乏、经济条件不好等。针对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可为促进珠海市农村中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小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而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推出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手机、i Pad、电脑等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素养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3,(A2):115-1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保定市区成年人中选出40~59岁年龄段群众就参与体育活动基本情况等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40~59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为研究对象,主要了解这一群体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锻炼目的、健身项目和场所的选择及锻炼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院学生参与锻炼项目的选择、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的频率、影响学生锻炼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高职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及人数都较少,锻炼形式以自由活动为主。据此分析了影响高职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课外体育锻炼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体育锻炼方式,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等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国家教委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不少于两次。"这说明国家对中小学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与频率等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19.
对肇庆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课外体育锻炼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学生总体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面较高,锻炼时间的选择及锻炼项目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抱有兴趣,锻炼动机具有多层次特征;在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投入的时间、锻炼负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场地器材缺乏、学业紧张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是影响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尽快克服由于角色变换所带来的失落与孤寂感是促使老年人锻炼的积极因素.不同家庭类型、与同住人员关系、职业经历、受教育水平、对体育功能的认识等是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