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患者女性,32岁,健康普查时发现上腹部膨隆,左上腹轻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超声检查:肝胆巨大,形态失常,边缘不规则,整个肝内结构破坏,无正常血管走向。增大的肝左叶及右前叶几乎未见正常肝组织,被蜂窝状回声占据,网眼大小不等互相交织,最大者直径42cm,小者0.9cm,多呈圆形、椭圆形及为规则形液性暗区,暗区内可见点状及条状强回声,后方伴弱声影。右后叶大部分被蜂容状结构代替,只有约5.8cm-4.4cm区域可见正常肝组织,其内可见多类圆形液性间区,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健康普查时发现右上腹部包块,伴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自述即往健康,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B超检查:肝脏稍大,形态正常。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约6.3cm×2.8cm大小,壁厚0.6cm,欠光滑,胆囊内可见多条强条索状回声,囊腔分隔呈部蜂窝状结构排列。胆总管明显扩张,肝门区可见一巨大椭圆形囊性无回声区,约10.2cm×9.8cm×10cm大小,囊壁薄,清晰,后方回声略增强。B超诊断:1慢性胆囊炎;2多房胆囊;3胆总管囊肿。此日,患者去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手术所见:于左中上腹腔触及一约12cm  相似文献   

3.
1 一般资料患者男,42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剧烈疼痛伴发热1d入院,查体:腰2、3、4椎体右侧压痛明显,脊柱活动僵直,右下肢活动受限,托马氏征阳性,体温38.5℃,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79。2 超声检查采用日本RTfion超声诊断仪,探头频35MHz,患者取仰卧位,B超所见右侧2、3腰椎旁的腰大肌明显肿胀,增宽,其内可见4.5·3.5·2.5cm的偏实性等回声的椭圆形团块,与正常腰大肌组织界限尚清晰,有低回声晕圈相间隔。提示:右侧腰大肌实性团块,考虑腰大肌炎性团块可能性大。建议动态观  相似文献   

4.
患者赵某,女,33岁,主因右下腹无痛性肿块2月,腹胀、排便不畅2年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腹部略 膨隆、肝睥未及、右下腹扪及10×10cm大小椭圆形肿物,表面光滑,动度欠佳,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子宫无触痛,其它无异常 化验:WBC9.6×10~9/L,N68%、HCG((?)),碱性磷酸酶215单位。B超显示右下腹脏探及8.9×7.5×6.5CM的均质低回声团块。CT扫描提示,回盲部肿物,大小与B超报告相似,回旨部受压,但造影剂通过良好。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9岁,未婚,因不来月经来协和医院就诊。超声检查:阴道顶端见1.14×0.8cm的低回声团,左卵巢2.9×1.5cm,相邻处见4.5×2.0cm中等回声,右卵巢2.6×1.6cm,相邻处见3.2×1.9cm中等回声。右肾缺如。诊断:①先天性无子宫;②双卵巢可见;③双卵巢旁中等回声(睾丸组织);④右肾缺如。手术证实:双始基子宫,分别为3×4×2cm及3×4×1.5cm,每个子宫旁有一附件与之紧密联系。 2 讨论 双子宫畸形是妇科常见的生殖器畸形,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双侧副中肾管未融合,各发育成左右子宫。而始基子宫为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子宫很小,一般小于2cm,无内膜,故无月经,多数伴无阴道。此患者术前检查亦为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 孕妇22岁,孕36周,因腹痛于2009-01-21日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首诊,妇科查体宫高32cm,腹围92cm.超声显示胎儿双顶径8.2cm,股骨长径3.1cm,上肢肱骨径3.0cm,头围29.5cm,腹围306.7cm,腹围252.3cm,胎心率149次/min,四腔心可见,心胸比65%,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回声均匀,最大羊水暗区6.9cm,羊水指数18.5cm,透声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和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脾脏本身表现:脾外形增大;脾边缘不规整或见裂带;脾实质不均匀;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脾外缘新月形高密度或等密度影,超声表现为脾外缘带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脾内血肿CT可见脾实质内团状或者片状高密度影,超声可见脾内液性暗区,或团状高回声。(2)脾破裂间接征象为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脾周血肿CT表现为脾周高密度不规则团块,超声为不均质混合回声。超声对腹腔积液的检出率为100%,远大于CT(57%)。(3)CT可同时发现多脏器损伤,而超声对4例后腹膜血肿均未检出。结论 CT和超声对不同类别的脾破裂诊断各有侧重,对脾真性破裂早期病人,可行超声检查;对脾破裂合并多脏器损伤,尤其合并后腹膜血肿时,宜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和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脾脏本身表现:脾外形增大;脾边缘不规整或见裂带;牌实质不均匀;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脾外缘新月形高密度或等密度影,超声表现为牌外缘带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脾内血肿CT可见脾实质内团状或者片状高密度影,超声可见脾内液性暗区,或团状高回声。(2)脾破裂间接征象为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脾周血肿CT表现为脾周高密度不规则团块,超声为不均质混合回声。超声对腹腔积液的检出率为l00%,远大于CT(57%)。(3)CT可同时发现多脏器损伤,而超声对 4例后腹膜血肿均未检出。结论:CT和超声对不同类别的脾破裂诊断各有侧重,对脾真性破裂早期病人,可行超声检查;对脾破裂合并多脏器损伤,尤其合并后腹膜血肿时,宜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8岁,已婚,农民。主因间断性排黑便半年就诊。于半年前患者开始出现排黑色大便,量不多,稀便,无脓,无里急后重感。上述症状间断出现,感觉上腹部隐痛,不影响饮食,无低热。近1月来症状加重,无呕吐及腹胀。检查:精神倦怠,重度贫血貌,结膜苍白,血压12.5/9.5kPa,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全腹柔软,上腹剑下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物,肝脾不大,肠鸣音稍活跃。胃镜示:胃小弯侧可见2~3小溃疡,有出血。X线钡餐透视:胃窦部可见一约4cm×3cm大小充盈缺损,粘膜较稀疏,提示胃癌。血常规Hb:60.0g/L,WBC5.  相似文献   

10.
1 病情摘要 伤者,男,18岁,某在校学生.2002年8月14日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右腰背部,当时感憋胀、疼痛,活动受限,伤后即送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上级包膜下可见6.2×6.2cm类园形高密度影,右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影致肾影失去正常形态;左肾盂旁可见1.8cm大小之园形低密度影.诊断:右肾包膜下血肿,包膜下积液,左肾肾盂旁囊肿;专科查体:双季肋角不对称,右侧略饱满,局部青紫肿胀,叩压痛,沿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遂转入上级医院泌尿外科经卧床抗炎等治疗28d症状好转出院.诊断:1、右肾肾周血肿,不除外包膜下及肾内血肿.2、左肾肾盂旁囊肿.2002年10月8日复查CT示:右肾区相当中上极部位有9cm×7.5cm×11cm大小囊状低密度占位,边缘清楚,与前血肿大小一致,肝脏及右肾不同程度受压,右肾形态略有改变;左肾盂旁可见约2cm×2cm囊状低密度影,右肾填加影消失.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0岁,主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1月,加重伴恶心、呕吐5d,于2008-01-30日入我科.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曾于30岁时吃过米猪肉.查体: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轻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区可触及一10cm×15cm囊性包块,胆、胰、脾未触及异常,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未闻及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2岁。于二个月前偶然发现右上腹部有个肿物。近二个月来纳差,进食后有时出现右上腹部疼痛。近7d来肿块逐渐增大,疼痛频繁剧烈。查体:右上腹部隆起,无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部可触及12cm×8cm肿块,表面光滑,中等硬度,界限清,活动度不大,轻度压痛。钡餐透视,诊断为幽门梗阻。B超提示:后腹膜肿物,肝左右叶下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7岁.乏力,发热,鼻衄2个半月就诊.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肝未触及,脾大肋下2cm,下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象:Hb61g/L,WBC 5×109/L,BPC 48×109/L,Ret 0.1%,分类:原始细胞40%,中性中幼粒4%,中性晚幼粒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0%,淋巴细胞41%,分类100个有核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7个.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9岁因二十天前发热并发贫血,经当地医院感冒及口服FeSO_4治疗无效,转入北京某医院据血象和骨穿诊断为“淋巴瘤”。四天前腹部突发持续性钝痛,并呈阵发性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于1996-6-7日转入我院。 查体: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皮肤粘膜苍白无黄染,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巩膜无黄染,咽部充血,扁桃体Ⅰ肿大,右3,左4左5可见多发龋齿。心肺(-),肝肋下5.0cm,脾助下3.0cm,左季肋区可触及8.0×6.0cm~2大小包块,质Ⅲ°硬,无触痛,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8岁。于四年前,出现心悸、气短,多在劳动中出现,近一年来心悸、气短加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无效,于1990年5月4日转我院。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SSH—40A型超声诊断仪)左心房扩大,内可见约6cm×3.3cm×3.0cm大小的回声致密均匀的中回声光团几乎充满左房腔,光团形态欠规则,边缘较清楚;此光团似有一条索状回声连至房间隔顶部,舒张期光团贴近二尖瓣口,收  相似文献   

16.
我院心胸外科于 2 0 0 2年 8月成功治疗巨大腹主动脉瘤一例 ,随访至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能从事体力劳动。该项目填补了我市在大血管外科领域的空白 ,现报告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病例介绍患者男 ,5 7岁 ,农民 ,湖北人 ,主因腹部搏动性肿物五年余 ,近期疼痛并生长增快一个月于 2 0 0 2年 8月1日入院。查体 :腹平坦 ,中腹左侧脐旁可见一突起肿物 ,约 8cm× 7cm× 6cm大小 ,有明显的搏动 ,与脉搏一致。腹主动脉造影示 :腹主动脉远端呈梭形改变 ,A径 :5 .5 2cm ,B径 :7.73cm。右侧髂总动脉起始部呈囊状 ,A径 :3.14cm ,B径 :4 .14cm。左…  相似文献   

17.
1 案例资料 2006年4月10日3时许,刘某驾驶二轮摩托车与前方同向停驶的冯某驾驶的红岩货车追尾相撞,造成刘某受伤入院,经治疗无效,于2006年7月9日死亡。 1.1尸表检验所见尸长165cm,发长1cm,黑白相间;双眼角膜中度混浊,瞳孔稍能透视,球结膜、睑结膜苍白;尸体高度腐败,呈恶液质;尸体高度消瘦,尸僵已缓解,尸斑仰卧位,呈淡紫红色,指压不褪色。头右颞部可见马蹄形手术切口,愈合瘢长17cm,相应部位颅骨可触及缺损,脑组织稍膨隆;口腔有血性液体流出;腹部脐右侧可见纵行手术切口,长13cm,未愈合,丝线缝合。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男 ,4 7岁 ,因乏力 ,目黄 ,上腹痛 ,皮肤搔痒一月余 ,入院。查体巩膜黄染、全身皮肤轻~中度黄染 ,见多处皮肤抓痕 ,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 ,腹部未扪及包块。血球计数WBC17 6× 10 9/L ;肝功能TB2 2 7 5umol/L ,CB16 4 0 μmol/L ,TTT2单位 ,ALT2 1赖氏单位 ,HBsAg阴性 ;B超①胰头部低回声区 ,提示胰头肿瘤 ?②胆囊增大 ,胆总管扩张 ;MRI胆道低位梗阻 ,考虑胰腺钩突部癌 ;CT考虑胰头钩突部肿瘤 ,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胰管扩张和胆囊增大。临床诊断 :考虑胰头癌。行剖腹探查术 ,探查见 ,…  相似文献   

19.
1 病情摘要伤者 ,男 ,18岁 ,某在校学生。 2 0 0 2年 8月 14日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右腰背部 ,当时感憋胀、疼痛 ,活动受限 ,伤后即送当地医院行腹部CT检查示 :右肾上级包膜下可见 6 .2× 6 .2cm类园形高密度影 ,右肾包膜下新月形低密度影致肾影失去正常形态 ;左肾盂旁可见 1.8cm大小之园形低密度影。诊断 :右肾包膜下血肿 ,包膜下积液 ,左肾肾盂旁囊肿 ;专科查体 :双季肋角不对称 ,右侧略饱满 ,局部青紫肿胀 ,叩压痛 ,沿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遂转入上级医院泌尿外科经卧床抗炎等治疗 2 8d症状好转出院。诊断 :1、右肾肾周血肿 ,不除外包膜下…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4个月,6kg,自后生后就发现腹部稍大但未引起重视,入院前3天因体检时发现腹腔有一巨大包块转入我院,既往患儿无不良反应,大小便正常。体检:发育正常,腹部明显膨隆,腹壁软,肝剑下2横指,软无结节,左侧腹可触及一巨大实性包块,超过中线3.5cm上界不清下界入盆腔光滑无结节不活动,压痛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