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白佳鑫  刘贞 《大学生》2012,(7):30-31
调查主题:珠三角地区HIV感染者群体生存状态田野调查调查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学系白佳鑫张字琼吴诗敏卢一波调查形式:田野调查(即直接观察,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个案访谈、文献查阅调查摘要: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艾滋病领域的实际状况,呈现在患者视角下发现的艾滋病防治领域的问题。调查主体分为心理、工作、家庭(婚姻)、医疗资源四个部分,问题与建议分为歧视现象分析与NGO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比较句中比较项为"X的Y"结构时的替换情况。该结构虽然表达多种复杂的语义关系,但从构成成分间的可分离程度看,可以用"整体—部分"框架进行概括,并由此对替换项的情况加以解释,即:典型框用"X"替换,非典型框用"X的"替换,而不构成认知框的则不能被替换。成分间可分离程度的制约因素是名词的领有性强弱和动词的及物性强弱,领有性/及物性越强,越能表达不可分离关系而形成"整体—部分"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3.
基于整体性原则,提出运用"整体建构"模式来指导学校发展规划、特色提炼、品牌创建等工作。此模式涉及三个层面,价值观的确立是"整体建构"的前提,方法论的建立是关键,"操作体"则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五个步骤:"立根子"—梳理办学理念;"定调子"—明确发展主题;"搭架子"—整体构建体系;"探路子"—创新实施载体;"亮牌子"—创建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对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政策层面与项目层面的相关实践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实践中存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有效动员、整合和优化社会教育资源的重要制度框架,在我国教育领域有着广泛实践,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却比较缺乏。观念束缚、政策歧视、规制失衡等问题,并提出了转变观念、消除歧视和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与评价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人才需求的转变,新近科技的发展,课程界域的延伸,课程开发问题的驱动都呼唤着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出现,助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互生课程应运而生,注重多元主体、内容跨界、资源多载、形式多样、空间协同与学段衔接的互动生成。呈现综合性、系统性、主体性、互生性、生活性、泛在性、多元性与发展性的课程形态。基于根基人力的培养,构建"264"课程体系,包括融合必修与细化选修两大类课程;"身体、心理、认知、社会、审美与实践"六类别课程;"师本学科、互创学科、师本经验与互创经验"四小细化选修课程。并按照"主体投入、精优内容、研发指引、安排课时、改革教学、互生评价、总结推广"的步骤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6.
"善变"和"深挖"是数学解题教学中传统而有效的做法。"善变",是指善于变更问题,充分发挥变式教学的优势;"深挖",意在不断实现对问题的深层解构,从而领悟内容本质、完善认知结构。"善变"有3种常用策略:变更问题条件(包括内里结构和表面特征),变更问题结论,条件结论互换;"深挖"通常从2个角度进行:一题多解广联系,推向一般悟本质。  相似文献   

7.
对"还NP呢"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构件和构式义的研究上,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若干思考:"NP"可包括两类,即具有指称性和非指称性两大特征;"还"具有主体间性和补足信息的特征;在消极和积极态度下,"呢"表现出不同的情态意义;"还NP呢"构式的构式义本质上是围绕"NP"的"名"和"实"之间的关系展开的讨论,包括"名"大于"实"和"名"小于"实"两类。  相似文献   

8.
"职教歧视"是当前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表现在社会歧视、制度歧视和自我歧视三个方面,这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从招生到人才培养,再到学生就业都产生全过程性的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转变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定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宣传;修正现有政策,破除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障碍;合理分配资源,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等手段,对"职教歧视"予以荡除。  相似文献   

9.
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宣传教育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知识点、目标、原则、措施、政策规定与立法表述等。近年来,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应对艾滋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要充分认识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认真地执行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政策规定,更加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开展艾滋病地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人人关注艾滋病,广泛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评价尺度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以及认同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当代中国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评价尺度建构,应围绕"维度"与"要求"展开,其中"维度"指向评价尺度的框架设计,包括执行成本、执行保障、执行者、群体满意度、执行影响等;"要求"则为维度的具体化或指标化.在此基础上的政策执行改进应侧重三个方面,即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政策设计,夯实政策执行的基础;明晰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主体责任,解决主体"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得更好"等问题;加强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社会支持,实现其由无序的自发状态向清晰的组织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职教集团在运行中普遍面临资源共享不畅等问题,多数分析认为源自集团明确法律地位的缺失而导致的功能失效,忽略了集团内部社会情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嵌入性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文化—关系—认知"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职教集团内资源共享的动力因素,并相应提出优化与推广集团文化、提高集团成员对集团组织认同和固化与拓展成员间信任关系等增效资源共享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要在关系网中进行,对各种关系的处理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其本身也会成为教师解决问题的"工具".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呈现了教师将人际关系"初级化"理论付诸实践并形成"利用(初级化)关系解决问题"这一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同时,本文运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四要素结构框架,即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重科研轻教学"是当下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往对其成因的研究主要从结构功能主义出发,强调社会制度对教学、科研行为选择的影响。科尔曼一般以微观水平上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和倾向性为基础解释宏观社会现象,因此本文沿着科尔曼由微观推演宏观的路径,构建了"交换—权威—规范"的分析框架,探讨在大学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生成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教学新属性、将教学资源推向市场等措施,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化人”而存在的乡村教师对城乡文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乡村教师研究的热度持续高涨,但是以文化为切入点的乡村教师研究在知识生产的逻辑起点上似乎出现了“路径依赖”,需予以反思。借助“结构—主体—实践”的框架反思相关领域的知识生产逻辑,发现研究者对城乡文化结构与现代性问题、乡村教师的身份与资本特征、乡村教师的文化再生产与生产等方面的无意识立场是展开相关研究的起点性假设。在上述维度上,已有研究分别有着“冲突—回归”或“共生—发展”的结构假设、“问题主体”或“优势主体”的主体假设、文化传承或文化创新的实践假设等潜在假设。面向新型城乡关系的政策逻辑,相关领域的知识生产需突破“学术无意识”,并回到现实逻辑本身,把握城乡文化的差异与共生、主体的问题与优势、实践的继承与创新等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推进议题式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推进议题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问"与"议":相得益彰的课堂教学策略;"问题"与"议题":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形式"与"内容":让"议"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落地生根;"过程"与"结果":让教学主体真正归位;"议"与"引"相结合: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特岗教师计划"作为中央颁布旨在解决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匮乏的一项公共政策,在探索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公共政策为视角,从公共权利与责任、公共政策本质、价值、主体、合法性等方面对"特岗教师计划"进行评价,深入剖析其政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明确责任机制,管理具体到部门;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公共教育权力结构;发挥社会积极监督作用;协调政策四主体之间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融入主要存在"两为主"政策的瓶颈、公共资源配置路径的狭隘性等制度局限,以及社会认同的困惑、学校歧视的隐蔽性等心理阻隔。本文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从制度层面提出政府、市场、公民社区等多元主体框架,从心理层面提出构建社会与学校和谐育人环境,真正保障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融入。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思维之语言中的女性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羽 《文教资料》2010,(29):46-47
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切入,讨论了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并通过分析女性歧视思想和女性歧视语言的关系.指出消灭社会和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从而根除人们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男性支配的社会系统中,文化规约的合法性决定了女性主体的现实性原则,它赋予价值结构以某种合理的性歧视的力量,并为这种性歧视提供了一种道德的神圣依据。沿着这一传统,歧视女性曾普遍存在于人类文化的早期形态中。尽管东方文化在强调家庭稳定与性纯洁方面,与西方宗教观念是一致的,然而禁抑的倾向却有所不同。西方性文明是从个人的生活出发,使性对象具体化,确立家庭的幸福原则;东方性文明则是从家庭的实际出发,使性行为变得伦理化,建立社会的和谐关系。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各自的统治精神中,始终保持一种以神性或天命来压抑女性的力量。须指出的是,基督教的禁欲主要指向感官的性享乐本身,而不是那些能决定性爱自由倾向的心理能量。相反,东方宗教禁扼的目标首先是指向那些可能导致平等性爱关系的自由本能,其次才是性行为的本身。这样,在男性权力不受约束的多偶制社会环境中,男尊女卑也就成为女性歧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将女性"杀子惩夫"放置于菲勒斯中心语境下,从复仇主体、方式和结局三维度重新解读此类复仇形态,挖掘出更为深刻的悲剧内涵。女性杀子否认"母性",张扬女性之帜的同时泯灭了人性。复仇者的自我异化颠覆了受虐者和施虐者的身份,消弭了复仇的正义性;"杀子"的复仇方式凸显了女性困境:"子"是她们与男权社会抗衡的唯一砝码;她们的复仇无法改写其对男权社会依附的宿命,这种结局零化了其复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