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日发明专利技术领域分布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与授权总量呈显著增长趋势,但从专利申请与授权比例构成来看,专利申请质量并不高。与日本相比,发明专利核心技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缺乏发明专利技术领域分布优势。因此,增强我国发明专利核心技术地位与优势布局已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省2000-2006年技术合同交易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东技术合同交易量逐年增长;技术合同交易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合同为主;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合同交易金额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3.
广东技术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量丰富翔实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广东产业技术专利申请与授权总量及结构方面存在的各种优势和不足。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逐年递增,授权申请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足主要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比例较低,增长较慢;职务创新专利申请和授权比例较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职务创新能力相对比较差;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申请比率相对比较低;大量的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主要依赖国外。并针对上述的分析结果,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技术市场交易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我国科技技术市场交易的情况,2001-2005年我国枝术项目成交项逐年增长,2006年有所下降,2007年又有上升;单个项目成交金额从2001年的34万增加到2007年的100万;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0.71%增加到2007年的0.9%;企业是技术市场最大的输出方和吸纳方.技术项目交易排第一的是技术服务,其次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为最少.技术交易合同金额排名前十名的省市,占交易金额总量的81%.区域间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很不均衡,应引起我国科技界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发明专利授权累积,既是技术能力的累积,也更是高附加值产品乃至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发展控制权的累积.本文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分类统计,其次,对各技术领域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再次,从静、动态角度,对上述国内外优势领域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1985年至今纺织授权发明专利为统计对象,从专利的发展趋势、申请人分布、授权率、技术领域分布、国内外授权专利数量与专利权维持率等角度,揭示我国纺织专利布局及竞争态势,并基于专利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准确把握不同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及其动态,将有利于我国有效应对外国企业在华的专利布局。根据WIPO《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中国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进行统计,并基于发明专利授权数据对其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国内和国外优势子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差距进行比较;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给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科技发展目标的8项定量指标,即到2015年,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2%,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为43人年;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排名第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研发人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12件/百人年;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发明专利维持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3 838件国内外发明专利相关数据(截至2007年)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外发明专利的维持率、维持时间、平均权利要求数、平均发明人数都明显高于或者多于国内发明专利,且国外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国内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传统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民生产总值、高校研究与发展项目数、研究与发展项目当年拨入经费、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转让合同金额、专利出售合同金额等方面对高校科技与地方经济融合程度进行分析,通过模型与数据证实高校科技的稳步发展促进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顾志恒 《科研管理》2017,38(1):137-143
通过对2011-2013清华大学在美国授权专利和历年公开美国专利的统计与分析,本文总结了清华大学美国专利在授权专利组成、合作企业性质、历年增长速度、优势技术领域上的四个特点;同时结合国内高校美国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现状,指出了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美国专利少和PCT申请少的问题,提出借鉴清华大学成功经验,国内高校完善专利保护机制、挖掘自身科研特色、结合企业技术需求、加快布局海外专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欧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在国际层面上对比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五个指标,提出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应加强商业化的运作导向。商业化导向意味着大学对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健全相关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加强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筛选程序,引入大学技术转移成本考核体系,实施专利许可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吴建南  赵志华 《科学学研究》2018,36(9):1594-1601
中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也存在已有专利多集中于国内专利等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验证了作为政府绩效管理关键环节的目标设置的作用,具体采用2001-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对五年规划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目标设置对发明专利授权量、海外发明专利申请比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五年规划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目标设置显著提高了发明专利授权量,但也显著降低了海外专利申请量的比重。现有专利目标设置使政府往往高度关注专利数量增长,专利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发明创造的“初心”往往被忽略。  相似文献   

14.
钱坤  张晓  黄忠全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08-1620
从专利交易情景的角度出发,分析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对提升专利交易市场的效率和活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9-2016年江苏省技术交易合同整理获得的463份专利交易合同为基础,运用统计软件对手工搜集到的491条专利样本数据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专利的价值显著低于企业专利的价值,且依据专利权人类型的不同,专利属性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专利国际分类数和专利维持时间对高校专利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专利价值受专利权利要求数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交易合同中的附条件支付条款可以显著增加高校专利的价值,但对企业专利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从专利类型、技术领域、专利分布情况及主要专利权人等方面分析了海洋波浪能中国专利布局现状,并根据专利分析结果对我国海洋波浪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在海洋波浪能技术方面已有初步的专利积累,并且其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海洋波浪能中国专利主要由我国个人所申请,此外是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在进行该领域的技术研发,而我国介入海洋波浪能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太少。我国应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对海洋波浪能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海洋波浪能领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部件,培育并评价其高价值专利对于我国突破国外“技术锁定”,对实现技术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基于INNOJOY专利数据库,选取了燃料电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客观赋权方法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探究了技术锁定视角下的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技术锁定对专利价值的抑制作用显著;(2)引证数、被引证数与同族数均对专利价值的促进作用显著,权利要求数对专利价值的抑制作用显著,而IPC分类数对专利价值不具有显著效应。在丰富了专利价值研究的同时,为我国突破“技术锁定”,进而实现专利强国的目标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乔永忠 《科学学研究》2018,36(2):272-278
中国国内创新主体拥有有效专利数量大幅增加,但是其专利运用水平以及专利收益能力没有及时提升,使得专利维持年费负担为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研究专利维持年费制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创新主体就专利维持年费相关制度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中国有效专利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创新主体也承受着过重的专利维持年费压力;专利维持年费制度是一种类似于税收杠杆的、能够促进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现有专利维持年费制度不利于促进创新主体的可持续创新活动,对其进行全面改革有利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最后提出完善中国专利维持年费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实行了保护性的专利审查机制,使国内企业能够更容易并更快速地获取专利权。国外企业在中国要想获取专利权往往需要等待更长时间,且获取专利权的难度大于国内企业。我们从专利授权和条件寿命期视角,结合企业的专利战略考虑对这种保护性审查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从申请专利保护的技术垄断效果看,保护性审查机制限制了国外企业专利竞争战略的实施。然而,相较于国内企业,国外企业出于专利市场收益的不确定性考虑,更倾向于延长专利的条件寿命期,保护性审查机制延迟授予国外企业专利权的做法无疑更有益于其专利市场战略的展开。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企业获取专利权相对容易,使得一些技术含量低、市场收益水平不高的专利被授权,增加了企业的专利权维持费用。因此,从专利战略视角看,保护性专利审查机制并不完全有利于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19.
张亚峰  李成龙  肖利 《科研管理》2021,42(5):133-142
国际科技合作是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而国际专利合作申请是国 际科技合作的重要体现。本文选择瑞典的优势产业技术领域,基于 1988年至2017 年瑞典、中国申请及合作申请的 PCT 专利和 EPO 专利,对专利申请及合作趋势 进行分析。剖析了我国企业与瑞典在专利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及在专利合作中存 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开展对瑞典科技与经济合作提供参考。尤其是 在中美经贸关系紧张背景下,探讨与关键性小国的合作对我国深化对外科技合作 战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