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阐述机构库评价意义基础之上,认为机构库系统软件、学术机构成员、机构库资源、机构库管理与政策、机构库建设经费是影响机构库评价的因素。机构库评价面临着评价指标值难以获取等难点问题,而基于成熟度视角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确实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在对高校机构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建设、运行与维护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对高校机构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为了保证机构库的长期有效发展,高校机构库要正确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及与其他机构库的关系等,并注重对网络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机构库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机构库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服务模式选择问题、法律问题、内容建设问题、资金问题等。其中服务模式有面向资源获取者的服务模式和面向资源提供者的服务模式。机构库建设者应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模式。知识产权问题包括机构库软件本身的产权问题和研究成果的产权问题。内容建设主要是资源类型的选择和内容的质量控制,机构库存储哪些类型的内容,需要建设者有一个通盘考虑。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4.
西方机构库研究的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机构库是近年来兴起的以学术机构为核心,基于开放理念的知识库。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机构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而我国的机构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相关研究的现状,以期对国内机构库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机构库构建以中小型为主,大型机构库数量较少,同时存在机构库规模小、所收集的资源少、缺乏构建资金、技术水平低、构建模式不利于机构库的快速发展等问题。因此,我国中小单位应采用整合兼容技术,以分散构建应对集中建设,扩展已有服务器,整合IIS与TOMCAT技术等策略构建机构库,以克服机构库建设中存在的硬件配置、资金及技术等困难,推动机构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科学构建学者知识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学者知识库是根据学术资源产生的规律,提出以学者为主线来进行机构库的建设,同时以学者及其学术成果分别为学术交流的对象与内容,来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是机构库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较高的价值与可操作性。并分别从学者及读者的角度,论述以人为本建设学者知识库的方法,提出学者知识库模型应包括资源存储、学术交流、学者空间、读者空间、综合应用平台等部分。  相似文献   

7.
发现技术与机构库建设的融合,可实现机构库各类收录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有序关联,为机构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知识发现和增值服务提供必要准备,为机构科研成果的长期保存、快捷获取和高效传播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文章从发现的视角研究机构库的构建流程和特色功能,旨在为国内机构库建设与推广提供有效借鉴,以此推动国内机构库快速发展和学术资源的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32所医学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和使用现状,发现当前医学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仍以典藏式基础功能为主,尚未实现机构知识成果大数据挖掘利用与开发相结合。鉴于此,笔者提出优化数据智能化处理能力构建智慧型学术圈,提高数据关联化,为人事决策、学术不端管理等环节提供材料支撑,以政策激励为导向促进学者主动参与机构库建设等,为构建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型医学高校机构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艺术类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实践与体会,研究并总结了机构库建设中有关建设目标、框架构建、规范体系、版权问题、管理模式、质量控制、缴存政策等重要环节,并提出了机构知识库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机构库联盟是国家信息资源战略储备的需要,对促进成果交流和共享,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机构库建设是分散的,没有达成规模效益。文章在论证国内建设机构库联盟的意义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机构库联盟建设的目标与作用、管理框架与模式、组织保证,并对建设国内机构库联盟做了初步的实施规划。  相似文献   

11.
机构知识库(IR)是开放存取运动中推荐并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术资源整合和服务方式。图书馆应关注、追踪IR的发展,及时构建本机构的IR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开放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空间,为创建一个真正服务于学术信息交流的系统作出贡献。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研究与应用离真正的开放互连、知识集成、知识检索还有较大差距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关联数据的机构知识库构建方法,该方法覆盖机构知识库构建的整个过程,并支持机构知识的资源整合、语义检索、知识推理和关联数据发布,为各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调研和剖析国内外典型的机构知识库,将机构知识库构建方法分为5个步骤,包括:①评价和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资源;②建立机构知识库概念模型;③进行语义描述和关联设置;④发现并创建关联化数据环境下的语义推理规则;⑤设计系统架构,并通过西南科技大学机构知识库构建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实例验证表明,面向关联数据的机构知识库构建方法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起到了降低机构知识库开发难度和缩短开发周期的作用,对于其他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Altmetrics指标在机构知识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鉴于目前机构知识库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技术支持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欠缺对机构知识库质量控制与内容评价的有效方式的研究,利用Altmetrics可以弥补传统计量学方法评价和机构知识库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方法/过程]根据机构知识库的特点,从机构知识库整体、特定资源和发布者角度提出可用于机构知识库评价的Altmetrics指标;依据不同的机构知识库开发平台系统,归纳总结其所具有的Altmetrics功能,并进一步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总结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的情况及其现有的评价指标,发现传统评价指标可以与Altermetrics指标互相补充,认为Altermetrics在机构知识库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高校机构知识库(IR)的建设目的是将学术成果的积累转换为另一种教学与研究形态,而数字化社会有条件将学术资源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使学术资源得到充分活化。该文分析台湾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各类型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In 2005, the Scott Memorial Library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started a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R), the Jefferson Digital Commons (JDC) <http://jdc.jefferson.edu/>. Originally intended as a showcase for faculty scholarship, it has evolved to serve also as a university press for original journals and newsletters, and as an institutional archive. Many lessons have been learned about marketing techniques, common IR issues, and advantages of an IR for a library. IR recruitment has come to be viewed as yet another form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all forms of the Library's outreach. Jefferson's academic health sciences environment has proven similar to other academic environments on issues of acceptance and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6.
17.
邢爱敏 《编辑学报》2020,32(5):586-590
当前学术生态现状堪忧,由此引起了大众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学术操守的普遍质疑。而科技期刊编辑在学术传播中的主体性质决定了其在学术生态圈构建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基于严谨的治学态度、慧眼识珠的才能、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资源意识的自我培养,科技期刊编辑在构建学术生态圈方面的潜能也被充分激发,“问题前置化”策略防范学术不端、保持终身学习态度以提高自身学术素养、组建优质专家库以打造学术共同体这3项措施则体现了科技期刊编辑在构建学术生态圈中的担当和作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图书馆不再只是担当文献服务的角色,而是同时担负起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文献信息利用与知识转化服务的重任,科学、高效、创造性强的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建设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地方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建设应着重抓四个支撑点:以研究所(室)为基地,推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牵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驱动,带动学术性机构建设;以管理制度为保障,完善学术性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