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小学生权利与义务现状调查报告围绕中小学生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法律知识及意识有待提高,权利保障有待进一步改善,义务履行能力有待加强。为此,应多途径、多层次加强中小学生法律教育;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者尊重与维护学生权利的意识;以课业自理能力培养为起点,提高学生义务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一、公民意识的内涵及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根据我国宪法第33条第一款:"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可见,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它反映出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公民意识则主要指公民对于自身享有法定权利和义务的自觉意识,其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进修培训权是法律赋予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目前,我国教师进修培训中存在着权利主体对权利认识偏差或放弃权利,相对方不履行义务或履行不当等问题。应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和权利意识,改进进修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来促进教师进修培训权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社会弱势群体体育权利表达阻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社会弱势群体体育权利表达意识的缺失,政府相关部门对体育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表达渠道不畅通。对此,提出通过增强弱势群体的表达能力和意识、提高政府部门的回应度、完善有序表达渠道及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力量等实现路径,实现社会弱势群体体育权利的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北京奥运会的公民教育价值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北京奥运会促进了我国公民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公德意识,还使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师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教师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一般权利、职业权利、具体权利和精神权益。当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障碍主要有教师权益保障立法不完善 ,有法不依现象严重 ,申诉、复议、诉讼机制不完善 ,维权意识差 ,工会工作不力等。维护教师全法权益应采取以下措施 :不断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使其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维权 ,依法管理 ;加强法制宣传 ,提高教师维权意识 ;完善维权机制 ;各级教育工会要大力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背景,点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基的社会主义,它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在此环境中的公民意识具有独特的核心要素,文章从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自由意识、自治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批判意识和宽容意识等几个方面,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公民意识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是特殊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目前经常出现侵害其体育权利的现象,须加强对残疾人体育权合法权益的救济。探讨了残疾人体育权利救济的特征和原则,以及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救济目前存在的立法需完善、救济法律方式不畅、意识存在不足、理念滞后、救济结果缺乏执行力及监督机制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救济残疾人体育权利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立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权利追求与法治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扩张,大学生这一特殊利益群体对权利的追求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拮取了几个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反映大学生权利追求的案例,试图从法的运行的角度,对立法、执法和司法给予这种权利追求的回应进行分析和阐释,希望以此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权利保护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国人权保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考察近年来的立法就清楚地发现这一点。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促使人权保障立法的加强;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促进了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但是,在我国充分实现人权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为权利而斗争是法的生命,公民为权利而斗争对于实现个体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法治健康发展、培养公民法感情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我国"走向权利的时代"进程中,"死磕派"律师矢志维权的壮举彰显了为权利而斗争的"钉子精神".肯定和弘扬这种精神,对于公民认真地对待权利及在此基础上提升全民维权意识和培育社会法律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民普遍存在“轻讼”意识,这干扰了农民自身权利的维护,延缓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妨碍了农村现代文明生活秩序的构筑,制约了农村法制现代的推进。增强农民诉讼意识的对策有:强化农民的权利意识,端正人民调解工作目的,加强诉讼法律的宣传教育,推进司法审判改革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冲突永恒地贯穿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国家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并在终极意义上应当服务于个人权利。公共权力的活动空间在于社会公共事务而不可侵犯私人领域。否则,将对个人自由形成重大威胁,阻碍社会自主性因素的成长。转型中国公共权力建设需要确立"权利本位"、"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和根本原则,积极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与制约机制,培育成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意识浓厚的国家,传统的民族观念“男尊女卑”意识根深蒂固。这种民族意识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日常男女用语、谚语和现实生活中等方面都能表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权利意识的提高,妇女虽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地位和待遇方面虽有所提高,但并未脱离家庭主妇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是法治的灵魂,它以一种集体性的、自觉的理性,监督并制约着法治国家能够更好地促进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法治国家的建立,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公民意识是中国法治之软肋,中国法治的突破口在于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给地方、学校带来了一定的支配课程计划的权利.但是如何运用好这个权利来真正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最终促进广大学生的发展,值得新课改各方人士的探讨.本文从配套的课程政策,适宜的课程环境以及课程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等方面对课程管理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主体性"和"主体作用"等表述并没有解决主体本身具有的权利属性等问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概念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主体特征从权利赋值、行动开启和实在感受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得出结论。研究认为学生所具有的健康生命权、运动权和学习权是其主体特征的根本所在;运动时的身体意识是主体开启运动之门的关键所在;而运动时的各种主体体验是其把握运动的关键。只有在保证学生主体权利、尊重学生感受和体验的前提下,主体作用才有发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学和文化学角度探讨课堂师生冲突的根源,指出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念、师生平等的伦理意识和尊重学生权利的法律意识,并运用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才能有效应对课堂师生冲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法律信仰缺失问题,对《法律基础》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一是要重视教材的选用,强调法律知识与法律信仰并重教育;二是重视教学内容的体系性安排,强调以医药卫生法学领域的知识和法律为主;三是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最后指出,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要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程序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方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我们认为,这里所讲的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即是真正的"公民意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关键在于加强责任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