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评价珠三角城市的创新绩效,根据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先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各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再通过双重差分法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大湾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珠三角部分城市依然存在创新资源配置无效的情况;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后,珠三角城市的创新绩效提升了0. 131个单位,说明大湾区的设立有利于促进珠三角的科技创新;不同的科创环境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系统论,按照投入、处理、产出和环境的关系逻辑构建包含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珠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差法、TOPSIS法和TOPDIS法构建组合模型,运用珠三角9市2018年和2019年有关数据平均值对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改进路径。研究发现:珠三角各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广州科技创新环境最好,深圳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排名均为第一;各城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中,广州和深圳分别要考虑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本科院校重点学科数,佛山、珠海等其他地市均要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额为首要考虑因素。基于实证结果,从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投入保障和差异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促进珠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海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2):85-95
基于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县域创新环境以及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构建县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内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3个不同区位的县域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特征。其次,从上述3个不同区位内挑选出代表性县(市),对其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找出粤港澳大湾区各县(市)存在的短板以及发展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创新绩效、促进创新能力整体发展的若干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营商环境对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具有根源性的影响,而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首要动力,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生态从而驱动城市创新绩效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全国68个创新型城市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营商环境生态中各条件对城市创新绩效的联动效应。研究表明:政府效率、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6个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城市创新绩效提升的多样化组态;城市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环境驱动型”“人力资源缺失下的环境弥补型”与“资源—环境协同驱动型”3条路径。组态的空间情境差异分析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探讨营商环境生态驱动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城市创新绩效背后复杂机制的理解,也能够为各城市如何依据自身营商环境条件推动其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系统性思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优化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基于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县域的创新环境情况以及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构建县域创新环境的指标体系,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分析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三个不同区位的县域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特征。其次,挑选出代表性县(市),对其创新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找出各县(市)自身所存在的短板以及发展问题,并提出针对提高创新绩效、促进创新能力整体发展的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环境完善程度和创新绩效表现力五个子系统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熵权改造的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莆田市2008-2012年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年间莆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各子系统的创新指数变化不一,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完善程度和创新绩效表现力三大子系统的创新指数变化较快,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的创新指数波动较为激烈,整体变化较慢;障碍度分析表明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取代创新绩效表现力,成为阻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两种密切关联的战略导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基于256家珠三角地区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均对产品创新绩效显著正向影响,前者的影响程度强于后者;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市场导向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创业导向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成长型市场的样本检验了环境动态性在不同战略导向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调节效应,相应的研究发现和管理启示对我国尤其是珠三角企业的创新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广东省科技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任务。基于珠三角地区政策背景及其现实条件,分析珠三角地区科技协同创新投入与产出现状,并指出珠三角地区科技协同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共享、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增强科技中介活力、科技金融协同行动等一系列提升珠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星创天地创新能力评价现有文献较少、指标体系不完善、实证分析缺乏等问题,基于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特征和发展内涵,以广东星创天地为研究对象,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创新潜力4个维度探索构建包含20个指标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各星创天地得分,并通过计算全国“双创”标杆星创天地创新能力得分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广东星创天地创新发展中,农业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表现突出,3个梯队星创天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创新能力强的多集中分布于珠三角核心区,北部生态发展区星创天地在新增创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科技产出、研发投入等方面表现不佳,东西两翼星创天地呈现数量少、布局分散的区位特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建设星创天地创新驿站、整合社会多元化资金参与等推动广东星创天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崔丹  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83-1795
文章从专利—产业创新链角度分析了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各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特性。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的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珠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呈现环京津连片分布状态,在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在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向心分布状态。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中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绝大多数距离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较远,且这些城市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针对三大城市群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提出了差别化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的深度融合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改进的DEA模型测度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城市的创新绩效,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揭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污染排放(EP)、环境治理(GE)、人居环境(RE)等环境异质性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城市的创新绩效整体上在波动中稳步提升,且存在较大的空间非均衡性;(2)污染排放对沿线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双门槛特征,跨越第二门槛之后,污染排放对沿线城市的创新绩效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3)环境治理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双门槛影响随着城市人均GDP的提高不断增强,而人居环境的正向单门槛影响随着城市人均GDP的提高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2.
    探讨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大数据发展下营商环境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机制分析,以2008—2017年我国地级市及722家民营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使用SYS-GMM估计法进行实证检验,得出:(1)优化营商环境虽在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但在不同城市存在异质性,呈现出“非省会强、省会弱”的不均衡特征。(2)大数据发展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契合是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尤其是在省会城市,其作用更强,但囿于技术学习能力,却在非省会城市作用不确定。(3)营商环境优化作用的不均衡区域特征源于交易成本的中介作用存在城市差异,在省会城市,大数据发展能激发出交易成本的中介作用,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间接作用,扭转“非省会强、省会弱”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全面激发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绩效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8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从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支持环境三方面分析科技因素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科技因素与城市创新绩效有一定正面影响,不同的科技因素的影响强弱程度不同;作为城市创新主体力量的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首要的影响因素;适时适度提出适合上海城市创新绩效的科技措施将对城市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区域和城市在知识时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创新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创新发展绩效定量评价意义重大。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中国285个地级市在2012-2016年5年间的区域创新发展绩效水平、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等,通过系统聚类法对创新发展绩效水平类似的区域进行分组,并分析位不同组群城市的创新发展绩效特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式。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绩效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内部差异性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亟需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对现有规模进行逐步调整使其趋向合理化;绩效水平相似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在创新发展绩效的提升路径上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创新团队创新环境相关文献研究,结合国内外团队创新环境研究理论成果、高等院校创新特点,建立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协调关系研究模型,在对其综合水平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协调性分析,结合调研数据系统分析各类型高校团队创新环境与团队创新人员工作绩效间的协调性水平,并针对分析的计算结果提出高校团队创新环境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田宇  杨艳玲 《科研管理》2016,37(2):116-123
互动导向为企业如何激励顾客参与、进行顾企交互和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研究选取珠三角242家物流服务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了互动导向对新服务开发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互动导向对新服务开发具有正向影响;互动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新服务开发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在互动导向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明确了互动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与影响边界,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服务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城市正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形态之一,创新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基于动态视角,通过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创新型城市创新绩效指数,利用改进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创新型城市内部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以南京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型,对广东省15个城市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论为:粤东西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粤东三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略高于粤西的三个城市;并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和营造良好的环境等建议来实现广东省科技园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十四五”规划中位列优化提升范畴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结合TOPSIS模型对各城市群及其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市群科研竞争力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的格局;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差异最为显著;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二者科研竞争力评价表现虽居五大城市群的下游,但其区域内各省份科研竞争力整体实力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区域创新评价缺乏与区域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相结合的不足,在国内外创新评价方法基础上探索结合目标值法和标杆分析方法,从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维度构建包括20个基础指标的城市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广州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测算结果显示,广州市科技创新水平总体提升,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企业创新活力日益增强,科技创新绩效显著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但进一步分析可见,在财政科技投入、企业创新能力、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和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加强。最后,提出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以及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等促进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