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子奇 《传媒》2023,(7):40-42
元宵晚会因为紧邻春节联欢晚会,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如何避免同质化、重新抓住观众的兴趣点是每一场元宵晚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精准把握节日特殊性,以甜美柔和为审美基调,用创新手段活用文化资源,打通时间和空间,将团圆主题融入普通中国人的“新民俗”,并用奋进激情为节日赋予新的文化意涵,实现了元宵节传统意蕴的当代表达,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2月24日(正月十八)上午10点整,由杭州钱缪研究会主办的中断了近百年的“元宵祭钱王”的传统活动在钱王祠内恢复举办。内容有祭祀钱王、游览钱王祠、戏曲表演等。据介绍,“元宵祭”是吴越国特有的一项活动,杭州市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丁云川去年初在浙江图书馆门外的书摊上无意发现了元宵祭钱王的史料《元宵祭规条例》,其中详细记载了祭祀钱王的各项仪规,并上报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迎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热烈、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发挥图书馆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职能,黑龙江省图书馆于2012年春节期间举办了一系列颇具节日特色的公益讲座、文献展阅、文化展览等专题活动,为市民献上了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4.
河南广播电视台在传统文化类节目制作上有良好的表现,其中“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具备创新意义,对我国的节日文化以及地域文化进行良好展示,并且受到了广大河南群众的喜爱与追捧,在互联网上有较高的热度与话题度。本文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作为案例,对传统文化类节目对外传播效果提升策略进行浅析,期望能够给予广播电视台传统文化类节目策划人员一定的参考,让传统文化在电视媒体中得到良好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罗毅 《中国广播》2013,(2):86-86
和合之道概括起来,主体内容是“三、四、五”系统。 所谓“三”,是指三大活动。 1.芒果Radio祥和中国节。祥和中国节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中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品牌形象。祥和中国年于2011年推送到湖南卫视,  相似文献   

6.
河南卫视坚守文化责任,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其春晚、元宵、端午、七夕、重阳奇妙游“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取得了一定成功。而面对“出圈”后期待值水涨船高,不可避免的审美疲劳,如何让“奇妙游”继续奇妙下去?如何让“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可持续发展?深化认识、深入挖掘和浅近有趣、浅显生动的深浅之道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秦敏 《视听》2023,(4):73-76
优秀的文化类节目不仅能传承中华文化,还能成为推动文化自信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优秀电视节目。文化的传递与情感的表达成为节目品牌形象树立的关键。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爆火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壁垒并没有阻碍年轻人的喜爱之情。从整体上看,文化类节目呈现出技术创新、多平台联动传播、全民互动参与、打造IP等创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2014年1月30日至2月14日,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与山东省文化厅共同策划,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联合全省17地市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网络书香闹新春文化共享过大年”大型网络文化春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为读者奉上各种网络文化大餐,不仅借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渠道丰富了节日期间群众的精神食粮,也为马年春节营造了喜庆氛围。  相似文献   

9.
李刚 《视听纵横》2006,(2):34-35
2月13日,杭城颇具影响力的《都市快报》在报道浙广集“团四大主持闹元宵”系列活动时,使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就为让你记住这四张脸》,一语道破浙广集团元宵此举的“天机”——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的同时,强力打造朱丹、龙薇薇、李艳、小强这四大主持。在元宵节前一天和当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传统文化节目在内容、渠道、终端等方面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节目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21年初,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河南春晚在网络上悄然破圈,赢得网友们的一致赞誉.河南广播电视台趁热打铁,陆续播出《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传统...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界》2020,(1):F0003-F000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营造喜庆、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影响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于2020年1月18日-2月8日举办“我们的中国梦”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2020年春节服务活动。活动包含“‘瑞鼠春首·岁稔年丰’VR贺新春数字文化虚拟现实体验活动”和“‘文旅e家助力美好生活’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春节服务活动”两部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楚丹阳 《今传媒》2023,(9):107-110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演绎,线上、线下的“破圈”传播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赋新提供了思路。本文从场景建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传统文化的主题内涵、意蕴风格和“破圈”传播上的赋新之道,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3.
2020农历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节日的喜庆气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宁夏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严格贯彻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实施临时闭馆措施,暂停到馆读者服务和展览、讲座等各项读者活动。临时闭馆期间,免除外借文献逾期费用。虽然馆区服务停止了,但各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类线上文化惠民活动,做到闭馆不“歇业”,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疫情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又称“区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包括了民俗、宗教、传统、文学、艺术、经济和社会组织等。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氛围,如岭南文化、齐鲁文化、楚汉文化、中原文化等。地域文化可以成为大学生阅读推广的一个新的突破口。近几年,南阳师院图书馆在基于中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积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推广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传承千年韵情系大运河”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为例,探讨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模式。论述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承的职责及传统文化阅读推广趋向,从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活动效果评价三方面阐述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传承千年韵情系大运河”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分析其中的创新点,提出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品味年文化     
腊月二十三,正是农历的小年,在日益浓烈的过年的氛围里,我们编辑了这期专题,和读者谈谈年俗和过年的文化。春节是我们中国最盛大的节日,节日的民俗里,浸润着深厚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陶睿 《新闻世界》2014,(2):136-137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亲情萦绕的美好时刻。每逢佳节来临,灯笼、剪纸、水饺等带有中国味的象征符号就频频出现在各类广告设计中,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中国年的喜庆氛围。本文就如何在春节广告中嵌入中国传统元素及其具体融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分析,希冀能对未来广告的文化增值和效果强化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嘉 《出版参考》2006,(10S):15-15
本刊讯 京城读书人翘首盼望的盛大节日——第七届北京图书节,于9月15日在地坛公园开幕。本届图书节以“阅读新生活,创意新北京”为主题,严格遵照“高规格、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无论是在展棚的搭建上,还是在展区的特装和展品的设计上,都力图打破以往的模式,向精品展会发展。本届图书节突出“北京图书节”的“节”味和“文化”味,在园内整体上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策划的各项活动中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让前来的京城百姓切身感受到“图书节”的确与一般“书市”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朱克燕 《东南传播》2011,(10):135-136
地市级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地方电视媒体的优势,树立正确的理念,积极宣传传统节日。三明电视台充分运用“我们的节日”这个传统文化资源,结合三明实际,注重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和现代价值。精心策划,共制作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等七个传统节日的公益广告宣传片,在重大的节日宣传中有效发挥了地方电视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广告与开封传统文化元素的联系入手,通过广告在名画<清明上河图>、著名咏汴古诗词、元宵灯节灯会以及菊花和菊花花会中的表现、运用,阐释了广告与开封传统文化贯通古今的有机结合及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