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足球赛事转播理念的变化和技术手段的丰富,解说员在赛事转播中“说球”的任务已经不再拘泥于球场上发生的情况,而是更为全面、立体地呈现比赛及比赛相关的信息,以达到愉悦受众、吸引受众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娱乐化元素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补充作用。但如何拿捏娱乐性的分寸,是解说员需要思考和把握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体育评论、解说员这个岗位说它是"特殊岗位",并不为过。因为在广播节目当中没有哪个类型节目像它一样,90%以上需要无稿播音,也没有哪种直播像它一样,在喧嚣的比赛现场还要求播音员必须有一份平和的心境,必须时刻牢记党的新闻工作的宗旨。体育评论员不是裁判、不是球迷、不是法官、更不是资料员。他是一名光荣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他手中的话筒是沉甸甸的。体育评论员的工作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工作。想完美的串联一场比赛,你首先要有生动的语言表达和迅捷的反应,想塑造球迷的文明品格,首先你自己得有文明的言行;想给观众更多的知识,你首先要有超密集的信息。新闻老前辈吴冷西说:"体育转播是对解说员思想状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综合检阅。一次转播等于一次考试"。  相似文献   

3.
张德胜 《青年记者》2016,(36):55-56
对于以体育解说评论为业的人来说,一场转播结束了,所有的功劳苦劳都要归零,必须为下一场直播做准备.但体育解说员不能被动进入下一场比赛,而应积极开展赛后“复盘”与自我总结,以便积蓄能量,投入新的转播.  相似文献   

4.
体育比赛转播是对解说员的考验。体育解说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它要求解说员要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要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5.
由世界杯转播再谈体育解说艺术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转播中,央视解说员刘建宏尝试了新的解说方式,引起了电视机前观众的瞩目。如今,如火如荼的比赛已经结束,世界杯中的新式解说除了继续成为日常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外,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伴随国内收视规模的提升和对专业性解说员的需求,曾经出走海外的体育解说员纷纷归来。他们带来了更国际化和更高水准的比赛解说,这个群体在大陆渐成气候"拿铁小笼包"被詹俊带到北京,它是詹俊在新加坡养了一年的猫。詹俊退掉了租住的房子,离开服务11年的ESPN卫视体育台回国。"长久以来,我个人也认定是要回来的。"詹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很长时间以来,ESPN的体育华语解说被国内观众认为是专业性的代表。随着国内各地方体育频道建立及互联网发展,很多ESPN卫视体育台的中文解说员选择到大陆发展,苏东、桂斌、刘勇、李元魁、张宝奇、周才鸿、童可欣、何辉、言明、陈熙荣等都选择加盟各地方电视台及网站,即使再跳槽也限于在大陆内。在解说员回国就业的大潮中,詹俊几乎是最后一位归来的。  相似文献   

7.
历时一个月的14届世界杯足球赛总算结束了,作为一个球迷,也可以放松一下,说点儿球赛外的闲话了。整个儿球赛期间,我几乎都是看的电视直接转播,和电视台的几名体育解说员“接触”最多,因而,失望也最多。特别是中央台的两名解说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干扰了我观看比赛。回想一下,他们错在哪儿呢?错就错在,他们忘了自己是电视解说员,硬要把我的21吋大彩电当成半导体收音机。他们说的,实在太多了。电视转播体育比赛的最大特点是现场感极强,赛场上每一瞬间变化都立即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足球虽然是一项对抗性强的项目,但场上的攻守变化也都是直接在观众眼前表演,不用再劳您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足球职业进程的加快,球赛的火爆程度日甚一日,广大球迷对赛事直播的要求也日渐高涨,于是,广播、电视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广播没有画面,要成功转播球赛,就必须通过解说员的现场解说,“帮助”听众在脑海里形成画面,使听众坐在收音机旁就像到了比赛现场一样。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做到:整、快、细、活。 一、整:就是要在宏观上把握住整场比赛的流程、局势。用球赛中的专业术语叫做“控制场上比赛的节奏”,让比赛解说呈整体性、连续性、急缓相间、张弛有度。解说员要驾驭住场上形势,如谁强谁弱、谁攻谁守…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中国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曾“享受”过一个短暂的“风光时期”。当时电视刚从广播中分离出来不久,观众们一边听着他们熟悉的广播解说员的声音,一边看着突然出现的、黑白的现场比赛直播画面,他们心中的欣喜是前所未有的。体育电视节目主持人一出现,立即就被观众们接受了,这种接受是以电视转播淘汰单一的广播转播为前提和代价的。 80年代初正值文革后中国迎来的第一个全面的体育高潮。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中国男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中国足球第一次冲击  相似文献   

10.
徐占品 《新闻记者》2008,(10):57-58
北京奥运会期间,各项精彩的赛事受到亿万受众的关注,体育解说员也因此成为人们观赛的向导,他们讲解比赛规则、评论比赛得失,介绍运动员的详细情况,增加了人们观赛的兴趣.但是,体育解说员并不只是一个"向导",当一个人以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坐到解说席上的时候,他的社会角色应该是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而是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东南传播》2011,(8):3
<正>全运会战役尽管转播了大量的比赛,打好了无数次战役,但在2005年之前,未能在全国观众面前一展身手无疑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TV8)转播团队的一个心结。2005年江苏全运会的到来,宣告了TV8转播团队只为福建观众服务的时代结束,迎来了"战斗"生涯中在全国观众面前的第一次出场,也是一次关键战役—江苏战役。在苏州男子手球比赛场馆,在昆山羽毛球场馆,TV8转播团队在全运会转播上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组委会的热列好评,也足以满足观众挑剔的品味,成为福建广电人创造全国赛事转播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奥运会的一场比赛和欧洲杯的一场比赛转播中镜头的统计和分析,发现中国足球赛事转播的镜头运用与欧洲的区别,并试图找寻其背后"软件"方面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浪博客发表于:http://blog.sina.com.cn/cbtnews奥运会进行了十多天,作为奥运会铁杆粉丝的我,也几乎在电视面前守候了十多天。观看运动员们的拼搏场面,委实是在享受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盛宴。不过,转播中解说员的一些言语,总让人觉得像是在可口的汤中发现了一只苍蝇,有点恶心。  相似文献   

14.
国际广播电视新闻中心(International Broadcast Center,简称 IBC)是重大国际国内比赛中提供给各广播电视机构转播、收录制作和编辑比赛内容的场所,十运会 IBC 是十运会赛事转播的中心枢纽。十运会期间, 共有中央电视台、香港 TVB 等17家电视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家广播媒体,共计约1200多位广播电视新闻及技术同仁在 IBC 进行十运会赛事转播和报道制作工作。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环境优美、设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概况1.电视体育节目的起源和发展电视体育节目最先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1931年9月27日,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广播协会的协助下,向普通观众转播了日本东京户塚球场举行的棒球比赛,这是最早利用电视播出的体育节目,解说本场比赛的播音员松内则三是最早出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6.
专业型解说-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直播体育比赛,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解说员的解说。没有解说,观众虽然也可以通过电视画面观看比赛,但是不完美,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憾。解说员在直播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关键的问题是解说员如何处理好直播过程中的解说定位。或者说,在直播过程中解说员应当遵循一种什么样的原则实施解说。电视台的主持人形式的栏目,大多是以独立的主持人身份完成的。其实,节目的内容,从策划到采访、制作都是众人协同工作的结果。播出前,还要由监制把关。而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则不尽然,就其解说的内容而言,除了对比赛双方的背景材料以及队员个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寿文华 《现代传播》2004,(5):127-128
体育解说是对体育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报道的一种播音创作活动 ,它要求解说员情绪活跃 ,反应敏捷 ,语言组织迅速 ,多采用快速介绍、评述语言表达样式。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体育直播以及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高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 ,已成为此类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问题。一、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解说员专业素质中的普遍性问题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开播 ,标志着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体育赛事转播的不断增多 ,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需要更多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和评论员。…  相似文献   

18.
如今,只要我们观看大型赛事电视报道,就会看到前方记者从比赛现场发回的出镜现场报道、比赛实况的全程转播以及与比赛相关的大量辅助性信息,三者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赛事转播节目的形式,使赛事转播更加丰满,更加吸引观众,同时也使体育赛事报道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9.
马琳正在打电话!马琳真的在打电话!,这是国内一家电信运营商在电视上频频打出的广告。大意是说马琳在参加一场比赛,老是歪着脖子,结果解说员细看之下发现原来马琳正在打电话。意思是说这家电信运营商推出的某项电信  相似文献   

20.
体育解说,是解说员通过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描述、分析、报道的一种语言创作方式。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电视体育评论员"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媒体中,让观众认识到了一种新颖的主持方式。而在当下全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体育解说员的报道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语境有差异。本人从成品节目的典型解说案例来分析体育解说的特点和方式,旨在为全媒体语境下体育解说评论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