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社会的变化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21世纪社会的变化趋势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认为,以学校为基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综合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体育要担负起历史的任务,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终身体育观念,二要把健康作为体育的重要目标,三要以提高健康水平为重点,四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五要推动全社会介入学校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新《纲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赖炳森 《体育学刊》2005,12(3):89-91
学校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上位概念,高校体育应该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总体思想,而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五方面课程目标为依据,包括体质教学思想、运动技术教学思想、健康(含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奥林匹克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是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积极方式,使每一个青少年都打好终身健康的基础。目前,就学校体育的内容和思维观念而言,比以往有了较大的变化。教育部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已经把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体育创新,应当首先注重观念的创新,其次应当是重视体育行为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争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日本等国家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刚刚开始的学科,没有现成的模式,师资力量缺乏,价值认识不足。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健康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优化师资队伍,改革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不适应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体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校体育务必坚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宗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主动把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生活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生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让受教育以健康的体魄投入经济建设,以健康生活的观念创造未来新生活。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教育已经被列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健康教育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以及两者的关系作深入分析,进而对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论证,同时提出并验证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后体育教育应进行的改革方案,期望改革后的体育教育是一门融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为一体的更具有生命力的新型学科.  相似文献   

7.
“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明晰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也为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高等学校体育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部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适用多种学科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把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等同于学校教育思想,无疑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博 《体育学刊》2001,8(6):28-30
通过献资料、理论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结合,是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方向,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的科学地位具有特殊意义。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更新现念、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益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层面下的学校体育教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取文献资料、社会调研、分析比较等方法,以国内外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为背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了目访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包括身体、心理、文化和思想等诸多方面,具有多元性。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要以健康教育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培养创新意识,同时要努力开发学校体育的连带功能。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得列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0.
蔡本初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42-42,47
推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21世纪的学校体育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以社会教育的长远目标为导向,制定学校体育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加强人生健康、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等方面的教育。在这一思想和目标指导下,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体育教育体系。这个体育教育体系要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和教材向多元化调整,把健身、健康教材和内容融入新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工作在遵从这一指导思想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远期目标,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姚蕾 《体育科学》2004,24(12):68-73
借助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关于世界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了中国城市的学校体育教育状况,主要从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体育课程目标和内容、学校体育资源、体育教育平等、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奥运知识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为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关于世界学校体育的状况调查提供信息,并从中了解我国的学校体育状况,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和差距。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体育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体育概念的认知,从分析体育工作的社会、竞技、学校工作面出发,探究高校体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定位,从而提出高校体育工作定位在健康,工作对象定位在学校全体成员,功能定位在教育,重体育的健康效应和教育功能的新观点。同时指出应当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体育工作的子系统和学校教育工作的子系统来思考,以统筹和排布多头绪的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继敏 《体育学刊》2003,10(2):92-93
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引导下,遵照学校教育的理念,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就学校体育的健康第一和增强体质两种指导思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一、体育教学与“健康第一” 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它对于体育教学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的性。健康的广泛内涵,不仅说明了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同时,更指出了体育教学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体育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天的需要,而且必须为学生明天的身体和自我发展服务。未来并不是空中楼阁,今天的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基础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健康的基础应是遗传与营养,体育只能是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教学是否应当建立在科学健身知识与手段的传播与…  相似文献   

16.
运用搜集文献资料、进行社会调研、分析比较等方法,以国内外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为背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包括身体、心理、文化和思想等诸多方面,具有多元性。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要以健康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培养创新意识,同时要努力开发学校体育的连带功能,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梁晓刚  项英  岳绍勇 《体育学刊》2004,11(2):98-100
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确立学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理论依据。从狭义的角度讲就是生命的教育,而从广义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总和。提出学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目标为:增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为适应当前的学业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综合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从教育思想,课程构建及社会教育3个层面探讨体育健康教育的基本含义,提出健康是体育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相互统一的尺度的观点,并从科学与人文价值统一的角度阐述了体育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的重点在学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  相似文献   

20.
杨帅 《体育师友》2007,(1):58-59
为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达到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本在全面掌握广东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措施,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学校体育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据此提高我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