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品牌的塑造与延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品牌是从“品牌”这一概念中衍生出来的,是品牌的种概念。品牌,《辞海》的解释是:“品牌,亦称‘厂牌’、‘牌子’,指企业对其提供的货物或劳务所定的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主要是供消费者识别之用。”品牌的组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用语言称呼的部分;二是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识别但能用言语称呼的部分,如符号、设计、色别等。企业如将某品牌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注册登记之后,即成为“商标”。图书也是一种产品———一种文化产品,生产目的是为了销售、传播,所以,图书品牌的涵义可以从“品牌”…  相似文献   

2.
外版医学图书成本高、风险大。文章从做好译著、做广资源、做强品牌3个方面阐述如何发现与提升外版医学图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邹蕊  刘永坚 《出版科学》2008,16(1):45-48
图书衍生品是围绕图书相关方面进行周边开发制造的产品。它是依托图书品牌在文化、创意、经济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结果。图书衍生品的品牌塑造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打造角色品牌、经营作家品牌和形成品牌系列。  相似文献   

4.
丁倩 《出版参考》2021,(9):57-59
品牌图书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和实力通行证.打造品牌图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编、印、发等多个环节密切高效的配合,而编辑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以"时光球原创少儿科幻小说"为例,阐述编辑对图书品牌打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美国品牌研究者戴维·阿克的"品牌资产"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品牌实例,探析学术图书品牌的创建与维护。笔者认为,要通过扩大品牌知名度完成特定学术图书品牌意识的宣贯;通过建立丰富的品牌联想,充实学术图书品牌的内涵;通过完善的品牌服务,最终提升品牌忠诚度,实现强势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6.
品牌竞争时代,产品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塑造品牌""品牌化经营"是近几年企业最流行的说法,图书这种特殊商品也不例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品牌是赢取竞争优势最强大、最持久的利器。从图书生产的角度看,一本成功图书的生产应从市场调研开始,在充分规划、策划的基础上形成书稿,再进行图书的编、印、发。要赢得市场,形成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7.
品牌,在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什么陌生概念,如同大卫·奥格威所言,它是“生活结构的一部分”.图书的品牌常是出版社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一个出版社的品牌是由一套套品牌图书构建起来的.本文将以“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这套大奖图书为例,揭示图书品牌的创建之路.同时,还会提到图书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出版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出版社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品牌图书.策划品牌图书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严把图书质量关,寻找并捕捉出版优势和出版特色,美化图书外在包装,强化营销策划功能,注重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9.
曾亚非 《编辑之友》2010,(11):33-34
图书品牌是广大读者对一本书、一套系列书、一家出版社的质量、服务等产生的良好的印象,形成的一种肯定的评价和认知,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和价值认同,而图书的重印和再版是打造品牌图书的关键环节. 所谓再版,就是对原书进行较大修改后重新排版印制.再版虽以原书为基础,但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所以操作时完全按照生产新品种的程序进行,制作成本并不低于或仅稍稍低于初版书.[1] 再版图书一般是指有较大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的图书,这些图书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长销不衰,形成一种品牌.  相似文献   

10.
试论出版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品牌竞争的时代。认识品牌的意义,探寻打造品牌的方法,对于出版社(此处主要谈图书出版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何谓品牌呢?所谓品牌,是指用于识别一个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某一名称、术语、符号、象征或设计,或它的某种组合。品牌是企业给自己或自己的产  相似文献   

11.
丁海猛  张虎 《中国出版》2023,(11):53-56
随着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的增强,图书作者基于图书作品形成的个人品牌与图书产品一样成为出版社的重要资源。围绕这一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也成为出版社的一个选择。本文在对图书作者、图书作者品牌以及出版社如何进行图书作者品牌建设探讨的基础上,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了基于图书作者品牌多元化经营的出发点,从品牌延伸角度分析了基于图书作者品牌多元化经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市场存在竞争,竞争需要品牌.文化在品牌建设上先行一步,文化就能在图书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本文试以上海的品牌图书建设为例展开分析. 上海的图书品牌建设在历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在学科专业方面或在市场效应方面皆产生过脍炙人口的著名品牌.在改革开放阶段,伴随着文化复兴的进程,图书品牌建设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曾艳 《出版视野》2004,(6):38-39
何谓品牌图书?品牌是图书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观念存储和心理认同的结果,是衡量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品牌图书与一般图书的区别就在于:品牌图书有可识性、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和丰富的文化积累。一家出版社的特色主要通过该社的品牌图书来体现。品牌图书体现当今国内一流水平,其学术价值是很高的,其科学性、权威性处于学科的前沿。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图书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图书品牌这个概念在出版界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特别是围绕着《中华活页文选》的品牌归属、《老照片》的品牌“搭车”以及《红镜头》的品牌“滥用”等现实问题所展开的争论更引起了人们对图书品牌的关注和思考。下面笔者试图就图书的概念、功用、培植与维护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文教图书掀起阵阵热潮,数百家出版社竞相挤入"商机无限"的文教图书的出版之路,上万种文教图书铺天盖地地投放市场.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文教图书,面对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该选择什么样的文教图书、制定什么样的营销思路、采取什么样的促销策略,来吸引读者、占领市场、扩大销售,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文教图书竞争的主题是:品牌竞争.出版社创品牌、商家销售品牌、读者购买品牌三位一体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这必然要求文教图书走品牌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梳理“理想国译丛”品牌构建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品牌构建的三大特征:在品牌建立上注重图书形象整体的变化与统一;在品牌推广上充分依托母品牌的品牌伞效应进行宣传,同时寻找专业性特色推广方式;在品牌维护上谨慎开发衍生品等。通过总结“理想国译丛”品牌构建的各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实践特点,为其他相关图书品牌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失去直接联系的条件、消费者拥有选择的可能性以及生产者有了扩大生产、保护权益的需求三种情况下,品牌得以产生,其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降低消费风险、提高消费效率和提供附加价值。品牌可以看作是由识别符号系统、实体产品或服务和附加价值构成的消费交流的符号。通过品牌可以实现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品牌还具有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品牌意义的获得源于实体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与内涵,在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和营销活动的认可中逐步积累。  相似文献   

18.
谈谈图书品牌的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图书品牌的含义与作用,探讨了塑造图书品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品牌的特性和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出版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出版业面临严峻挑战.积极实施图书品牌战略,是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这已成为出版界的共识.那么,究竟什么是图书品牌,它有哪些特性,怎样培育图书品牌,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借助商标强化品牌--浅谈出版社品牌建设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一则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使”胡东华系列文教图书”引起了我国出版界的关注,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文教图书注册的图书品牌商标。以众多出版社注册商标为代表,我国出版业开始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无形的品牌信誉与有形产品或服务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