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是研究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本专科精品课程而言,我国高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起步较晚。本文在对研究生精品课程内涵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不但促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还能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它对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对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关键是科学制订建设规划,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呼声日高。但是,由于各个高校办学目标、学科科研侧重点、教师的科研和授课风格以及生源的实际差异,"统一"、"规范"的精品课程建设思路值得反思。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提倡个性化和多样化。评价体系的统一规范、教材的统一规范决定了建设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品课程在当下的教育科研环境中存在很大难度。为此,应该在观念上破除统一规范的习惯思维方式,建立切实有效的思维方式;允许精品课程建设中轻重繁简不同;允许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授课优势,反对循规蹈矩地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4.
通过教育部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所提供的基础资料,从高校地理教育规模、地理学硕士博士培养单位分布、地理科学精品课程建设、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等角度对我国高校地理教育现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地理学人才培养单位在空间上分布比较集中,但省域分布不均衡。三个层次(本科、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省份存在明显分化。第二,地理学精品课程类别多元化,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三个方向,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稳定,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波动大,各级地理学精品课程以师范类高校为主。第三,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重点学科的优势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5.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精品课程建设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文章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入手,探索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和措施,探讨如何推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促进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结合,提高精品课程建设与使用效率,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结合"微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对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性培养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对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精品课程"建设受到我国各类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然而,对于这一术语英译名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而规范的定论。应从"精品课程"的内涵分析入手,在了解"精品课程"的特点、功用、历史演变及载体形式的基础上,给出准确而恰当的英译名。  相似文献   

8.
精品课程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问题是我国网络教育发展,乃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千门精品课程上网络"是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国家精品课程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共建共享模式和解决方案,提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简称党建)、团支部建设工作(简称团建)和班级建设工作(简称班建)一直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高校研究生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党建、团建、班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强高校研究生管理。  相似文献   

10.
杨丹  施宏伟 《文教资料》2011,(5):189-191
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经过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及毕业生去向的因素主要有研究生生源质量、学位课完成情况及完成毕业论文情况。本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的路径分析方法,以我国某"211工程"高校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印证,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问题提出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优质的精品课程有益于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以《福建民族与宗教》为例,试图探究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设计理念和建设路径,如精品课程突出区域特色,学科带头人高屋建瓴,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取舍得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开放教育在国内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先后启动了精品课程和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二者在课程分布、课程内容的专业程度、授课形式、实时互动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当前,高校开放课程建设需要加强二者的融合,促进课程均衡分布;统一建设模式,提高网站影响力,扩大使用范围;扩大建设范围,组建专业建设团队。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对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及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介绍我国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对比中美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我国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交叉学科协同培养模式下,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应用能力,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论文对高校开设在读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生体育课程的设置、研究生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研究生体育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建本科院校质量工程与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荣发  李彬  张林  王怡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35-37,47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实现本科教育扩张的主要基地。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建设的新观念、新思想,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实途径之一。通过对精品课程在教育质量工程中重要作用的阐述,讨论了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出在教育质量工程中实施精品课程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卓越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育,发挥课程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种课程认识的心智品质和课程建设机制的“课程想象力”,强调以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教学共同体,共同推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及课程的人才培养价值功能,其建构和完善是高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研究生扩招背景下,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应发挥重要作用。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做好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在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对74名高校教师和383名研究生的调查,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现状,发现学校重视程度不高、尚未清晰认识到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研究生需求多元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针对当前现状提出相关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8.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对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文中首先明确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以国内外软件工程教育规范为依据,重点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提出“三横两竖”的课程建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详细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快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各高校掀起了一定的热潮。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推进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质量评价却还没有形成真正结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文章基于课程效能理论,以高等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多维度、多阶段的在线开放课程效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并尝试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效能评价体系模型,以保障在线开放课程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精品课程不同。精品课程建设偏重于评出一流课程,网站资源成为展示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要在精品课程基础上加强开放共享,真正为学习者无障碍地使用课程网络学习资源服务。根据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特点,从受众变化、课程设计、虚拟学习社区和持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促进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共享应用及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