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操化动作概念的界定以及竞技健美操与技巧啦啦操基本步伐、手臂动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竞技健美操与技巧啦啦操在操化动作方面的异同点,以期为竞技健美操操化动作与技巧啦啦操操化动作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啦啦操与健美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啦啦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与健美操之间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内在联系,但啦啦操与健美操本身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尽管在啦啦操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健美操对其有着很深的影响,但我们不能模糊双方的不同之处应正确把握啦啦操与健美操的关系.认识他们之间的差异,相互借鉴,促使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数据法以及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第二届健美操啦啦操锦标赛中啦啦操的运作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影响云南省啦啦操的竞赛组织运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建议意见,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帮助提高云南省啦啦操的竞赛组织的水平,推进云南省啦啦操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健美操与啦啦操属于体操范畴,都是健与美的协同体。文章从健美操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入手,深入了解当前健美操运动的普及情况、科学化发展、运动形式的多样化。分析健美操、啦啦操运动项目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健美操与啦啦操运动项目的互助发展,寻求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参与全民健身体制,迎合市场多样化需求;引入学校教育机构,加强项目的人才储备;建立项目间的学习平台,借鉴其他项目优化创新;完善项目竞赛机制,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这几方面阐述健美操与啦啦操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赵婷 《体育风尚》2020,(1):214-214
如今众多的现代体育项目中,啦啦操和竞技类健美操都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普通大众眼中,啦啦操和健美操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不能把这两者混为一谈,他们分别有着各自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啦啦操以及健美操的各自特征开展深入分析,作出比较,帮助各自的发展以及提高大众的辨识度。  相似文献   

6.
王慧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39-139,141
体育课程是国内各高校重点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健美操又是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课程。在过去的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由于课堂模式老旧、课堂教学枯燥,导致健美操课程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舞蹈啦啦操融入高校健美操课程中不仅能够激活课堂教学,还能令高校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能,将啦啦操的活力与新意以及健美操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高校公体健美操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的渊源、衍生与回归的路线及动因进行探析,得出: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在起源与分途上有渊源关系;艺术表现形式、项目组成要素和项目美学要素的一致性体现项目之间的亲缘关系;项目的发展体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衍生,再从大众化向精英化回归的基本路线;社会学因素、文化学因素和训练学因素是多元文化追求下项目衍生的的重要动因,而制胜规律的主导作用是促进健美操和啦啦操项目回归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自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啦啦操教学,女大学生在整体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差异显著(P<0.05),啦啦操教学组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组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水平差异显著(P<0.01)。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几个维度上的自信水平影响显著,并且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相比,对提升女大学生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黄丽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39-139,141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健美操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如何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实现此目标,广大教师有必要将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中,借助啦啦操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争取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9,(5):34-3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近两年广东省健美操啦啦操联赛总决赛的参赛高中单位、参赛项目、参赛人数、裁判员、教练员、参赛学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从中审视广东省高中学校健美操啦啦操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禁止运动员跨竞技与非竞技项目;提高师资培训力度和难度;成立分协会筹划专业化提升工程;特长与普及相结合,以赛促教、普中培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当下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啦啦操无疑和健美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两者仍然存在本质性的区别,文化形式截然相反。虽然说啦啦操在创立和扩展的阶段和健美操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我们也要正视两者的异同,理清其中的联系,并求同存异的找出关联,最终实现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的作用,让啦啦操运动可以稳步、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参加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表演啦啦操选拔比赛暨2007年全国万人健美操锻炼标准大赛的部分参赛队伍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啦啦操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20,(2):F0003-F0003
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是广东省民政厅批准,依法成立的广东省唯一省级学校学生参与的非营利性、群众性体育组织,协会大力弘扬"体育强国梦",旨在为学生终身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健美操啦啦操运动协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在广东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和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的审批指导下,负责开展广东省大学生及各地市级中、小学生健美操、啦啦操、街舞、运动舞蹈、艺术体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现场观察法、摄像法、统计法、资料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2005年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健美操比赛中参加啦啦操比赛的9支队伍规定成套动作编排部分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啦啦操的动作编排与口号设计应体现独特性、艺术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建议多组织各级各各类学校的学习培训,多举办比赛,增进交流,提高成套编价值,促进啦啦操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湖南地区11所高校公共体育课舞蹈啦啦操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南11所高校公共体育课大部分都没有开设舞蹈啦啦操这项课程;一部分学校开展了舞蹈啦啦操这项运动,但开展的时间过短,普及程度不高;缺少专业的教练人才,很多教练都是健美操教练或体操教练,导致学校公共体育课舞蹈啦啦操没有真正普及开来;舞蹈啦啦操是湖南高校公共体育课普及发展的重点内容.该研究旨在解决制约湖南高校公共体育课舞蹈啦啦操运动发展的根本问题,以期对舞蹈啦啦操运动的普及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新萍 《新体育》2023,(8):11-13
本文主要侧重从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理论方法,结合啦啦操运动的特征和运动员本身的特质,充分探讨中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专业体能训练方法,本文的目的在于持续提升运动员的专项素质、综合技巧和实战能力等,并在改善运动成绩的同时增强运动器官功能,规范体能训练的方法和程序,为其专业成长提供具体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专项技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数字统计法、录像分析法、资料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统计对2015年陕西大学生啦啦操比赛的18支队伍进行分析探讨.了解陕西省大学生啦啦操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参赛队进行比较分析,为使陕西省啦啦操得以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延安市城区中小学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啦啦操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啦啦操的开展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延安市城区中小学啦啦操运动项目开展的状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和分析,为啦啦操在延安市中小学校园中的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延安市中小学啦啦操运动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15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八名成套动作中的托举难度动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把握世界技巧啦啦操发展的方向以及为国内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啦啦操,最早来源于早期部落社会的仪式,目的是为了激励外出打仗或打猎的战士们,祈愿他们能够凯旋[1]。如今,啦啦操运动将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不谋而合。为了进一步探究啦啦操文化与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交互影响,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啦啦操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特征进行研究,以啦啦操文化与体育文化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探讨出啦啦操与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