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至目前为止,微信用户已经突破4亿,并且增长迅速。而近期微信发生数次故障,这些故障虽已解除,但是由此引发出的问题值得思考。互联网世界里没有垄断,如果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没有稳定的网络环境,微信就会失去良好的用户体验。微信这种生活方式,也就会过时,继而被抛弃。  相似文献   

2.
林玲 《新闻通讯》2014,(5):32-33
作为如今国内最流行的两大社交应用,微博和微信之间的“斗争”似乎从微信崛起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微博将被微信取代”一度成为业界、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马航事件为例,从属性定位、传播模式、受众需求等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差异,认为二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交平台,微信的社交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强于微博,但在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方面,微博具有微信无法比拟的优势。微博不会被微信取代,二者将在互补中共存。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逾5年的历史,140的字数限制,信息不受限制地及时更新与发布使得微博迅速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同时也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企业、公众人物都使用微博来进行营销或舆论引导。随着其他社交应用的发展,微博渐渐转型为社会化媒体,其作为社交媒体的优势明显。微信则是腾讯开发的一款及时通信应用,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更新时推出了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分享音乐或文章等。朋友圈的出现使得微信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朋友圈进行传播,朋友圈也成了信息发布和流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2016年2月14日,一则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返乡日记》的“新闻”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在开头写道“:春节期间有各类温馨和怀旧故事,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却显得些许残酷和悲戚,可惜这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文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种种触目惊心的“村风村貌与民风”,如赌博打麻将成风、农村妇女利用微信“约炮”等,一时公共舆论沸腾,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甚至传统媒体纷纷转载,新闻学者参与其中热议。然而,这则“新闻”最后被证实是作者虚构的,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等要素皆为虚构,作者今年春节期间并没有回过家乡。  相似文献   

5.
王瑶 《传媒观察》2013,(2):39-41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传播工具的更新速度加快。在QQ和微博之后,又一款新生的社交工具——微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受到大众的追捧。微信以其方便灵活、简单操作、资费低廉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伴随微信、微博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微传播。  相似文献   

6.
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微博与微信与公益事业的紧密结合,从微博公益到微信公益,参与方式不断丰富。近年来随着微信的迅速崛起,参与微信公益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青年白领作为社会上具备较高素质的群体,具备参与微信公益活动的基本条件。研究发现,青年白领微信公益的参与度与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最高学历、工作行业、税后月收入等因素并无显著关系。与感知易用性、传播内容的感染力、感知可信度、对微信公益的满意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杨曙 《新闻知识》2015,(4):64-66
微信营销应该逐渐在期刊营销中普及,微信营销会成为期刊企业必不可少的法宝。当前,微信营销的竞争力非常强,比起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具有更多的优点。就期刊微信营销本身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操作,包括:二维码的使用、虚拟会员卡的使用、对用户进行CRM管理、微信朋友圈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我们统称"两微一端")的日趋成熟,网络渐渐开始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以来以传统媒体为主阵地的时政新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以江西卫视《江西新闻联播》栏目的衍生微信公众号"江西视听头条"的传播效果为例,论述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让时政新闻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因其草根化、社交化的特点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体育新闻改变了传统体育新闻传播模式,拓宽了公众的体育新闻获取渠道。基于此,本文探讨体育新闻传播中微博、微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公众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的受众不断增多,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避免地发生分流,所以广播要想发展,必须融合新媒体更加快捷、交互性更强、传播面更广等优势。本文试图以少儿广播节目与微信公众号相结合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少儿广播节目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如果等发展成熟再跟进使用,会失去该平台的黄金成长期,越晚进入门槛越高。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用"狗熊掰棒子"来形容目前传统媒体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开设媒体公众账号的尝试,"先是微博,然后是微信,微信之后呢?我认为不管是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最终都是尘归尘,土归土,而传统媒体还是要回到  相似文献   

13.
微博、微信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具有许多新优势,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播节目想要赢得更多受众,就需要不断地尝试运用新型媒体来对自身的节目进行创新。微博、微信以其便携性、速度快、容易操作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听众,迅速成为电台与听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广播节目中巧妙地借助微博微信,更加凸显广播媒介传递信息新鲜、方便、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广播+微博、微信"的结合模式更使得广播突破传统,孕育多种新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4.
折江虹 《新闻世界》2014,(7):193-194
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的代表,推出短短几年各自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新兴媒体,二者有共同之处。但是,微博、微信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社交微媒体走向的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15.
周虹余 《新闻世界》2013,(10):240-241
在网络时代,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先后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由于价值方面的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方面的较量。新浪微博早于腾讯微信产生,而且用户群也大大超过了腾讯微信的用户群,但是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时代,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先后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由于价值方面的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方面的较量。新浪微博早于腾讯微信产生,而且用户群也大大超过了腾讯微信的用户群,但是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4G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衍生出了新的媒介形式。近年来社交媒体普及周期越来越短,2010年是微博元年,微博作为新生力量不断引发新的革命以及产业链的变革。而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微信横空出世,打破了微博的垄断地位,微信成为当前热门话题。微信与微博都有着非常强大的用户基础,据CNNNIC中心发布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规模已达到5亿,而腾讯微信开通两年用户就已经达到3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微信和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新媒体。想要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充分赢得听众的喜爱,就要在广播节目中不断地利用新媒体对节目进行创新,并在广播节目中巧妙地利用微博和微信,还可以有效丰富节目的精彩程度,也为传统的媒体升级换代以及新时期的媒介融合提供了更好更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各种手段吸纳粉丝是媒体微信公众号增加生存价值的举措,然而一些媒体微信公众号在"增粉"的同时,"掉粉"也很快.如何在增加粉丝稳定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吸粉","NBTV养生有1套"告诉我们,应该"科学实用、内容为王","创新用语、合理排版","合作权威、强强联手","创新模式、吸引互动".  相似文献   

20.
张志安  曹艳辉 《传媒》2015,(5):29-31
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正处于高风险、低信任的社会情境中,突出表现为危机事件频发、政府公信力不足、维稳风险扩大、政府权威遭受巨大挑战.相继兴起的微博、微信赋予普通民众更多话语权和道德优势,现已成为民意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扩大器,无论是微博场域的火热围观,还是微信圈中难以杜绝的谣言,都在不断强化政府的风险意识,对其治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总体上看,呈“井喷式”发展的政务微博微信,风险与机遇并存,考验着政府部门抢占舆论新阵地进行服务和发声的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发挥政务微博微信的协同作用,如何更好地运营政务微信,如何利用大数据挖掘方法来进行舆情研判,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做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