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提出“门坎效应”,即一个人若接受了别人某一方面的一个要求,也往往容易接受这一方面的更高的要求。“门坎效应”对中学数学解题教学的启示是:当学生被一道“气势汹汹”的数学题唬住时,我们不妨先降低题目的要求,先只要求他们“进门”,逐步引申,最终将题目解出。长期这样训练学生,不仅可以使一部分学生逐步由“惧怕”数学变为“喜欢”数学,改变他们学习数学的心态,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撩拨他们求知的情感,提升他们数学思维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门坎效应"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坎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罗与弗雷于1966年在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进行  相似文献   

3.
“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育教学实验已从其发源地济阳县逐步扩展到商河、新泰、沂水等十几个县市。为了和实验教师、实验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研究、探讨教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应当遵守的问题,我们特就在数学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问题,谈如下建议:一、强化主体原则这一教学原则,也可以称为“主体性原则”或“导学一体”原则。该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学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师德的核心,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这就体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效应”,也就是“爱的效应”,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  相似文献   

5.
一、新型师生关系之一:倾听作为教师,你曾侧过耳朵,倾听过学生的“声音”吗?也许你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出色的“讲解者”,但你可能是一个失败的“倾听者”。在你那些温顺的“听众”(学生)中,蕴含着他们无数的“声音”,而且这“声音”等待着你的“倾听”。学生不仅有权利说出自己的“声音”,也有期待被“倾听”的渴望。然而我们过去的教育却造就了一批“失聪”的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声音”充耳不闻,从而失去了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时机;而学生也只能是一批“失语”的听众而已。教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倾听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李萍 《教育现代化》2006,(11):70-71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求知、释疑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协调好课堂教学中的双边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研究,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前要用“心”去备课;  相似文献   

7.
我国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演进与当代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研究是对传统教育中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继承。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在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诸方面都已有所不同,传统教育中论述启发式教学是“由学论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现代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更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使其处于“愤悱”的状态。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要求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教育要改革和发展,观念要先行。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改变教师只管教及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自觉的学习中得到发展。 二、在教学实践中,切实保障学生主体地位 1.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第…  相似文献   

9.
教师决不能以“知识权威”自居,要有胸怀容纳学生的质疑,允许学生自由探索,鼓励他们自主地学习。唯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教育民主。这种拳型师生关系1内涵就是强调教师这个“导演”有爱学生的权力,更要有尊重学生的义务。它要求“导演”放下“架子”交流,要时时处处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以“演员”的身价与学生处理好搭挡关系,有时以组织者的身价出现在课堂上,有时又是一个参与者,或协调者。做好“导演”必须明确学生这些“小演员”们的主体作用,用自已的人格魅力,去感受染和影响他们,引导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要做一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外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习得过程,涉及语言、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近几年,英语教学研究的焦点已从教师“如何教”转变到学生“如何学”上,“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已深入人心。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笔者相信许多从事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和我们一样面临着许多难题。本文从教学效果和学习动机的关系出发,结合高职生当前英语学习的现状,探讨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也信息化了!”一位中学教师说。他在TCL教育互联“粤龙门助力优秀教师信息化教学”行动中以“0首付、分期付款、免息”的方式买了一台“师尊Ⅱ”电脑。他感慨地说,以前电脑可望不可及,现在电脑变成了伸手可及的东西。TCL教育互联“粤龙门助力优秀教师信息化教学”行动在阳江市教育局正式拉开帷幕后,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认可,他们认为“0首付、分期付款、免息”的购机方式从根本上减少了教师的购买难度,降低了在教师中普及信息化的门坎,帮助他们提前用上电脑。据了解,“0首付、分期付款、免息”的购机模式确实让教师购买电脑成为一件相…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他们《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目标要求学生“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意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九级目标要求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规划并实施学习任务”。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的教学主要停留在周而复始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讲评”上。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记忆、模仿和大量的操练,教授方法也以讲授灌输为主。从而形成了教师的绝对权威性,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却得不到尊重和发展。因此,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中小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项辉 《陕西教育》2007,(1):117-117
“适度紧张”是指老师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焦虑和紧迫感,其目的是要对他们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或更高的要求。并想适时适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度。在课常上的“适度紧张”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群体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乃至学习品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努力营造对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有积极意义的课堂气氛,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玲 《甘肃教育》2001,(11):17-17
在知识经济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的改革将更加深入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育型”向“教育科研型”转化,这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深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这一切都是教师用以引起学生对知的教师必须具有独立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要仅仅把自己看成一个教书匠,而应把自己看成一个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研究者,能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专家”。进行教学科研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即“这一个”。都这么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既如此,从事这种“艺术”事业的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对教育教学的个性的见解,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个性的行为习惯……一句话,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事业中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6.
如何运用心理活动规律以增强教育效果,这是每位教师不客忽视的问题。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教学环境有室内也有室外。教学过程中身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同步进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也更直接、更频繁。因此,更应重视体育教学中心理规律的运用。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启发他们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认知的“探索”需要,后进生也绝对不例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着每一位教师逐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是事实上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自觉性较差、家庭教育滞后等因素使他们成为后进生。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在接受知识时智力上的障碍,而是学习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薄弱。再加上有些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甚至有歧视、挖苦、体罚等使他们更加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以致学习越来越困难,有的干脆就放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就相当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要是通过各学科来实现的,计算机教育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运用现实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的动机事关教学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在当前形势下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计算机技能是他们实现理想的必备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继续求学,未来工作等需要学习计算机。  相似文献   

19.
刘欢 《现代语文》2006,(11):97-97
在与一些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哎,现在的学生真是不懂事,又把好心当作驴肝肺,明明是为他们好,可他们却一点也不领情?”,再去听听一些学生的话:“我们这个老师总是要求我们这,要求我们那的,好象我们是他的奴隶似的,一点都不为我们着想。”师生之间到底怎么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师生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是希望自己在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全面的发展;老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出息。既然如此,那么怎么二会有思想上的矛盾呢?我们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爱学生。可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确实是有爱心但学生不领情的。我们认为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表现在行动上,比如要求学生这,要求学生那的,更应明确的说出来。作为老师,对你的学生说出你的“爱”,会更能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棘手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