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论舆论合力     
公共舆论的形成以及舆论引导的方法策略和模式等问题一直受到新闻传播学界的重视,对舆论合力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舆论引导艺术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舆论合力的形成过程与机制所谓舆论合力,就是指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各种传媒(包括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和其他舆论工具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这是考察媒介在舆论形成和引导过程中的效果的一个具体的指标,也是我们进行舆论引导和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舆论合力,它来源于传媒集群与社会结构中主流符号及价…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引导的主体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正在形成一种以传统媒介、互联网、手机等新旧媒体多元并存的局面,舆论环境也呈现出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信息把关难度加大、传统媒体使用率下降、受众接受心理变化等新特点。新闻报道作为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主角"该如何应对新挑战?本文以两会新闻报道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了2009年《社会蓝良书》,其中《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是继上年首次增加该内容之后再次聚焦网络,充分说明网络正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网络舆论场形成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公共舆论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的梳理,认为伴随着公共领域的转型,公共舆论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一定层面上,被社会所感知的舆论实际上是媒介舆论。作为一种自为意见的表达体系,媒介舆论上是国家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媒介和公众利益搏弈、平衡的结果,表现出现实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赵偲 《新闻世界》2014,(4):157-158
李普曼用“我们脑海中的图像”来解释传统媒介环境下大众舆论的形成,它的形成基于媒介通过新闻报道为大众制造的拟态环境,媒介议程深刻影响公众议程。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传统媒介环境,中国社会的转型改变着人们对待变化的心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媒介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将如何演变?本文试从梳理大众媒介与舆论之间的关系演变入手,探讨议程设置理论在各个环境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情况,并展望未来媒介环境的变化对大众媒介与舆论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反映舆论:传媒有效引导舆论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一直以来重视舆论引导作用。但如何才能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呢?在当前轻“反映”重“引导”的媒介舆论氛围中。本文从分析媒介社会属性、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探讨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的关系,指出应该强调媒介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将反映舆论作为舆论引导的前提.使媒介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才能使舆论引导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媒介融合正一步步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操作,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推进,媒介融合在不远的将来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媒介融合态势下的新闻舆论调控工作会受到何种影响也成为了学界和业界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我国媒介融合前后多个时期的新闻舆论调控工作的对比,尝试分析媒介融合对新闻舆论调控工作的影响,以期对媒介融合态势下的新闻舆论调控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刘玲玲 《新闻世界》2011,(1):143-144
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问诸于世,该书是李普曼研究舆论问题的传世之作,标志着舆论学的诞生。著作第一次对媒介角色进行分析,提出了固定成见、虚拟环境、公众舆论等概念,它开拓了从各种学科角度去研究舆论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黄怀 《东南传播》2010,(2):117-1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要担当起"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关键是要做到导向正确,引导有效。《厦门日报》是厦门市委机关报,多年来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结合《厦门日报》的新闻实践,谈一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荣 《新闻世界》2016,(1):55-57
"两个舆论场"现象产生于大众传媒主导的传统媒介生态之下。在社会转型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社会初步成型。"两个舆论场"被吸收、融合,形成主体多元、场域统一的网络社会舆论场。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多元力量在新舆论场中意图通过改变公众的心理场,即物理事实、社会事实和概念事实来争夺话语权,以占据社会资源分配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价值观冲突中,媒介舆论在引导公众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公共领域已经大体形成,舆论学理论研究由基础舆论学向公共舆论学深化,这为我们研究媒介舆论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可以借鉴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2.
谢加书 《中国出版》2014,(19):46-49
新媒体舆论是网民通过新媒体就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而形成的有倾向性的意见,是网民民意的体现。与新媒体舆论相关的是传统媒介舆论等,“媒介舆论是指通过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舆论。它包括各种传播媒介,尤其是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刊登的言论、来信、社会讨论、社会调查、民意测验等”。[1]媒介舆论和新媒体舆论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新媒体舆论的主体是网民,没有严格的把关人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多变。而媒介舆论载体是传统大众传媒,媒介舆论主导权掌握在把关人手中。同时,新媒体舆论和传统媒介舆论之间体现为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关系。民众意见可通过新媒体形成新媒体舆论,新媒体舆论逐步壮大,被党报党刊等关注,就可转化为媒介舆论,二者合二为一。当然,媒介舆论受到压力,也可能在新媒体中兴起,变为新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在当时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中是独树一帜的,它所获得的舆论地位和传播影响,是与它科学的舆论传播观及其有效的传播运用分不开的。《新青年》的舆论传播观及其传播实践,对于今天的大众媒介的舆论传播活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新青年》在思想信息传播活动中,认识到大众媒介的社会舆论传播作用,同时也注意到社会舆论传播的某些特点和规律,并在办刊实践中遵循这些规律,有效运用舆论传播的方法,体现出社会舆论传播意识的自觉与成熟。  相似文献   

14.
媒介生态视野下报网互动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状况及网民的特征,探讨加强网络舆论正确引导的特殊性、可行性和对策,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全面优化为例,提出报网互动模式建构媒介生态平衡,实现报纸和网络两大媒体互动双赢的局面;报网互动是一项长效的机制,只有从源头上提高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舆论环境,从而实现媒介生态的平衡,提高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媒介舆论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价值观冲突中,媒介舆论在引导公众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公共领域已经大体形成,舆论学理论研究由基础舆论学向公共舆论学深化,这为我们研究媒介舆论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可以借鉴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专题实时性报道、汇集性与拓展性并存、强互动性、多种媒体手段融合的特性使其在舆论引导中有着独特优势,应从精心设置议程、主导舆论导向,加大"互动"力度,讲求评论技巧,培养舆论领袖和多媒体联动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网络新闻专题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7.
试析当前媒介舆论的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舆论说到底是舆论的一种表达形式.一种具体的传播舆论.也是一种具体的对舆论现状进行调控的方法.即通过大众媒介的选择来传播一种体现自己意志的舆论.改变原有的不符合其意志的舆论氛围,并且逐渐使体现有利意志的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形成新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8.
杨莉菊  伍婷 《报刊之友》2014,(10):38-39
《新华日报》一直是中共中央联系群众、宣传政治主张的重要平台。在"重庆谈判"中,《新华日报》以独有的表现形式和操作方式,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华日报》冷静应对国民党党报的围攻,积极塑造和引导舆论,以突出的舆论引导艺术,即:实效性、权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成为了国共双方舆论博弈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9.
梁锋 《新闻前哨》2014,(5):90-90
美国学者瓦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也译作《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拟态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  相似文献   

20.
一、网络舆论的定义及其形成 伴随着“第四媒介”网络的蓬勃兴起,网络舆论也渐成气候。在三大媒介充分发展之后,并没有单独的报纸舆论、广播舆论或者电视舆论的提法,而是将传统媒介的舆论通称为大众舆论、新闻舆论或者直接称为舆论。新闻界也被称为舆论界。直到网络兴起之后,网络舆论却作为独立的研究客体被提出来,原因在于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最大的不同,也是网络媒介最大的优势之一:交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