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报刊刊登广告是书业宣传的极佳途径。而作为一份发行量巨大、影响广泛的报纸,《良友画报》中的书业广告能为研究当时文化状况提供可贵的资料。为深入探讨《良友画报》中的书业广告的特点,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从广告理念、广告刊登机构、广告类型、不同时期的书业广告等方面对《良友画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图书市场一派繁荣,书业广告运营日趋频繁.本文对民国书业广告运营格局、形式及特点的变迁进行了研究,期望过往成功的运营实践对今天的图书市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书业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古代书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中国出版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文章从牌记广告、序跋广告、书名广告、书目广告及征稿广告五个方面对古代书业广告作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书业广告工作的职业道德是指出版物广告活动中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在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密集和出版物广告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逐步更新书业广告工作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提高书业广告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是保证出版物信息活动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明朝是我国古代商业出版事业最为发达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之一,书业广告随之兴盛繁荣,成为我国古代书业广告最为繁荣的时期。明朝书业广告的内容有征集稿件、宣传续作、宣传图书内容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2015年9月新《广告法》开始施行,对我国的书业广告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虚假广告的界定与整治、对广告代言人、教材教辅出版物广告的限制和对互联网广告的管理强化等。面对这种情况,书业广告者当积极应对,努力做到"守法、创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书业广告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国书业广告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书业广告的作用,提出了发展我国书业广告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书业广告的繁荣时期。书商为了吸引读者,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运用多种书业广告技巧,包括语言优美、图文并茂、名人效应,以及注重商标和版权保护等,达到宣传与促销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民国书业市场竞争激烈,新的运营形式层出不穷。意见领袖作为民众意见的引领者,其独特的营销价值被人们认识,逐渐成为书业广告运营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对民国书业广告运营中意见领袖的传播角色、营销价值、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期待过往的实践对今天书业市场的运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明代雕版印刷的兴起,也进一步促使明代成为我国古代商业性出版事业最活跃、最发达的时期;同时,在明代雕刻家蜂起、各地书坊林立以及书业发展的激烈竞争推动下,也进一步促使书业广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夏宝君 《编辑之友》2011,(6):108-110
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和书籍的商品化,书籍作为商品广泛流通,宋代刻书及书坊的数量大增,图书市场的繁荣使得书业广告随之发达,许多书坊纷纷在书中作自我宣传。至北宋中期以后印本书逐渐取代写本书,书业广告也大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海刚  张晓铮 《出版科学》2016,24(2):115-117
《庸言》作为梁启超1912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办的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论刊物,风行一时,影响甚大。《庸言》除了刊登政论、新闻、时评等文章外,也刊载了丰富多彩的书业广告。文章从广告的视角,分析《庸言》书业广告的类型、技巧、特征及其时代写照,管窥社会背景和政治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探讨了图书业广告的困惑和难题,图书必须要做广告,但是现在效果普遍不彰,观念手段也很落后,为了提高图书广告的发布效果,作者提出了立足于个性化,立足于产品,以编辑人员为主要参与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我国书业广告史上的集大成时期.书商为了招徕读者,获取可观的利润,运用基于诱导性原理的诉求技巧,具体包括理性诉求、感性诉求、单面提示和双面提示等,达到宣传与促销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松 《出版科学》2010,18(6):43-47
从政策资源、产权机制、决策机制,竞争机制、动力机制、风险机制和人事分配机制等方面,对国有书业和民营书业进行深入比较,由此得出一些国有书业与民营书业互补合作、和谐共存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古代以书籍为传播媒介的书业广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流通领域和传播途径也更加宽阔和广泛。在书籍销售的不同阶段,还分别有通知型、说服型和加强型的多种广告营销艺术策略,来促进书籍销售和增强书坊品牌形象。这是古代书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古代书商经营意识及手段的重要反映,也是现代图书广告借鉴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吴永贵  孙博祥 《出版科学》2009,17(5):97-99,96
论述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四种广告类型:图书预约广告、新书出版预告、在版销售广告、图书廉价广告.  相似文献   

18.
秋天的积淀     
化兵 《出版参考》2007,(10S):I0001-I0001
自从2003年以来,中国书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个行业开始洗牌。2006年,洗牌仍在进行之中,无论对于国有书业还是民营书业,书业市场仍旧处于洗牌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整个书业洗牌期的到来,整个民营书业也进入调整期和分化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业盈利空间,业内外人士都很关注,特别是当前书业分销领域加大开放力度,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我国书业的整体盈利情况,知道的人却是不多,尤其是一些民营书店由于对本企业的盈利情况不愿公开,以致我国书业整体盈利状况始终是个未知数.然而,书业的盈利空间、发展趋势,不少人都想了解.为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撰写本文,供业内外人士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宋代科举考试极大地激发了图书编撰、刊刻、流通诸领域的活力,促进了宋代图书业的发展。同时,宋代图书业的发展又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更多便利服务,大量图书的编印流通也为宋代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宋代科举考试和图书业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为用,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