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积极情绪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分析,提出课堂教学中积极情绪的培养策略。实现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备考之路注定是艰辛和曲折的,在这条路上,我们时时需要与自己的学习状态博弈.好的学习状态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而保持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一份名叫积极情绪的"魔法",因为它能够让我们充满活力,拥有欢欣、高效的学习状态.那么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学习积极情绪这一"魔法"吧!  相似文献   

3.
立足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和团体动力理论为依据,采用积极心理辅导的方法开展培训,以培养中学教师的积极情绪。本文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成效反馈和建议等方面,对团体辅导在培养中学教师积极情绪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4.
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目标—积极情绪理论,其研究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主观体验,它包括人们在感官上获得的享受以及心理上获得的满足等,比如我们常常形容的感受到了幸福、觉得有希望、心情轻松愉快等,诸如此类的主观情绪体验都是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情绪理论同样可以借鉴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科学合理地借鉴积极情绪理论能够给我们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积极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积极情绪是人类情绪中很有适应意义的一类情绪,但直到近十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才受到重视。本文对积极情绪研究的起源、积极情绪的性质和特征、现有的积极情绪的理论及其适应性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良好的学习情绪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对症下药 ,积极调控 ,使教学效果向良性发展。按效果分 ,学生的情绪可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按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分 ,学生的情绪可分为爆发情绪、潜在情绪和持久情绪。对于学生的这些情绪如何调控呢 ?一、要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学生的积极情绪是一种对事物或事件认可、支持、推进、满意、认同的心理表现。积极情绪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基础。保护学生的积极情绪 ,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和学…  相似文献   

7.
积极体验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体验即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心理学以往的研究过多地注重对消极情绪的研究,以期通过对心理疾病的解决来实现心理健康,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没有心理疾病;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前者是消极情绪所致,后者只有在体验到积极情绪时才产生。已有的研究证明,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的生理机制不同,因此,消极情绪体验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积极情绪体验的增加,二者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8.
情绪按效果分,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一种对事物或事件认可、支持、推进、满意、认同的心理表现.它是以积极为特征的,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良好心理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只有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经验告诉笔者,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参与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荣誉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等.如何满足学生上述的需要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调整课堂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特别是我们班主任在上班会课的时候,更要把握班会课的脉搏,及时点燃学生的热情,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满足上述的学生参与需要.  相似文献   

9.
国外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redrickson提出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这是由积极情绪与事件所蕴涵的积极意义、所产生的积极结果间的良性互动造成的。积极情绪往往发生于积极倾向的环境里。该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探索并实施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随着积极心理学在美国的兴起,积极情绪逐渐成为其主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基于积极心理学家Fredrick的"拓展-建构"理论,通过分析积极情绪促进英语学习的中介变量,揭示积极情绪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情绪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消极情绪让人感受失望和挫败,阻碍人的发展;积极的情绪能激发人的潜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希望。积极情绪将对人格产生渗透作用,从而塑造人的健康人格。同时健康的人格也会增强积极情绪的感受力。因此,在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有的家长反映,入园都两个月了,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可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总不太高兴,怎么办呢?其实,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家长别太担心,你可以这样做:●尽量启动孩子的快乐记忆,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幼儿园里什么最好玩?”“老师为什么奖你小星星?是不是你做得很棒?”帮助孩子回忆幼儿园里愉快的情景,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还可以与孩子订一个协议,如每天让孩子讲一件幼儿园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每天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位新朋友。让孩子带着“任务”积极投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当孩子哭闹时,家长不能一味哄骗或责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回顾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情绪的研究,重点介绍了2001年荻John Templeton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再结合国内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使读者明白和理解,拥有积极情绪时身心健康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2.帮助学生找到是什么主导着自己的情绪,让学生学会宣泄,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3.能把团体辅导中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面对生活。二、教学方法游戏法,情境教学法。三、教具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积极情绪位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之首,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疾病和负性情绪逐渐增多,因此对于积极情绪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综述积极情绪的概念、生理机制、测量工具、以及积极情绪的影响和培养,来分析目前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不足之处。希望以此能更好地促进对积极情绪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个体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能预防各类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扩建认知领域,提高抵抗压力和逆境能力,以及从消极状态中恢复的能力,还能扩建人们的积极品质。那么,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情绪,来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特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呢?一、营造愉悦的心理氛围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才能产生思维碰撞,点燃思维火花。低年级段的学生,由于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愉悦感的需求更大。1.趣味渲染。趣味渲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用  相似文献   

17.
小留学生出国留学面临着语言、学习、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要克服这些困难,就必须培养小留学生积极的、乐观耐挫的心理品质。从自己女儿留学成长的历程,探讨了家庭对小留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并用实例详细阐述了在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的主要载体、家庭积极系统的形成等多个方面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扬长补短,实现进入世界名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主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上的评价或体验,如喜、怒、哀、乐等。情绪一般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上个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则把研究的视角聚焦于积极情绪,并提出积极情绪的相关理论主张。思想政治课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积极态度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为重要目标,在其教学实践中,师生无时不处于不同的情绪体验中,师生积极情绪的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特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本文阐述了从娱乐活动和探究活动两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情绪,以及从个人发展、与人积极关系发展两个方面塑造学生积极人格特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海员提升积极情绪的能力是适应航海特殊职业环境的必备能力,积极情绪更是帮助海员应对风险、走出困境、实现成长的重要心理资本之一。积极情绪关乎海员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性、职业幸福感乃至人生幸福。根据航海职业特点,围绕积极心理学PERMA幸福理论模型的五个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航海专业高职生积极情绪培育的教学路径:从点滴美好入手提升积极情绪;从正念冥想心理训练入手提升注意力品质,体验心流;从非暴力沟通和团队合作入手和谐人际关系;从海洋强国战略入手增强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使命感;从积极人格特质培育和学习心理辅导入手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